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班主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作者】 廖振波
【机构】 广西鹿寨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本文围绕“核心素养”这一话题,结合班主任工作实际,探索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和方法,通过总结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以“构建和谐班集体”为主要途径的思路,同时提出了“充分协调各个任课老师之间的沟通联系,形成了高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团队”和“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沟通”的主张。
【关键词】 核心素养;班主任;班级管理;教师团队;家校联系
“学生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界最火爆的一个词语,“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能力。“核心素养”既注重学科基础,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的特征,需要多门学科来协作助力,也关注学生在自主反思中形成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所以,如何以抓好班级管理为突破口,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研究。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管理者,处在领导和支配地位。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再局限于过去的“老师讲学生听”,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在与老师的平等交流中、与同学的合作竞争中、与父母的和谐沟通中,形成有自己个性特征的核心素养。这样,就需要班主任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与所有任课老师和家长密切配合,聚合家校之力,促使学生自主形成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核心素养。下面,从三个方面论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第一、班主任要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充分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现在的学生给人一种越来越难管的感觉。他们生活在比较宽松的社会和家庭氛围中,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和独立意识有所增强。基于这种情况,班主任就要因势利导,及时转换角色,从管理者转变为学生自主管理的组织参与者,充分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还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和话语权,引导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角。例如:
1. 组建一个分工明确、团结协作、自主管理的班委。
设置一个正班长,主管全面工作,直接与班主任对接。下设三个副班长(分别负责管理学习、纪律、卫生)。学习班长负责学习方面的工作,管理学习委员和科代表,直接与任课老师对接;纪律班长负责纪律方面的工作,管理纪律委员和舍长;卫生班长负责卫生方面的工作,管理劳动委员和生活委员。每天晚自习后,四位班长开碰头会,汇总班级情况填写“班务日志”,第二天交给班主任检查。这种培养班干的方法,班主任从幕前转移到幕后,不当指挥当参谋。班主任教会班干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提高了班干的自主管理能力。
2. 制定明确的班级发展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
班级要制定班级奋斗目标和个人奋斗目标,让每一位学生明白班级的发展方向,让每一位学生明白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白自己可以为班级奋斗目标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班主任要跟进督促和及时更新,每一个学期或者每一个学年更新一次。在这一阶段目标即将实现之前,预先想好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在奋斗过程中不断前进,不会出现因目标缺失的状态而影响斗志。这种让学生自我检查、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方法,既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促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3. 构建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班集体的发展需要每一位任课老师和学生的努力付出。当老师和学生都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时,就会发自内心去为班集体着想,就会主动去爱班集体。所以,打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把班级营造成为温馨和谐的心灵家园,这一点非常重要。
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由学生出谋划策,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其次要抓好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班主任充分利用班会课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把“先学会做人,再做学问”的理念输灌给学生。让学生参与班风评比,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舆论、良好的班风。班主任要从细节上关心每一位学生,及时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尽全力去拼搏,力争展示最好的自己。精神鼓励固然重要,物质鼓励也必不可少。只要学生努力了进步了,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及时地奖励,一支笔、一张奖状都是他们更加努力前进的动力。
班主任还要抓好班级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不同课型,要求也不一样。进教室,务必要静心学习;早晚读务必大声朗读;自习课务必保持安静。在宿舍休息时间禁止喧哗。班干值日负责到位,班主任跟班到位。
以上举措,班主任要指导得当、落实到位,在班级事务的管理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班级事务,就可以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二、班主任要成为教师团队的领头人,协调好任课老师之间的沟通联系
例如:建立班级任课老师工作微信群,把所有任课老师拉进群里。便于任课老师之间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学习各科的思想动态,成绩的各项指标分析,薄弱科目或者临界生的个别辅导,自习课的合理分配等。这个信息网络让班主任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所有老师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形成了高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团队。
第三、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沟通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班主任应转化观念。孩子需要不断学习,家长也需要学习,很多家长需要和孩子共同成长。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在校外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老师和父母根本不知道。为了便于和家长及时沟通,建立家长微信群。随时和家长保持畅通的联系,随时沟通交流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对孩子的关心做到了学校家庭无死角。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成为自主发展、健康生活、勇于担当的新时代接班人,班主任需要建立一个集任课教师、家长、学生于一体的团队。班主任必须更新观念,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万伟.班主任兵法 甘肃: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关键词】 核心素养;班主任;班级管理;教师团队;家校联系
“学生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界最火爆的一个词语,“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能力。“核心素养”既注重学科基础,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的特征,需要多门学科来协作助力,也关注学生在自主反思中形成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所以,如何以抓好班级管理为突破口,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研究。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管理者,处在领导和支配地位。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再局限于过去的“老师讲学生听”,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在与老师的平等交流中、与同学的合作竞争中、与父母的和谐沟通中,形成有自己个性特征的核心素养。这样,就需要班主任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与所有任课老师和家长密切配合,聚合家校之力,促使学生自主形成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核心素养。下面,从三个方面论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第一、班主任要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充分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现在的学生给人一种越来越难管的感觉。他们生活在比较宽松的社会和家庭氛围中,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和独立意识有所增强。基于这种情况,班主任就要因势利导,及时转换角色,从管理者转变为学生自主管理的组织参与者,充分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还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和话语权,引导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角。例如:
1. 组建一个分工明确、团结协作、自主管理的班委。
设置一个正班长,主管全面工作,直接与班主任对接。下设三个副班长(分别负责管理学习、纪律、卫生)。学习班长负责学习方面的工作,管理学习委员和科代表,直接与任课老师对接;纪律班长负责纪律方面的工作,管理纪律委员和舍长;卫生班长负责卫生方面的工作,管理劳动委员和生活委员。每天晚自习后,四位班长开碰头会,汇总班级情况填写“班务日志”,第二天交给班主任检查。这种培养班干的方法,班主任从幕前转移到幕后,不当指挥当参谋。班主任教会班干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提高了班干的自主管理能力。
2. 制定明确的班级发展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
班级要制定班级奋斗目标和个人奋斗目标,让每一位学生明白班级的发展方向,让每一位学生明白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白自己可以为班级奋斗目标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班主任要跟进督促和及时更新,每一个学期或者每一个学年更新一次。在这一阶段目标即将实现之前,预先想好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在奋斗过程中不断前进,不会出现因目标缺失的状态而影响斗志。这种让学生自我检查、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方法,既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促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3. 构建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班集体的发展需要每一位任课老师和学生的努力付出。当老师和学生都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时,就会发自内心去为班集体着想,就会主动去爱班集体。所以,打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把班级营造成为温馨和谐的心灵家园,这一点非常重要。
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由学生出谋划策,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其次要抓好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班主任充分利用班会课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把“先学会做人,再做学问”的理念输灌给学生。让学生参与班风评比,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舆论、良好的班风。班主任要从细节上关心每一位学生,及时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尽全力去拼搏,力争展示最好的自己。精神鼓励固然重要,物质鼓励也必不可少。只要学生努力了进步了,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及时地奖励,一支笔、一张奖状都是他们更加努力前进的动力。
班主任还要抓好班级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不同课型,要求也不一样。进教室,务必要静心学习;早晚读务必大声朗读;自习课务必保持安静。在宿舍休息时间禁止喧哗。班干值日负责到位,班主任跟班到位。
以上举措,班主任要指导得当、落实到位,在班级事务的管理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班级事务,就可以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二、班主任要成为教师团队的领头人,协调好任课老师之间的沟通联系
例如:建立班级任课老师工作微信群,把所有任课老师拉进群里。便于任课老师之间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学习各科的思想动态,成绩的各项指标分析,薄弱科目或者临界生的个别辅导,自习课的合理分配等。这个信息网络让班主任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所有老师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形成了高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团队。
第三、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沟通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班主任应转化观念。孩子需要不断学习,家长也需要学习,很多家长需要和孩子共同成长。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在校外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老师和父母根本不知道。为了便于和家长及时沟通,建立家长微信群。随时和家长保持畅通的联系,随时沟通交流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对孩子的关心做到了学校家庭无死角。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成为自主发展、健康生活、勇于担当的新时代接班人,班主任需要建立一个集任课教师、家长、学生于一体的团队。班主任必须更新观念,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万伟.班主任兵法 甘肃: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