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河州北乡花儿的发展现状

【作者】 王显瑞

【机构】 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河州北乡花儿在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花儿逐渐从山野走向城市,歌手的专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从花儿的走向,花儿歌手的专业化程度,花儿的展演形式等方面论述了河州北乡花儿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河州北乡;花儿歌手;花儿;传统

  河州北乡“花儿”内容丰富,有传统的经千锤百炼而留下的唱词,也有触景生情、随口而出的即兴之作。在传统的“花儿”唱词中,以表现男女爱情和反抗封建婚姻制度为主题的最多,最生动。新中国成立后,北乡花儿被赋予新的内容,在山间、地头、工地、河边到处传唱,不仅搬上了舞台,还唱到了北京。歌唱内容中不仅歌唱爱情的,还出现了歌颂共产党、社会主义、民族团结、勤劳致富等新时代的内容。
  一、优秀花儿歌手专业化
  河州北乡花儿以丰富的曲调、高亢的唱腔、优美的旋律广泛流行于永靖大地,以尕马儿令、河州三令、脚户令、尕妹妹令、尕姑舅令、哑呜令等为代表的花儿曲令唱红陇原大地,优秀歌手多次被省、州选送到北京及国外进行花儿演出。
  1979年永靖回族花儿歌手李贵洲被省、州选送到北京演唱花儿,演唱成功并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李贵洲和三塬青年汉族歌手姬正珠还应邀参加了新西兰国际歌剧艺术节,李贵洲担任歌剧《路易·艾黎》的花儿领唱。1985年,在莲花山举办的全州花儿大赛中,永靖县花儿团队荣获集体一等奖,李贵洲和汉族著名女歌手刘连梅等荣获男、女独唱、对唱一等奖。永靖花儿以前所未有的繁荣向世人展示着她特有的魅力。
  孔尕扎在著名主持人李咏的“举荐”下,央视七套《致富经》栏目专程来永靖,对孔尕扎进行了近一周的采访,并制作了长达20分钟的专题片——《时来运转的孔尕扎》,把一位农民歌手朴实的明星梦、致富梦真实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同时又把“甘肃花儿”再一次推上央视荧屏,展现在亿万观众面前,引起了强烈反响。他在甘肃台“福满陇原”春节晚会中不仅作为特邀演员,演唱了粗狂豪放的“北乡花儿”《三闪令》和《山丹花令》。
  在永靖,“花儿”歌手层出不穷,水平不断提高。1971年,青年“花儿”歌手张佩兰、杨培梅,被临夏州歌舞团选为专唱“花儿”的演员。近年来,涌现出的优秀歌手还有孔维芳、卓玛、韩永燕、冉尕菊、刘海兰、祁发菊等。去年,在宁夏举行的全国名歌大赛中孔维芳荣获银奖,卓玛获三等奖。孔维芳又在今年临夏举行的全国花儿大赛中获三等奖。韩永燕曾在永靖县举行的花儿歌手大奖赛中两次获得一等奖。刘海兰、冉尕菊、祁发菊三人的菊兰组合在去年兰州举行的全国花儿大赛中获优秀奖。这些歌手均以各自独特的风格,在永靖的花儿舞台上展示着风采。
  二、乡野“花儿”的展演
  花儿是山歌型情歌,演唱一般在田间劳动、山中放牧、赶车上路、河里淘金时即兴顺口编唱。由于是情歌,平时在有大小班辈的环境里禁忌,不仅家里不能唱,即便在村子里也是禁唱的。“花儿”严格的说就是这种民歌里的俗歌。可是在各地传统的群众性歌唱集会——“花儿”会上,你可以几天几夜尽情地去唱。解放前,一些“花儿”会是与各地的庙会、朝山活动同时进行的。解放后,又与各地的物资交流会结合在一起,以漫“花儿”、对歌、赛歌为主,有的还有戏曲、曲艺等活动,无形中形成了群众的一个文化娱乐活动的节日。一个“花儿会”吸引着方圆数十里外几个县的群众,人数少则几千,多则过万。各地各族群众平日为劳动而奔忙,很少有相聚的机会,春小麦种下地,妇女下地拔草的时候,正是大唱“花儿”的季节,各地传统的“花儿”会,将四面八方的各族群众吸引到一起,大家正好利用这个农事不太忙的间隙,来进行自我娱乐的歌唱活动。 
  在河州北乡永靖,一年中最早的“花儿”会,当从农历三月十七的三塬镇白塔寺庙会开始,接着是三月二十七日至三十日的罗家洞“花儿”会,四月十五是炳灵上寺“花儿”会。另外,还有炳灵下寺、岗沟寺等“花儿”山场有十多处,规模最大的当推近几年在罗家洞举办的花儿会,采取政府主导,民间扶持等形式举办,已连续举办了六届花儿大奖赛,来自青海、临夏等省内外的花儿歌手登台献艺,为群众献上了精彩的花儿。“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时由不得自家;刀刀拿来头割下,不死时就这个唱法。”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各个花儿会场的基础设施、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公路交通以及配套的餐饮服务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发展,使花儿会从传统的格局中解脱出来,融旅游商贸为一体,洋溢着改革时代的气息,为当地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让“花儿”从田野走向城市、走进校园
  全力打造新的“都市花儿”,让传统的花儿能够走上更为广阔的现代舞台,为更多的观众所接受。原生太“花儿”能让人们了解到民俗文化的本来面貌,满足人们对文化的“本性追求”。另一方面为了能使更多的人认识花儿,就要做好宣传,及时培训花儿歌手,使“花儿”的演唱从田野走向城市,从山林走向舞台,要面向更多的观众。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将生活中的“花儿”展示出来。要使花儿从田野走向城市,就要打造花儿品牌,努力站在时代的前沿,跟上时代跳动的脉搏,使这种古老艺术与时俱进,努力使它以一种全新的面目出现。另外,让花儿走进校园,让我们的中小学生接触花儿、并学习演唱花儿是花儿这种古老艺术能够继续传承的一种很好方式。我县永靖中学办了一个花儿社团,有四十多名学生参加,有花儿爱好者魏登贤老师授课,效果很不错。
  花儿艺术能在几千年的社会历史中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和令人喜爱,是花儿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它的唱词优美、音调丰富而动人,是各族人民心灵深处发出的声音。河州北乡花儿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也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珍贵的史料价值。花儿的态度鲜明、情感强烈、表现力强,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能够真实的揭示出社会现实,且一些难以言表的话语都可以毫无顾忌地唱出来,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作用,因此容易感动心灵,唤起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注:本文为“临夏州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LX[2017]ZD00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沛:《河州花儿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临夏州文联:《临夏花儿》,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