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抓好小学班级管理

【作者】 郑 清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没有遗憾的、是充实的、完美的老师。
  【关键词】 养成教育;爱心;耐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对小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如何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抓:
  一、加强对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教育
  叶圣陶说:“我如果当小学教师,我将特别注意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想‘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宏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的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就明了它的含义。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都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
  养成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文明的礼仪习惯、良好的读书、书写习惯、热爱劳动的习惯等,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要非常注重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发展个性特长和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的同时,也让他们真正学习如何做人。如:我班的个别同学总爱往地上扔小纸片,我每次到教室,总是弯下腰捡起地上的纸片,扔进垃圾桶。慢慢地,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学们都变成了讲卫生、爱劳动的好孩子。经过长期教育与训练,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很大的改观。实践证明,只要老师持之以恒,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养成习惯的教育和熏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运用榜样来激励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儿童善于模仿,可塑性强。榜样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可以使学生改变认识,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可利用班会,给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知道科学家是如何克服各种困难,刻苦钻研,献身科学;让班上学习成绩优秀、品德良好的学生,介绍学习经验;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班上或者自己的周围,找一个学习或奋斗的目标,确立自己努力的方向,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如:为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我在班中选出部分学生,成立“书法”、“绘画”等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给予一些书法、绘画基本功的指导与训练,对表现好的学生大力表扬和鼓励。学生是有可塑性的,思想是积极的,当看到别的同学比自己好,自己也会奋起直追。如:我班有个别男生写作业不认真,我就把别的同学的好作业给他参考、借鉴,并鼓励他认真作业:“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写出好作业的!”如今这个同学做到了,他的作业也成了优秀作业。
  三、联系实际,寓德育教育于活动之中
  联系班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来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如:漂亮的文具盒、笔、课外书等)比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先找些拾金不昧的例子讲给他们听,然后说,有的同学可能错装了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的书包中找一下,如果真的装错了,就勇敢的交到老师这儿来,结果有个同学红着脸交上来了,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故意的,请老师和同学们原谅!”顿时,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慢慢地,学生们辨明了是非,懂得了什么是光荣、什么是可耻。自这次班会活动之后,学生们再不会拿别人的财物,拾到东西后能主动归还他人或交给老师。
  四、关心学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人生是大树,自信是根”。小学学生所经历的事情不多,感知和认知能力均比较弱,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很容易遇到困难和挫折。每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需要耐心地教育他们。不要因为失败而失去信心,要引导他们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帮助他们重建信心,树立信心。 
  五、留言暗示教育,滋润学生心田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希望,而不是让他们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中。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支持,盼望赢得老师的赏识和喜欢。”所以,在平时要经常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看到学生学习进步了,上课纪律比以前好了,劳动积极热情,同学之间能友好相处等等。发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时,就及时地用肯定的语言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还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上赞美的语言,或者婉转地提出希望。如果学生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可以写上一些有针对性的格言,警句。如:对学习上信心不足的学生写:“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对学习不太感兴趣的同学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经验证明,只要留言含蓄而有哲理,学生都会高兴地接受,并不断地激励自己进步。
  学生行为规范的形成是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要把知转化为行,必须加强教育,加强实践,坚持教育与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使他们在知行转化的过程中慢慢懂得诚实做人,认真做事的道理。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要实行民主化,学生人人都能参与,从而促进了全体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广泛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极大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班级管理也要因材施教,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不同特征,来选择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