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民族边远山区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

【作者】 王大军

【机构】 甘肃省永靖县新寺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一日千里是当今时代鲜明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请进来和走出去同步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的建设使中国逐步走向世界政治经济舞台的中心,国家需要大量的具有国际宽广视野的人才。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交流语言,其使用价值越来越高,学好英语对学生成长为综合性实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 民族;边远;山区;小学;英语;问题;策略

  英语是国际交流语言,中小学英语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学好英语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人才。但是,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边远山区,小学英语教学因各种不利条件因素的制约 ,存在很多实际问题。我作为一名少数民族边远山区的小学英语教师,经常思考如何让孩子们学好英语的问题,深感责任大,担子重。为了让孩子们学好英语,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现在谈一些具体体会:
  一、山区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1.学习的环境因素
  我任教的小学在永靖县新寺乡少数民族贫困山区,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经济文化十分落后,村民精神严重“缺钙”,祖祖辈辈对教育重视不够,学生只有在学校学习,一回到家帮家长干各种农活,学习情况家长不闻不问,可见农村少数民族边远山的家庭教育一片空白,真是让人担忧!
  2.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6岁到12岁之间,他们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自制性较差等。他们具有活动的天性,很难保持学习的持久性,特别是对一门完全陌生的语言开始好奇,学习中遇到困难就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3.英语课程的特点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本身是单调枯燥的。小学生刚接触英语时,有新鲜感,出于好奇,兴趣盎然。但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年级的升高,内容难度的加大,学习的兴趣就逐渐降低,有的甚至产生畏惧感。我在几年的英语教学中发现,学生在三年级对英语都很好奇,学习很感兴趣,可一到四、五、六年级大多数学生失去了兴趣,有的学生甚至害怕上英语课。
  4.教育的不公平
  县城和条件较好的川塬地区,在幼儿园就已经学会了简单的英语词语和句子,他们到了小学,学习英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学起来相对容易。可是,山区的孩子们没有上过幼儿园,到了小学三年级才接触英语的学习。教育的不公平使山区和川区的孩子们站在两个起跑线上。
  二、采取的对策
  1.努力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
  (1)创造家庭环境
  根据农村少数民族边远山区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定期对问题学生家访,或请学生家长到学校座谈。和家长交流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如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通过动之以情,苦口婆心的宣传,家长的观念逐渐转变,表示配合学校工作,让孩子努力学习,为以后走出大山,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创造条件。 
  (2)创造学校环境
  学生在学校学习英语,要有良好的学习小环境,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 所以,我在课堂上尽可能用英语和学生交流,努力提高学习的兴趣。例如:读课文或句子时,我会说Please read after me.当有些学生在上课说话时,我会说:Be quiet!根据学生的表现,我会分别说Good/Very good来激励他们,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中学习英语。 
  2.上课要趁热打铁
  教学要因材施教才会取得好的效果。根据我校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认为小学英语教学不能按部就班,教学方法新颖独特,吸引学生,爱学英语。 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上英语课要趁热打铁,即利用刚上课学生们注意力集中的一段时间,把所教的书本知识传授给他们。剩余的时间里,主要让学生们练习,可以同桌之间,也可以几个人一组,不会的问题当堂解决,效果非常好。
  3.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有句谚语:Education  must  be  fun.意思是教育一定要有趣。所以我们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情景法、游戏法、讨论法、练习法、视听法等,以此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2中学习家庭成员及称呼这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前让他们带上各自的全家照片。在课堂上,学了课文之后,我让学生们一个个走上讲台,用新学的英语词语来介绍他们的家人。这样,学生们边玩边学,既互相了解了家庭情况,又学到了书本知识,还感觉到非常有趣,真是“一箭三雕”。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
  4.先天不足,后天努力
  城乡条件的差距客观上造成山区孩子学习上的困难,尤其在英语学习中更是难上加难。我认为,既然先天不足,那么就需要后天的努力。所以,在小学英语学习中,我经常利用下午的自习课来给学生们补英语,讲解错题和难点。学生们也很努力,每天一大早就来到学校,背诵英语书上的单词、句子。他们的吃苦精神让我很感动,也让我更加热爱教育事业,虽然很辛苦但心里很踏实。
  总之,多年和孩子们的相处中发现,大山的孩子也有“大山”般的梦想。教师的神圣责任就是让孩子们实现梦想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们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