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文学艺术要素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刘 畅
【机构】 珠海市第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由于政治原理、概念等很多内容较为抽象,难于理解和掌握,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政治教师注意发挥其他学科知识与政治学科的相互促进作用,通过创设各种条件,利用各种要素,实现学科融通。在政治教学中引入文学艺术要素,把部分文学艺术内容和政治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文学;艺术;学科知识;政治教学
高中政治学科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较多,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习和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如果能够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其他学科知识,灵活丰富学科内容和形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化解教学重点难点,拓宽学生知识面等都很有帮助。
文学艺术按照其类别划分,主要有两大类:文学形式和艺术形式。文学形式有诗歌、散文、小说、寓言等多种形式。艺术形式有音乐、美术、戏剧、电影等多种形式。文学艺术因其具有独特的文学性、欣赏性和艺术性等特征,深受高中学生的喜爱。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文学艺术要素,把部分文学艺术内容同政治学科教学整合,有利于学生掌握教材中各种深奥的理论。
一、把文学要素引入课堂,政治课“活”起来
我国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适当引用,可以一改政治课的枯燥乏味,利于帮助学生去理解课本抽象的原理。
(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诗歌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诗歌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心灵,激励人生。优秀的经典古诗词具有明显的审美特征,简洁优美的文字折射出敏捷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一首好诗不但具有丰富的思想性,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适时恰当地引用一些精练优美、千古传颂并具有教育意义的诗句来说明和解释教材原理,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政治观点,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提升文化素养。例如:用“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来说明矛盾的特殊性;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借以说明站在不同的立场结论不同;用“不求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说明价值观等。
诗歌通过特殊的韵律和语言打动人的心灵,触动内心,引发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当外在的自然事物与内在的心灵相呼应,学生在意境中充分联想和想象,唤起强烈的审美欲望和审美评价,提升审美能力,使学生获得了美感,激发了对美的追求,在培养高尚审美趣味的同时获得对客观世界新的理解与感悟。
(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成语
成语典故语言简练,含义精辟,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等于一体,能够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充分利用一些学生熟知的成语及成语故事来分析原理,有利于学生更快领悟知识内容,并产生亲近感。例如引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士别三日,刮目想看”说明世界万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分析矛盾的同一性原理,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症下药”说明矛盾特殊性原理,指出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等。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用成语典故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是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其包含的深刻道理,都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充分思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理解消化所学知识,提高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二、把艺术要素引入课堂,政治课“美”起来
(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音乐
音乐能陶冶情操,引发深思。高中学生喜欢听歌,在政治课教学中,如果投其所好,适度地、有针对性地让音乐进入课堂,教学中穿插学生喜爱的、熟悉的歌曲,易贴近学生,不仅能够营造特定的课堂气氛,创造乐学情境,而且能使学生在美的愉悦和陶治中,得到心灵上的撞击,思想上的升华。
将音乐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能使学生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有效地激活课堂气氛。例如:在学习“民族精神”时,用《天路》唤起学生对“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的深刻领悟;在讲到哲学联系观时,恰当使用歌曲《国家》,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在讲授民族问题时,利用《爱我中华》等歌曲,激发学生浓浓民族情感,激励学生为祖国统一繁荣不懈奋斗!
(三)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漫画
漫画生动、形象、幽默,寓意深刻,发人深思,令人回味。漫画形式对学生来说喜闻乐见,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漫画会使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主动心理的驱动下,有利于消除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畏难情绪,达到了既掌握知识,又理解社会现象的目的,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愿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漫画形式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描绘现实世界的各种事件现象,寥寥几笔却可以折射丰富人生哲理。教学中,例如重庆卷中曾用过的漫画《吃水果有利健康》,可以简单直观地让学生理解其否认了联系具有条件性;漫画《长江黄河对话》提醒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新发展理念下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问题;漫画《作秀》,对旁边讥讽的人与勇救落水者的人都该怎么看,在问题中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做好自己,弘扬社会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漫画形式,枯燥的问题趣味化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了,漫画以画说理,让政治课教学内容更浅显化,学生乐在其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锻炼学生用综合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学艺术的形式还有很多,诗歌、音乐等要素只是常用的几种。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要不断挖掘文学艺术要素中的现实意义,发挥其重要作用,将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与教材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知识教学与课堂艺术效果的统一,让学生体验新课改下不一样的政治学习之旅,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全部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国家教育部.
[2]卢志虹.例谈如何提高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的兴趣?.《考试周刊》.2016.
[3]姜慧华.新课程背景下政治课师生互动生成模式的构建[J].江西教育,2010.
[4]梁晓丹、孙瑞素.将文学艺术引入政治课堂的尝试.《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
【关键词】 文学;艺术;学科知识;政治教学
高中政治学科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较多,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习和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如果能够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其他学科知识,灵活丰富学科内容和形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化解教学重点难点,拓宽学生知识面等都很有帮助。
文学艺术按照其类别划分,主要有两大类:文学形式和艺术形式。文学形式有诗歌、散文、小说、寓言等多种形式。艺术形式有音乐、美术、戏剧、电影等多种形式。文学艺术因其具有独特的文学性、欣赏性和艺术性等特征,深受高中学生的喜爱。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文学艺术要素,把部分文学艺术内容同政治学科教学整合,有利于学生掌握教材中各种深奥的理论。
一、把文学要素引入课堂,政治课“活”起来
我国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适当引用,可以一改政治课的枯燥乏味,利于帮助学生去理解课本抽象的原理。
(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诗歌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诗歌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心灵,激励人生。优秀的经典古诗词具有明显的审美特征,简洁优美的文字折射出敏捷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一首好诗不但具有丰富的思想性,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适时恰当地引用一些精练优美、千古传颂并具有教育意义的诗句来说明和解释教材原理,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政治观点,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提升文化素养。例如:用“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来说明矛盾的特殊性;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借以说明站在不同的立场结论不同;用“不求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说明价值观等。
诗歌通过特殊的韵律和语言打动人的心灵,触动内心,引发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当外在的自然事物与内在的心灵相呼应,学生在意境中充分联想和想象,唤起强烈的审美欲望和审美评价,提升审美能力,使学生获得了美感,激发了对美的追求,在培养高尚审美趣味的同时获得对客观世界新的理解与感悟。
(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成语
成语典故语言简练,含义精辟,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等于一体,能够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充分利用一些学生熟知的成语及成语故事来分析原理,有利于学生更快领悟知识内容,并产生亲近感。例如引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士别三日,刮目想看”说明世界万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分析矛盾的同一性原理,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症下药”说明矛盾特殊性原理,指出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等。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用成语典故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是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其包含的深刻道理,都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充分思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理解消化所学知识,提高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二、把艺术要素引入课堂,政治课“美”起来
(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音乐
音乐能陶冶情操,引发深思。高中学生喜欢听歌,在政治课教学中,如果投其所好,适度地、有针对性地让音乐进入课堂,教学中穿插学生喜爱的、熟悉的歌曲,易贴近学生,不仅能够营造特定的课堂气氛,创造乐学情境,而且能使学生在美的愉悦和陶治中,得到心灵上的撞击,思想上的升华。
将音乐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能使学生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有效地激活课堂气氛。例如:在学习“民族精神”时,用《天路》唤起学生对“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的深刻领悟;在讲到哲学联系观时,恰当使用歌曲《国家》,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在讲授民族问题时,利用《爱我中华》等歌曲,激发学生浓浓民族情感,激励学生为祖国统一繁荣不懈奋斗!
(三)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漫画
漫画生动、形象、幽默,寓意深刻,发人深思,令人回味。漫画形式对学生来说喜闻乐见,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漫画会使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主动心理的驱动下,有利于消除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畏难情绪,达到了既掌握知识,又理解社会现象的目的,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愿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漫画形式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描绘现实世界的各种事件现象,寥寥几笔却可以折射丰富人生哲理。教学中,例如重庆卷中曾用过的漫画《吃水果有利健康》,可以简单直观地让学生理解其否认了联系具有条件性;漫画《长江黄河对话》提醒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新发展理念下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问题;漫画《作秀》,对旁边讥讽的人与勇救落水者的人都该怎么看,在问题中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做好自己,弘扬社会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漫画形式,枯燥的问题趣味化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了,漫画以画说理,让政治课教学内容更浅显化,学生乐在其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锻炼学生用综合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学艺术的形式还有很多,诗歌、音乐等要素只是常用的几种。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要不断挖掘文学艺术要素中的现实意义,发挥其重要作用,将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与教材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知识教学与课堂艺术效果的统一,让学生体验新课改下不一样的政治学习之旅,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全部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国家教育部.
[2]卢志虹.例谈如何提高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的兴趣?.《考试周刊》.2016.
[3]姜慧华.新课程背景下政治课师生互动生成模式的构建[J].江西教育,2010.
[4]梁晓丹、孙瑞素.将文学艺术引入政治课堂的尝试.《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