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近似值的取值方法在小学数学知识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 李海连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观门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小学阶段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说法、呈现方式多样。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推理、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指导学生掌握好取近似值的三种方法,培养其取近似值的能力,促进在小学数学知识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近似值;小学数学;具体应用

  在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和应用中,往往要根据需要取一个数的近似值。取近似值的方法有三种:“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学生在具体解决取近似值的数学问题中到底该选择哪一种方法呢?笔者认为,应该先让学生理解这三种方法的使用特征吧!
  一、“四舍五入”法
  在取小数近似数的时候,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字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且向它的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首先要明确保留到哪一位,再看它的下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如果下一位的数字是4或者小于4,就要把所有的尾数舍去,保留部分不变(即“四舍”);如果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的数字是5或大于5,省略尾数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即“五入”),这就是“四舍五入”法的方法。在教学时我采用儿歌;“近似数来有法找,是5大5前进一,小于5的全舍去。”帮学生巧妙的记住了方法。那么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什么情况下要用到“四舍五入”法呢?其实,在遇到有些较大的数目,有时没有必要或者无法说出它的准确数,而只需要或者只能说出或求出一个与实际接近的近似数时,就要采用“四舍五入”法。如:求省略某位后面的尾数,求它们的近似数;求货物大约有多少吨?抹水泥部分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例1:计算0.632×4.1的结果(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分析﹚0.632×4.1的准确值是2.5912。结果要求保留两位小数,因此必须看小数点后第三位。因为第三位上的数是1,小于4,所以就把9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即:0.632×4.1=2.5912≈2.59
  ﹙解答﹚
  0.632×4.1=2.5912≈2.59
  二、进一法
  “进一法”是指取近似数保留整数时,不论小数的十分位上的数是几,即使是比4小的数也都一律要向整数部分进一。“进一法”一般用于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些值应该比计算值要多一些,这时就需要用“进一法”解决问题更为合理。如:
  例2:
  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最多可盛0.4千克的玻璃瓶里,需要准备几个玻璃瓶?
  ﹙分析﹚
  求需要准备多少个玻璃瓶,也就是求2.5里面有多少个0.4,应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5÷0.4=6.25﹙个﹚。此题如果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需要6个瓶子,但6个瓶子只能装2.4千克香油,剩下的0.1千克还需要1个瓶子,所以实际一共需要7个瓶子。这里就要用“进一法”,它除了将6.25中小数点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还要向前一位﹙个位﹚进一,使6变为7。
  ﹙解答﹚
  2.5÷0.4=6.25﹙个﹚
  ≈7﹙个﹚
  答:需要准备7个玻璃瓶。
  可见,当我们在解决类似上面这种求瓶子个数﹙求材料问题、求工程问题中的做工时间和做工人数、租车、租船时求需要车辆数及船只数等﹚如果所求得的商是小数,我们在取近似数的时后就不能一贯原用“四舍五入”法,而应理论联系实际,用“进一法”解决问题会比较合理。
  三、去尾法
  “去尾法”是指根据实际需要,取近似数保留整数时,不论小数的十分位上的数是几,即使是比5大的数也都一律要直接去掉数字的小数部分,只取其整数部分数值的常用数学取值方法。“去尾法”的近似值都比准确值小。生活中,“去尾法”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多。如:
  例3:
  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红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分析﹚要求可以包装几个礼盒,也就是求25里面有几个1.5,要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5÷1.5=16.6﹙个﹚。此题如果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应得17个,但实际剩下的0.6米红丝带已不够再包装1个礼盒,因此这里就应该用“去尾法”直接将得数的小数点后面的尾数舍去,舍去尾数以后也不需向前一位﹙个位﹚进一。
  ﹙解答﹚
  25÷1.5=16.6﹙个﹚
  ≈16﹙个﹚
  答: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16个礼盒。
  通过对本题的探究,我们可发现,当我们在解决包装礼盒,裁剪布料做衣服及计算液化气钢瓶装液化气的最大容量等问题时。如果它们的商是小数,不管小数部分是大于或等于5、还是小于5,我们都一定要用“去尾法”直接把小数点后面的尾数舍去,只保留整数部分,因为剩下部分是不能再包装一个了,液化气超过最大容量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它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时,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当计算的结果要取近似值,绝不能一贯严格按“四舍五入”法操作,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最恰当最合理的方法。要么选用“四舍五入”法,要么选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生活,学生的成绩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