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英语高年级阅读教学
【作者】 崔 鑫
【机构】 山东省平度市店子镇昌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英语是一门交际性很强的学科,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之一,是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在阅读中学生可以吸取丰富的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拓宽视野。
那么,教学中如何进行高效率的英语阅读教学呢?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喜爱上了阅读,才能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才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常教师可以利用竞赛、游戏、读书会等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爱上阅读。首先,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词汇积累工作,为学生会读打基础。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如果没有词汇,听、说、读、写任何方面都谈不上。掌握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没有词汇的基础,英语的阅读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教学中要十分注重学生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进行词汇积累的有效方法首先是发挥直拼教学的优势,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音标的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48个音标和单词的拼读规律。在教学单词时,教师首先把单词的音标列出来,让学生尝试着自己拼读出来,老师进行正音指导。在课堂上,教师把查英语词典的方法教给学生,课后组织学生去读跟六年级配套的报刊,遇到不懂的词汇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查词典学会这些词汇,并将它们记在自制的小词汇本上,每周利用一个早读的时间让学生来一一介绍他们的收获。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通过这种方式的交流,他们的词汇量在不断地增大,从而为进行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激发学生认读识记单词的欲望,只有增加词汇学习和识记的趣味性,才能使学生真正愿意并乐意去积累词汇。在平时的词汇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喜闻乐见的韵律诗、游戏、儿歌等带进课堂,在玩玩、唱唱、跳跳、做做中完成词汇的积累。例如在教river mountain sky tree sea 等词的时候,教师结合学生比较喜欢、比较熟悉的动物类单词monkey tiger panda fish bird whale 等来编一首儿歌:monkey tiger panda mountain,fish fish birdBird tree,whale whale sea.学生立刻就被吸引住,很快就记住了这首儿歌,当然也积累好了这几个单词。再者,比赛也是培养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如听写比赛;认读单词比赛,看谁认识的单词多;单词接龙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精心设计
听力作为语言信息输入接受性能力的第一要素,在语言运用的四项技能中位居首位。听力作为阅读能力培养的前期训练要点,对阅读能力有非常强的促进作用。听音前老师可提出两、三个简单与课文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地去听音。例如,在教PEP7,Unit 3,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Part A, Let’s read时,在听课文录音前教师先提出“What is Liu Yun going to do on Saturday?What is she going to do on Sunday? How is her next weekend?”这样三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有目的地去听录音,这样既能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捕捉到文章主要的、重要的信息及主题思想或主题句,又能训练学生的听音能力。
三、培养学生猜词的习惯
生词或一词多义往往会成为英语阅读中的拦路虎,查字典当然是排除词汇障碍的一种方法。但是,频繁地查字典既影响速度,又容易破坏阅读的思路与兴趣,而且学生还不一定能从众多词义中选择一个准确的适合文章的意思。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在阅读时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而小学生一旦遇到生词会急于查字典、问老师或同学,而不是通过上下文、文章背景知识等猜测词意。长此以往,必会产生依赖思想,影响阅读速度,也不利于智力的开发。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意,经常引导学生做猜词的练习,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阅读。一些学生阅读速度比较慢,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具备这方面的天赋,没有快速阅读能力的潜能,而是因为他们平时没有经过科学的阅读训练,没有形成牢固的良好阅读习惯。
四、克服急躁心理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综合过程,需要时间和积累,不可能短期明显见效。对于阅读教学,有些没有经验的老师最容易犯的问题就是求成心过于急切。要知道这种急切的情绪会不自觉地带到课堂上,通过教师地言行举动神态无意中传递给学生,使得很多学生产生“阅读难”的印象,继而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特别是哪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所以,针对阅读教学,教师首先要沉住气,不要着急。眼睛要顶着学生的进步,心里想着学生可能的困难和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有计划的逐步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培养写笔记习惯
语言的习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种语素单词、短语、句式、固定搭配等连续长期地反复地刺激脑细胞,才能达到对语言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对阅读获得的知识、信息及时作出笔记,不但有助于巩固原有学习,更是改进学习技巧和方法的必要途径。写阅读笔记可以包括概括文章大意、摘抄优美句子、回忆主要信息、回答具体问题、评价作者观点、阐述自己的见解等等。写作与阅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杂的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我们教师应训练学生从读字母、读单词、读句子入手,过渡到读故事、读短文;从拼读、认读到朗读、阅读,循序渐进,并要与听、说有机结合,才会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那么,教学中如何进行高效率的英语阅读教学呢?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喜爱上了阅读,才能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才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常教师可以利用竞赛、游戏、读书会等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爱上阅读。首先,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词汇积累工作,为学生会读打基础。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如果没有词汇,听、说、读、写任何方面都谈不上。掌握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没有词汇的基础,英语的阅读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教学中要十分注重学生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进行词汇积累的有效方法首先是发挥直拼教学的优势,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音标的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48个音标和单词的拼读规律。在教学单词时,教师首先把单词的音标列出来,让学生尝试着自己拼读出来,老师进行正音指导。在课堂上,教师把查英语词典的方法教给学生,课后组织学生去读跟六年级配套的报刊,遇到不懂的词汇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查词典学会这些词汇,并将它们记在自制的小词汇本上,每周利用一个早读的时间让学生来一一介绍他们的收获。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通过这种方式的交流,他们的词汇量在不断地增大,从而为进行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激发学生认读识记单词的欲望,只有增加词汇学习和识记的趣味性,才能使学生真正愿意并乐意去积累词汇。在平时的词汇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喜闻乐见的韵律诗、游戏、儿歌等带进课堂,在玩玩、唱唱、跳跳、做做中完成词汇的积累。例如在教river mountain sky tree sea 等词的时候,教师结合学生比较喜欢、比较熟悉的动物类单词monkey tiger panda fish bird whale 等来编一首儿歌:monkey tiger panda mountain,fish fish birdBird tree,whale whale sea.学生立刻就被吸引住,很快就记住了这首儿歌,当然也积累好了这几个单词。再者,比赛也是培养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如听写比赛;认读单词比赛,看谁认识的单词多;单词接龙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精心设计
听力作为语言信息输入接受性能力的第一要素,在语言运用的四项技能中位居首位。听力作为阅读能力培养的前期训练要点,对阅读能力有非常强的促进作用。听音前老师可提出两、三个简单与课文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地去听音。例如,在教PEP7,Unit 3,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Part A, Let’s read时,在听课文录音前教师先提出“What is Liu Yun going to do on Saturday?What is she going to do on Sunday? How is her next weekend?”这样三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有目的地去听录音,这样既能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捕捉到文章主要的、重要的信息及主题思想或主题句,又能训练学生的听音能力。
三、培养学生猜词的习惯
生词或一词多义往往会成为英语阅读中的拦路虎,查字典当然是排除词汇障碍的一种方法。但是,频繁地查字典既影响速度,又容易破坏阅读的思路与兴趣,而且学生还不一定能从众多词义中选择一个准确的适合文章的意思。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在阅读时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而小学生一旦遇到生词会急于查字典、问老师或同学,而不是通过上下文、文章背景知识等猜测词意。长此以往,必会产生依赖思想,影响阅读速度,也不利于智力的开发。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意,经常引导学生做猜词的练习,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阅读。一些学生阅读速度比较慢,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具备这方面的天赋,没有快速阅读能力的潜能,而是因为他们平时没有经过科学的阅读训练,没有形成牢固的良好阅读习惯。
四、克服急躁心理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综合过程,需要时间和积累,不可能短期明显见效。对于阅读教学,有些没有经验的老师最容易犯的问题就是求成心过于急切。要知道这种急切的情绪会不自觉地带到课堂上,通过教师地言行举动神态无意中传递给学生,使得很多学生产生“阅读难”的印象,继而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特别是哪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所以,针对阅读教学,教师首先要沉住气,不要着急。眼睛要顶着学生的进步,心里想着学生可能的困难和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有计划的逐步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培养写笔记习惯
语言的习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种语素单词、短语、句式、固定搭配等连续长期地反复地刺激脑细胞,才能达到对语言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对阅读获得的知识、信息及时作出笔记,不但有助于巩固原有学习,更是改进学习技巧和方法的必要途径。写阅读笔记可以包括概括文章大意、摘抄优美句子、回忆主要信息、回答具体问题、评价作者观点、阐述自己的见解等等。写作与阅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杂的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我们教师应训练学生从读字母、读单词、读句子入手,过渡到读故事、读短文;从拼读、认读到朗读、阅读,循序渐进,并要与听、说有机结合,才会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