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此处无声胜有声——浅谈教师的板书
【作者】 刘 茹
【机构】 陕西省杨凌区高新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使我们逐渐忽视了粉笔的重要作业。但是板书,作为一种古老而简单的教学手段,它还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学资源,板书设计是一门教学艺术,在很多情况下它还是具有多媒体不可替代的功能。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板书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可以将所教授的材料浓缩能纲要的形式,并将难点、重点等有条理的呈现给学生,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当然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尺。
我是一位数学老师,曾经固执的认为,语文老师,一定要写得一手好字,否则就会贻误学生一生。作为数学老师嘛,对学生没有多大的影响,直到有一次学校组织校内竞赛课活动,评委高老师的话影响了我:“我发现李老师的板书设计有特色,具有影响力,他班上的学生板演很不错,条理性强,赏心悦目。学生有潜力。”从此我就特别关注自己每一节课的板书,对杂志、网络等关于教师的板书也较留意。经常听到有人说随着电脑和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起方便、简单的课件演示代替板书。全新的教学手段搭上“现代化快车”后,老师的一手漂亮板书,还需要吗?
板书用经过浓缩的简练的文字,而且还有符号等勾勒教材内容梗概和结构思路,形成具有逻辑联系的、简明扼要而又符合学生知识特点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领会,有利于学生把握和记忆,并且省了繁冗的语言说明,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因为有感于板书的重要性,我在这里把自己的粗浅认识与大家交流一下。
1. 课前精心准备
板书设计应符合教学目的,体现教学意图,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将教学中难记、难理解、难掌握、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写在黑板上。这一切我一切都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在教案中注明要板书的内容,内容应当现在什么地方,例题及必要的配图应当画在什么地方,如果要利用现代手段映像应当投在什么地方将每一版面做认真的设计,真正做到心里有数。板书设计力求重点,讲究方法,预防错误。
2.板书力求条理性
数学这一门课程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专业性强,数学离不开讲题,数学的讲解,离不开分析与综合,而分析过程的普通语言表述是繁琐而冗长的,板书起来,不仅麻烦、费时、且看起来也不醒目,由于黑板有限,因而板书的具体内容,需要深思熟虑,精心组织,更要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决不可以想到哪里做到哪里,东写一条,西画一片;写了就擦,擦了再写。以至后来巩固复习需要这些内容时,到处找不到,弄的学生眼花缭乱,头绪不清。时间久了,我常将整个黑板分成三部分,中、左、右顺次板书:要保留的宜写在中、左,且尽量向上写,不要保留的宜卸载有。这样,一堂课上完之后,主要内容就留在黑板上了。需要小结或回顾清晰、明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也容易留下深的印象。
3.板书应力求简练
一堂课授课时间有限,有时需要讲授的新知识又多,此时板书因对教学内容做高度概括和浓缩,语句力求精练、准确。
4.板书要力求认真
课堂板书是给学生看的,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无论是文字书写还是文图布局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潦草的板书会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不重要,会让学生产生浮躁心理。可能数学教师会有这样的经验,几何学习时有时需要画图,恰好三角板没在手边,考虑到较简单,或是直线或是圆等等,就随手画上。岂不知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尤其起始年级的学生,随后画图,简单应付,记得有一年,教授七年级,学习平行线,反复强调画平行线的方法,但画平行线时自己认为简单就随手画上了,还自鸣得意“平行线化的有水平”。有一天改作业时,看到学生的潦草作业,特别是随意画图形,我才感觉到我的随意做法有多可怕。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我随便应付,学生因此认为书写认真不认真都无所谓,只要正确就行了。我从此特别注意自己的板书,自己清楚,工整,画图时一定使用工具,力争正确,美观。可喜的是学生的作业变化,书写不用我再吆喝了,客观性提高。
5.板书时机力争最佳性
数学课上的板书什么时候写什么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要注意板书的时效性,板书出示的过早或者过晚,都会影响听课,干扰听课或起不到作用。因此教师应在讲课过程中根据所讲授的内容,可边讲边写(讲和写要一致),或先讲后写,当然教师书写时身体要半侧,不要忽视听影响。如果教师能做到讲与写的完美结合,就能抓住学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6.板书要追求艺术性
板书的结构设计要新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的位子、图表要美观;主辅板书结合,对学习中的障碍及时用辅助板书补充;图文结合,对一些理论、定理辅以直观图有利于先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板书、口述相结合,如几何图形要边说边画;各种颜色粉笔搭配使用,突出板书的层次,知识的重难点、图形的脉络及题中的数量关系等,每节课板书不能千篇一律,要有变化,不断创新。
7.板书应力求功能性
教师的板书是静态的,没有变化的,我们应让教师的板书活起来,力求把这块无声的阵地发挥其有声的作用,让我们的板书学会“说话”。
教师的板书要怎样写才是最好的,何时写才是最恰当的呢?我一直在探索中,到现在为止,虽然我的办事还不是那么的完美无瑕,但是我至少做到“认真”二字,我在逐渐的完善自己的板书,争取让这块无声的阵地发挥其有声的作用,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境地,同时也在把自己的对任何事都要认真的态度,在无声无息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学生。相信我的学生能青出于蓝胜于蓝!
参考文献:
[1]中国校外教育2008年08期,教师艺术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3]刘世凯,浅谈教师板书形体
我是一位数学老师,曾经固执的认为,语文老师,一定要写得一手好字,否则就会贻误学生一生。作为数学老师嘛,对学生没有多大的影响,直到有一次学校组织校内竞赛课活动,评委高老师的话影响了我:“我发现李老师的板书设计有特色,具有影响力,他班上的学生板演很不错,条理性强,赏心悦目。学生有潜力。”从此我就特别关注自己每一节课的板书,对杂志、网络等关于教师的板书也较留意。经常听到有人说随着电脑和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起方便、简单的课件演示代替板书。全新的教学手段搭上“现代化快车”后,老师的一手漂亮板书,还需要吗?
板书用经过浓缩的简练的文字,而且还有符号等勾勒教材内容梗概和结构思路,形成具有逻辑联系的、简明扼要而又符合学生知识特点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领会,有利于学生把握和记忆,并且省了繁冗的语言说明,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因为有感于板书的重要性,我在这里把自己的粗浅认识与大家交流一下。
1. 课前精心准备
板书设计应符合教学目的,体现教学意图,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将教学中难记、难理解、难掌握、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写在黑板上。这一切我一切都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在教案中注明要板书的内容,内容应当现在什么地方,例题及必要的配图应当画在什么地方,如果要利用现代手段映像应当投在什么地方将每一版面做认真的设计,真正做到心里有数。板书设计力求重点,讲究方法,预防错误。
2.板书力求条理性
数学这一门课程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专业性强,数学离不开讲题,数学的讲解,离不开分析与综合,而分析过程的普通语言表述是繁琐而冗长的,板书起来,不仅麻烦、费时、且看起来也不醒目,由于黑板有限,因而板书的具体内容,需要深思熟虑,精心组织,更要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决不可以想到哪里做到哪里,东写一条,西画一片;写了就擦,擦了再写。以至后来巩固复习需要这些内容时,到处找不到,弄的学生眼花缭乱,头绪不清。时间久了,我常将整个黑板分成三部分,中、左、右顺次板书:要保留的宜写在中、左,且尽量向上写,不要保留的宜卸载有。这样,一堂课上完之后,主要内容就留在黑板上了。需要小结或回顾清晰、明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也容易留下深的印象。
3.板书应力求简练
一堂课授课时间有限,有时需要讲授的新知识又多,此时板书因对教学内容做高度概括和浓缩,语句力求精练、准确。
4.板书要力求认真
课堂板书是给学生看的,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无论是文字书写还是文图布局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潦草的板书会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不重要,会让学生产生浮躁心理。可能数学教师会有这样的经验,几何学习时有时需要画图,恰好三角板没在手边,考虑到较简单,或是直线或是圆等等,就随手画上。岂不知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尤其起始年级的学生,随后画图,简单应付,记得有一年,教授七年级,学习平行线,反复强调画平行线的方法,但画平行线时自己认为简单就随手画上了,还自鸣得意“平行线化的有水平”。有一天改作业时,看到学生的潦草作业,特别是随意画图形,我才感觉到我的随意做法有多可怕。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我随便应付,学生因此认为书写认真不认真都无所谓,只要正确就行了。我从此特别注意自己的板书,自己清楚,工整,画图时一定使用工具,力争正确,美观。可喜的是学生的作业变化,书写不用我再吆喝了,客观性提高。
5.板书时机力争最佳性
数学课上的板书什么时候写什么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要注意板书的时效性,板书出示的过早或者过晚,都会影响听课,干扰听课或起不到作用。因此教师应在讲课过程中根据所讲授的内容,可边讲边写(讲和写要一致),或先讲后写,当然教师书写时身体要半侧,不要忽视听影响。如果教师能做到讲与写的完美结合,就能抓住学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6.板书要追求艺术性
板书的结构设计要新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的位子、图表要美观;主辅板书结合,对学习中的障碍及时用辅助板书补充;图文结合,对一些理论、定理辅以直观图有利于先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板书、口述相结合,如几何图形要边说边画;各种颜色粉笔搭配使用,突出板书的层次,知识的重难点、图形的脉络及题中的数量关系等,每节课板书不能千篇一律,要有变化,不断创新。
7.板书应力求功能性
教师的板书是静态的,没有变化的,我们应让教师的板书活起来,力求把这块无声的阵地发挥其有声的作用,让我们的板书学会“说话”。
教师的板书要怎样写才是最好的,何时写才是最恰当的呢?我一直在探索中,到现在为止,虽然我的办事还不是那么的完美无瑕,但是我至少做到“认真”二字,我在逐渐的完善自己的板书,争取让这块无声的阵地发挥其有声的作用,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境地,同时也在把自己的对任何事都要认真的态度,在无声无息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学生。相信我的学生能青出于蓝胜于蓝!
参考文献:
[1]中国校外教育2008年08期,教师艺术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3]刘世凯,浅谈教师板书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