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中政治教学

【作者】 张清华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青海昆仑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本文从高中政治课堂入手,阐释和说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进行渗透和引导的具体做法和意义,论文主旨意在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关键词】 高中;政治课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技术的发展,既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密切了人们的联系,也不可避免地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科学精神,另一方面也诱发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钱权交易、损人利己等社会现象。这就导致了在社会生活中多种文化并存、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的必然趋势。思想文化越是多样化,越是需要主心骨,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全会强调:“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更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本文不谈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不谈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着重从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阐释和说明。
  一、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情怀
  2016年从猴年春晚到六小龄童、从我市几大交通要道的巍峨龙门到家家门口的对联和窗户上点缀的窗花;从清明节、端午节的放假,到洋节气氛渐淡……无不显示着浓郁厚重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蕴育了强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其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爱国,是一个国家对本国公民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国公民对国家必须具有的情感和情怀。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在课堂上要理直气壮地宣扬爱国主义、要求学生必须要有爱国情怀。但爱国不是空洞的,不能仅仅使学生停留在爱国的空号上。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要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确:“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和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此外,教师还应拓展设疑:为什么要爱国?作为学生具体该怎样爱国?最终使学生将爱国主义传统、爱国行为与情感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观念,自觉地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强弱紧密结合起来。
  二、引导学生具备敬业精神 
  敬业,是对劳动者的要求。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者在农业、工业、商业与服务业等产业的不同行业之中,通过多种形态的劳动,创造了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一切”,因此劳动很重要,国家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作为劳动者必须要具备敬业精神。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中,作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为什么要敬业?作为学生具体该怎样初步培养敬业精神?通过拓展学习,使学生明确,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角色的他们,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端正学习态度,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探究好的学习方法,这都是敬业。只有在学习阶段不偷懒、不耍滑,有一个认真端正的态度,将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普通行业中才能成为有敬业精神的合格的劳动者,也才能更好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   
  三、引导学生坚持诚信意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标志——公有制,以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国家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但同时不能避免市场经济固有的弊端: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这就使得繁荣的市场交易中,存在有不正当的经济行为,如三聚氰胺的毒牛奶事件、苏丹红的鸭蛋心事件、双氧水淘洗过的核桃等,这些现象的出现,除了利益驱使外,也与诚信意识的缺失有很大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对个人层面“诚信”的要求,不仅仅是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涉及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要诚信,作为消费者、或是销售者的我们也必须具有诚信意识。“人无信则不立”,诚信要从小培养、从学生时代培养、从你从我开始、从小事做起。作为一名政治教师,要在必修四《哲学与生活》第四单元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中适时进行诚信教育,将诚信意识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将诚信意识强化到学生的骨血中,使他们明确完成作业、守时守诺等都是诚信的具体表现,使他们渴望并要求自己成为一名可信赖者、可靠之人。 
  四、引导学生保持友善心灵
  古语云:天道酬勤、商道酬信、人道酬善。友善,应该是一个人的本真。在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中,使学生明白:中国参与维和部队、各种人道主义援助、甚至对菲律宾海啸灾难的物质援助等,都是国家和民族友善的表现。如果每一个国家、民族,每一个人,都能心存友善,那么恐怖主义、核战争、贫富之分、甚至SARS病毒都将不复存在,世界是和平的,社会是和谐的,人与人是互助友爱的,人与动物、与自然是平等协调的。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有责任呵护学生的友善本真,有义务唤醒学生的友善心灵,使学生明确:坐公交车、爱护公共设施、珍爱别人的劳动成果、微笑对待同学、尊重每一个人……都是友善的具体表现,你我都是友善者。
  有这样一种观点:三流教师教知识、二流教师教方法、一流教师教做人。作为政治教师,学科价值就要求必须是一名“一流教师”。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政治课堂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