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方法略谈
【作者】 杨春花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第一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取得了各方面的进步与发展,这也使得人们有了越来越强的健康保健意识,特别是在体育锻炼这一块,人们已经将其当做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加强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升其身体素质,而且能够很好地提升其各方面能力,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初中体育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 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中学生思想尚不成熟,意识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并不能充分体会锻炼身体对自己的重要性。大部分中学生认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玩”,确实体育课上需要进行很多娱乐活动,但是却不能是单纯的“玩”,必须是有效果的“玩”,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才能实现开设体育课程的目标。影响学生上课积极性的关键是学习动机,如何提升中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积极性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新课标影响下,学生主体地位已经非常明确,其可有效提升初中体育整体教学质量。为了保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最主要的是构建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因为学生的一点过错就对其施以惩罚,这样做不但起不到树立威信的作用,而且还能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使得师生关系疏远,学习氛围异常紧张,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质,更不可能有效激发其学习动机,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另外,所有课程当中,只有体育课程最容易促使教师与学生间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所以必须采取一切措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其学习动机,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方式非常多,比如,制定教学计划时,事先全面了解学生需求,了解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喜欢什么形式的教学,并组织民意调查,有了学生的积极配合,体育课程教学效果才能最大化。
二、充分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
中学生介于成熟与半成熟时期,具有较强的猎奇心理,所以教师应抓住中学生这种心理特点,尽最大努力有效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进行实际体育教学时,不能拘泥于教材形式本身,应不断坚持教学形式创新,通过设置一些新奇有趣的活动,激起学生好奇心理。比如,传统跳绳项目,笔者就将学生两两分组,并在操场上依次排开,然后甩动起绳子,让学生穿越交织的“绳网”,这种活动具有一定挑战性,可以促使学生专研与探究,以期通过参与活动获得别人的欣赏与认可,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动机大大提高,自然初中体育的教学质量也就有了保障,也证明了把握中学生心理的重要性。其实,吸引学生的方式非常多,比如,一些比较新颖的体育教学活动、学生自己组织的体育活动等。
三、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采用的体育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刻板,首先是教师与学生事先做好课堂相关准备工作或预习,接着由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相应教学内容,学生只能照着教师说的做,等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后,大部分课堂时间都是学生自己自由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提升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甚至是教学效果本身就微乎其微,同时也反映出,学校与教师根本就不重视体育课。如想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必须转变态度,重视体育课教学,开发新型教学模式,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比如,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小组协作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团队作用,不但可以提升体育教学有效性与质量,还可以使得学生树立起团队合作意识,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实际教学时,传统教学模式中比较好的方面仍然要保留,只有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无缝对接,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四、充分利用游戏活动进行教学
为了保障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必须充分考量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事实上,体育是一种具有对抗性的活动,因此体育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遵循体育运动自身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利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人是高级动物,本身就有一定的好斗心理,也就是竞争心理,尤其是中学生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特别希望得到教师与学生的认可与肯定,都渴望为荣誉而战。教师必须恰到好处地抓住学生这种竞争心理,比如,当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某项体育技能时,就可以组织开展竞赛活动,如跑步、篮球、乒乓球等竞赛。通过输赢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使其不断进步。在实践中,可以开发的游戏活动非常多,这也为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安排提供了各种可能,所以必须保证所开发出的游戏活动课程是科学且合理的。
五、适当运用表扬方式进行教学
前文也提到,中学生心智并未完全成熟,还处于成长阶段。在实际体育教学中,教师表扬、同学鼓励都是提升其自信心的关键,而且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当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体育任务后,特别是出色地完成时,自我效能感会显著提升,感觉到实现了自身的价值。经历了成功,享受了成功后,就会坚定学生不断努力的决心,这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非常重要。正因如此,每当学生取得一定进步后,教师应第一个站出来对学生予以鼓励,如掌声、口头表扬等。当然,如学生发生一点点的失误,也要给予其最大的包容,适时给予鼓励,使其继续为之努力。切忌不能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打击学生自信心,不尊重学生,使其感到非常受伤,从而意志消沉,排斥上体育课。这时候哪怕只是一句鼓励的话,比如,“再来”、“没关系”、“再练习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六、结语
总的来说,实际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必须寻找到最有效地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学习动机,这一学习动机必须建立在良好师生关系基础上,并且通过不断改进体育教育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并适当给予行动或语言鼓励,从而从根本上大大提升体育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勇.激发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J].成才之路,2013,13(11):53.
[2]郑雅云.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3(11):205.
[3]李静.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13(2):159.
[4]董凤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9):67-68.
[5]金洁.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学生之友中考月刊,2011,11(7):78.
【关键词】 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中学生思想尚不成熟,意识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并不能充分体会锻炼身体对自己的重要性。大部分中学生认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玩”,确实体育课上需要进行很多娱乐活动,但是却不能是单纯的“玩”,必须是有效果的“玩”,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才能实现开设体育课程的目标。影响学生上课积极性的关键是学习动机,如何提升中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积极性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新课标影响下,学生主体地位已经非常明确,其可有效提升初中体育整体教学质量。为了保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最主要的是构建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因为学生的一点过错就对其施以惩罚,这样做不但起不到树立威信的作用,而且还能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使得师生关系疏远,学习氛围异常紧张,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质,更不可能有效激发其学习动机,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另外,所有课程当中,只有体育课程最容易促使教师与学生间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所以必须采取一切措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其学习动机,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方式非常多,比如,制定教学计划时,事先全面了解学生需求,了解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喜欢什么形式的教学,并组织民意调查,有了学生的积极配合,体育课程教学效果才能最大化。
二、充分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
中学生介于成熟与半成熟时期,具有较强的猎奇心理,所以教师应抓住中学生这种心理特点,尽最大努力有效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进行实际体育教学时,不能拘泥于教材形式本身,应不断坚持教学形式创新,通过设置一些新奇有趣的活动,激起学生好奇心理。比如,传统跳绳项目,笔者就将学生两两分组,并在操场上依次排开,然后甩动起绳子,让学生穿越交织的“绳网”,这种活动具有一定挑战性,可以促使学生专研与探究,以期通过参与活动获得别人的欣赏与认可,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动机大大提高,自然初中体育的教学质量也就有了保障,也证明了把握中学生心理的重要性。其实,吸引学生的方式非常多,比如,一些比较新颖的体育教学活动、学生自己组织的体育活动等。
三、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采用的体育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刻板,首先是教师与学生事先做好课堂相关准备工作或预习,接着由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相应教学内容,学生只能照着教师说的做,等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后,大部分课堂时间都是学生自己自由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提升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甚至是教学效果本身就微乎其微,同时也反映出,学校与教师根本就不重视体育课。如想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必须转变态度,重视体育课教学,开发新型教学模式,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比如,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小组协作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团队作用,不但可以提升体育教学有效性与质量,还可以使得学生树立起团队合作意识,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实际教学时,传统教学模式中比较好的方面仍然要保留,只有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无缝对接,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四、充分利用游戏活动进行教学
为了保障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必须充分考量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事实上,体育是一种具有对抗性的活动,因此体育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遵循体育运动自身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利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人是高级动物,本身就有一定的好斗心理,也就是竞争心理,尤其是中学生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特别希望得到教师与学生的认可与肯定,都渴望为荣誉而战。教师必须恰到好处地抓住学生这种竞争心理,比如,当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某项体育技能时,就可以组织开展竞赛活动,如跑步、篮球、乒乓球等竞赛。通过输赢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使其不断进步。在实践中,可以开发的游戏活动非常多,这也为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安排提供了各种可能,所以必须保证所开发出的游戏活动课程是科学且合理的。
五、适当运用表扬方式进行教学
前文也提到,中学生心智并未完全成熟,还处于成长阶段。在实际体育教学中,教师表扬、同学鼓励都是提升其自信心的关键,而且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当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体育任务后,特别是出色地完成时,自我效能感会显著提升,感觉到实现了自身的价值。经历了成功,享受了成功后,就会坚定学生不断努力的决心,这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非常重要。正因如此,每当学生取得一定进步后,教师应第一个站出来对学生予以鼓励,如掌声、口头表扬等。当然,如学生发生一点点的失误,也要给予其最大的包容,适时给予鼓励,使其继续为之努力。切忌不能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打击学生自信心,不尊重学生,使其感到非常受伤,从而意志消沉,排斥上体育课。这时候哪怕只是一句鼓励的话,比如,“再来”、“没关系”、“再练习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六、结语
总的来说,实际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必须寻找到最有效地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学习动机,这一学习动机必须建立在良好师生关系基础上,并且通过不断改进体育教育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并适当给予行动或语言鼓励,从而从根本上大大提升体育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勇.激发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J].成才之路,2013,13(11):53.
[2]郑雅云.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3(11):205.
[3]李静.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13(2):159.
[4]董凤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9):67-68.
[5]金洁.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学生之友中考月刊,2011,1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