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 徐海燕
【机构】 甘肃省临夏县田家炳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也称为“错位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将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即由“师讲、生听”改为“生讲、师生共听”的教学形式,也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流和沟通,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结合自身实际从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在高中音乐课堂中进行“互动式”教学。
【关键词】 互动式;高中;音乐
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也称为“错位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将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即由“师讲、生听”改为“生讲、师生共听”的教学形式,也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流和沟通,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觉得在西北边远地区农村高中音乐欣赏课中,“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
一、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
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土桥镇,服务10个乡镇,15万人口,是一所农村独立高中,也是一所州级示范性高中。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成立于1956年11月,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辖1市7县、124个乡镇、7个街道办、1149个行政村,总人口220万,16所独立高中,在校学生3万多。临夏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全州8县市均属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相对来说,音乐环境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欣赏环境包括视觉欣赏环境和听觉欣赏环境,高中音乐课堂的欣赏环境应该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它更具灵活性。安静的环境、音质好的音响是欣赏音乐的首要条件,它可以促使学生感受意境,享受音乐。农村高中音乐课堂应该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布置好音乐教室,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
二、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也都依赖于听觉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该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肢体动作将音乐的美传给学生。同时,教师还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这是建立美感的重要基础。欣赏时,教师应用各种容易被学生理解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走进作品,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
三、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情景
我们知道,音乐是人类交往和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音乐的教学与实践活动,对于以音乐为媒介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通过参与合奏、合唱、音乐表演、舞蹈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使之融入群体、淡化自我,从而养成个体服从群体的集体主义观念。所以,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情景不仅可以创造性地将各种旋律融入课堂,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合作的良好习惯,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四、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
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预定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农村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感受能力、认知能力和自律能力都比较强,观察思考问题常富于联想和想象,且较具理性化,但往往幼稚而不切实际。所以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种似成熟而非成熟的心理特征,积极引导他们进行合作学习。刚开始上音乐鉴赏课时,我依旧沿用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不仅把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体裁等介绍一遍,还特别对作品的一些“要害之处”—曲式结构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可是学生不是思想不集中就是交头接耳说闲话,课堂上认真听讲者寥寥无几,四分之三的学生昏昏欲睡……
五、引进“小组学习”模式,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畅通渠道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教师引发问题,创设情境,启发交流活动。在教学《排箫、歌声》时,我就引进了这种小组学习的方法。课前我先让学生分组准备(查资料,找音响),并进行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演示了图片,对欧洲民间音乐进行了诠释,我只是坐在他们中间,适当地加以引导和说明。这节课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我把教学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还课堂给学生。包括电脑的操作权,我只是仔细聆听音乐,用心倾听他们的讲解,并在必要的时候做简短的总结。下课时有的学生还情不自禁地唱着“孤独的牧羊人……。”从这节课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的创造力是新奇独特的,想象力是大胆的、无穷无尽的。
高中音乐教学已不是原来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它有着其他任何学科都替代不了的独特作用。一堂没有交往“互动”模式的学习过程,没有可以调动学生对音乐怀有炽热情结的新鲜的音乐元素,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高中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渴望。作为教师,尤其是农村高中音乐应该扭转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把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真正变成学生学习音乐的课堂,给农村学生一片音乐的蓝天。
【关键词】 互动式;高中;音乐
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也称为“错位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将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即由“师讲、生听”改为“生讲、师生共听”的教学形式,也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流和沟通,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觉得在西北边远地区农村高中音乐欣赏课中,“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
一、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
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土桥镇,服务10个乡镇,15万人口,是一所农村独立高中,也是一所州级示范性高中。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成立于1956年11月,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辖1市7县、124个乡镇、7个街道办、1149个行政村,总人口220万,16所独立高中,在校学生3万多。临夏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全州8县市均属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相对来说,音乐环境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欣赏环境包括视觉欣赏环境和听觉欣赏环境,高中音乐课堂的欣赏环境应该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它更具灵活性。安静的环境、音质好的音响是欣赏音乐的首要条件,它可以促使学生感受意境,享受音乐。农村高中音乐课堂应该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布置好音乐教室,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
二、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也都依赖于听觉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该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肢体动作将音乐的美传给学生。同时,教师还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这是建立美感的重要基础。欣赏时,教师应用各种容易被学生理解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走进作品,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
三、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情景
我们知道,音乐是人类交往和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音乐的教学与实践活动,对于以音乐为媒介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通过参与合奏、合唱、音乐表演、舞蹈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使之融入群体、淡化自我,从而养成个体服从群体的集体主义观念。所以,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情景不仅可以创造性地将各种旋律融入课堂,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合作的良好习惯,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四、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
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预定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农村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感受能力、认知能力和自律能力都比较强,观察思考问题常富于联想和想象,且较具理性化,但往往幼稚而不切实际。所以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种似成熟而非成熟的心理特征,积极引导他们进行合作学习。刚开始上音乐鉴赏课时,我依旧沿用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不仅把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体裁等介绍一遍,还特别对作品的一些“要害之处”—曲式结构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可是学生不是思想不集中就是交头接耳说闲话,课堂上认真听讲者寥寥无几,四分之三的学生昏昏欲睡……
五、引进“小组学习”模式,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畅通渠道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教师引发问题,创设情境,启发交流活动。在教学《排箫、歌声》时,我就引进了这种小组学习的方法。课前我先让学生分组准备(查资料,找音响),并进行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演示了图片,对欧洲民间音乐进行了诠释,我只是坐在他们中间,适当地加以引导和说明。这节课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我把教学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还课堂给学生。包括电脑的操作权,我只是仔细聆听音乐,用心倾听他们的讲解,并在必要的时候做简短的总结。下课时有的学生还情不自禁地唱着“孤独的牧羊人……。”从这节课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的创造力是新奇独特的,想象力是大胆的、无穷无尽的。
高中音乐教学已不是原来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它有着其他任何学科都替代不了的独特作用。一堂没有交往“互动”模式的学习过程,没有可以调动学生对音乐怀有炽热情结的新鲜的音乐元素,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高中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渴望。作为教师,尤其是农村高中音乐应该扭转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把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真正变成学生学习音乐的课堂,给农村学生一片音乐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