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绘本融入儿童戏剧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作者】 李志玲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西柯第二中心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要让幼儿绘本动起来、活起来,有枝有叶有血有肉有骨架,可以把绘本与儿童戏剧融合起来,让绘本走进戏剧中,本文以此为议题,从融合的、创造性的、心灵体验等方面,结合生动的课例加以展示,或再现、或创现、或升华,在两者对话中使绘本更美,戏剧更有魅力。
  【关键词】 绘本;儿童戏剧;融合;创造性;心灵体验

  “绘本”一词源于日本,专指为儿童创作的一种图书形式,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并茂的。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有很多绘本是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儿童戏剧”是一种最容易与儿童精神世界契合的综合性艺术。它综合运用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和表演等艺术手段,创造出适合儿童理解水平和欣赏趣味的艺术作品。
  近年来,幼儿园重视绘本的阅读、制作、改编创作及表演活动,开展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故事表演、童谣唱念、三句半表演等等。在活动中也有了创新与突破。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内容选择更开放,更接地气。二是表观形式多元化,喜欢以相对正式的演出来展现。宋庆龄说:“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通过戏剧培育下一代,提高他们的素质,给予他们娱乐,点燃他们的想象力,是最有意义的事情。”要让绘本动起来、活起来,有枝有叶有血有肉有骨架,笔者认为可以把绘本与儿童戏剧融合起来,让绘本走进戏剧中,在两者对话中会使绘本更美,戏剧更有魅力。下面就针对如何把绘本融入儿童戏剧,儿童戏剧如何演绎绘本,研究提升戏剧表演的组织与指导的有效性。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
  一、让戏剧成为绘本再现的、融合的艺术教育活动 
  读书使人明白事理,读书使人通古明今。从小培养孩子多爱书多听书,走进书中去,去了解去感受生活。在前期工作中,幼儿园收集和购买了大量的儿童绘本,老师们先行大量地进行阅读和筛选,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我们选出了不同的适合幼儿的读本,提供到了阅读区、表演区。同时积极开展表演游戏,培养孩子有基本的表演技巧,并喜欢上表演活动。
  (一)幼儿学习从模仿开始。
  模仿是各项活动的学习的必经阶段。绘本里有各种人物形象的声音、动作、表情等,孩子们可以通过口传,身授,观看视频,实地模仿习得。如各种动物不一样的形体表现:有可爱的蹦蹦跳跳的小兔,有憨厚的笨重的小狗熊,有狡猾的刄钻的小孤狸等等。不一样的叫声,如有快乐的鸟叫声,有害怕时发出的声音,有惊讶时发出的声音等等。不一样的表情,如快乐的表情,生气的表情,悲伤的表情等等。如:绘本《小蝌蚪找妈妈》讲述了小蝌蚪寻找青蛙妈妈的过程,语言朴素、真诚、简单。孩子们通过各种动作的形象幼作,真实地再现了孩子着急寻找妈妈的真情实感。孩子模仿着小蝌蚪游来游去的样子,一次比次着急的语气和找到妈妈快乐激动的表情,完整的艺术表活动灵活灵现地把绘本再现出来。在活动中,孩子们大胆表现,语言清晰准确,氛围紧张又温馨,孩子在表演中深深体验了母子亲情。
  (二)幼儿学习中平等心参与
  在绘本内容选择中,老师往往喜欢选富有教育意义的绘本来参与戏剧表演。不考虑孩子喜欢的会是什么,而主观臆断。在幼儿学习表演过程中,很多老师很容易着急介入,紧紧地把谁来表演,用什么道具,如何开始表演等等环节撑控在自己手里。不信任孩子,不放手,老觉得自已不安排,活动就无法顺利举行。蹲下来,用孩子的眼睛来看世界,用平等的心对待孩子,相信孩子,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母鸡萝丝是一只单纯可爱心情美美美运气特别好的一个形象。狐狸反而处处碰壁,一路倒霉的形象。孩子们非常喜欢模仿母鸡萝丝,昂着头,翘着屁股,趾高气昂的走路样子,刚开始表演时,孩子们一直沉浸在母鸡萝丝不停散步里,而对于接下去发生的情节不是很注意,表演活动中老不进入剧情的发展。老师就显得很着急,老在旁边干扰:“母鸡萝丝该走出院子了,还不走到池塘边……”孩子们顿感索然无味,机械地进入一个又一个的表演情节。之后我反思了,发现自己缺乏平等心,有点拔苗助长的感觉。接下来,在活动里,我和孩子们一起,扮演起了趾高气昂,心情美美的母鸡萝丝。一会儿哼着歌,一会儿蹦蹦跳跳几下,一会儿昂头翘臂,活脱脱的就是孩子们平等的玩伴。孩子们接受了我,也主动探讨母鸡走出院子后,碰到了什么事,它又到哪里散步了,又会碰到什么呢?表演层层深入,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了满足,得到了发展。
  二、让戏剧成为绘本重现的、创造性的艺术教育活动。
  创造性戏剧教育活动是一种即兴的戏剧活动,是在成人的启发和参与之下,一种自发性的戏剧扮演活动的延伸,是孩子们围绕某一主题(本文重点指绘本),通过角色扮演(甚至是一棵树的角色〉,把自已的经验世界重新建构在虚构的游戏性世界里的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在乐观、率真、好奇等本性的驱动下,更可以随兴所至,自由联想,自由选择,自由发挥,因而不受外界的约束,只凭玩者之间彼此的默契,通过肢体律动、即席的对话等戏剧形式,运用假想的游戏本能,去观察、想象。 
  (一)巧妙以物代物,以无视有,让表演更有创意。
  每一个绘本精读细读之后,作为戏剧表演形式表现出来,不仅需要精彩的表演,道具的使用不容忽视。道具可有现成的,可有制作的,还可以提醒以物代物,以无视有,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表演绘本《狐狸和兔子》时,南方的冬天不下雪,冰融化的房子对孩子来说,没有概念。小朋友直接改编成狐狸偷懒不盖房,看见兔子有树皮做的房子就抢上了,把小兔子赶出去了。活动中,满天的沙子飞,石头满地滚的表现手法怎么体现呢?孩子们通过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不断加重的语音语调,一下子就把狐狸无赖的形象表现出来。其中,有一个小狐狸更棒,他自已加上了风吹的音效,得意的叫声等,更是形象生动。
  (二)创新性解读和表演绘本,不一样的表演感受。
  很多绘本历经多年,已不符合时代观了。创新性的改编已是大势所趋。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上,孩子已对绘本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三只蝴蝶》中三朵不同颜色的蝴蝶躲雨的台词“要来一块来,要走一块走,相亲相爱不分手”已被孩子们改编得多种多样了。如红颜色的蝴蝶就大方的对绿颜色的蝴蝶说:“绿蝴蝶,绿色花大小了,只能躲一个,你先进去躲下,没雨了我们再一起玩!”三只蝴蝶不再捆绑,个个都成功躲雨了。还的小朋友扮演花的也不再仅要求同种颜色的才可进来躲雨了。表演活动创意满满。再如传统剧目《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剧中狠毒的皇后最后气死了。小朋友不喜欢这样的结局,他们提出了“我们是家人,应该相亲相爱在一起。”就设计了七个小矮人与皇后见面的场景,个个灵牙利齿,说服了皇后。最后,皇后认识到不该忌怨白雪公主的美丽,亲情才是最重要的。表演活动热闹、真诚、温馨。
  三、让戏剧成为绘本升华的心灵体验活动
  绘本的精华在于体会、挖掘、感受。孩子通过不同的方式,认识自我,感知世界。戏剧艺术就在其间搭建一座桥梁,当孩子把身体和声音当作表达和沟通的工具时,他便与外界建立了一定的联系,自信心也由此建立。
  (一)养成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立场上设身处地面对问题的一种思考方式,也可以称为换位思考。养成同理心是促进婴幼情商发展的重要内容,创造性戏剧教育在提升孩子的情商素质,培养他们学会感恩,学会对错,学会学习,学会理解,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小兔孑和兔妈妈的对话很有趣,一个是那么的调皮可爱,一个是那么的幽默有爱。孩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表演中,一次一次地感受着人间最深广的母爱和亲情。绘本《花婆婆》中,孩子们深深地感受了爱,感受了美。也能走进一位善良的奶奶的心,感受了生活的不易,同情心,理解心,感恩心,幸福感油然而生。
  (二)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也称智慧品质,是指思维能力的特点及其表现。儿童戏剧教育借用表演的特殊氛围,将表演者置于特定的情景中,通过其本人对角色的思想,行为的模拟和积极的冥想,建立合理的自我形象,获得乐观,积极,幽默和爱的情绪,即使有愤怒、消极.害怕的情绪,也可能通过参与戏剧表演活动而转移,升华。绘本是否适合戏剧表演?场景如何设置?要使用哪些道具?道具是否自已制作?没有道具怎么办?怎样安排出场顺序,表演生动吗?我演哪一个角色怎样表演好?所有的这些,在一次次地讨论之后,在一次次的表演之后,都要思考、改变、调整的。在参与绘本阅读及表演之后,孩子们的思维更加灵活了,也更加喜欢阅读绘本和参与戏剧表演了。
  幼儿园重视绘本阅读,挑选适合孩子阅读的内容,选择戏剧活动的脚本,多元化的体现形式,让绘本生动活泼。在各个班级,我们开展了“微戏剧”舞台,孩子们有时间有空间,可以自由讨论自由展示,还可以正式公演,微戏剧的创设大大提高了孩子演出的热情和频率。组织了“梦幻童真,绘本表演剧场”大型演出活动。班班已绘本为载体,以戏剧表演的形式,在元旦大型演出上,孩子们向家长展现了绘本戏剧大融合的精彩,活动中,孩子们自信、自主、大方、可爱,一个个形象生动的人物,一声声稚嫩有趣的对话,一个又一个有趣的画面,深深的吸引了家长们。真是绘本有趣,戏剧有魂,孩子有爱,家长有笑。在假期,为了让孩子们爱上绘本,爱上表演。我们向家长们发起了“亲子共读,创建书香家园”的倡议书。阅读是美好的陪伴,绘本是诗意的玩具。鼓励阅读成为一种好习惯,亲子阅读,亲子表演是一种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用视频或照片的形式记录亲子共读,亲子表演的过程,这将是一段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段美好记忆。
  绘本阅读与融入戏剧表演有助于孩子各方面的成长,每一次活动都会有所收获。童年只有一次,回忆确可以很丰满,让绘本有爱,戏剧有魂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世明:《儿童戏剧的多元透视》,教育部重点课题成果之一,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