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链接生活 自由习作——“班级日志”激发写作兴趣
【作者】 谢 丹
【机构】 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乐于探究,最大限度地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普遍学生怕作文,讨厌作文。写作是许多学生感到烦恼,最头疼的事。我想如果学生有一天能把苦于写作变为乐于写作,把被动写作变为主动写作,写作兴趣浓厚,那写作水平会快速提高,那会有更多人爱上语文,那该多好啊!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重视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现实,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将“班级日志”作为链接生活与表达的课外自由习作,放飞学生心灵,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一、定位——选材料
班级里每天都会发生一些小事,特别是同学之间发生的小摩擦,小纠纷。有些学生就喜欢到老师那里告状,这给我训练学生的习作找到了内容。我想他们这么积极地向我诉说班级发生的事情,如果换种形式,写在本子上来告诉我,不就是一篇很好的习作吗?于是我向全班学生进行说明,班中发生一点小事就跑到办公室来告诉老师,有时会影响老师的工作,如果不是很紧急的一定要老师来处理的事,先写在本子上,把要想表达的事写清楚,写具体,老师定会抽出时间来了解,这样既节约了老师的许多时间,你们学生也进行了一次习作练习。为此,我设置了《班级日志》,来记载班中发生的事件,告诉学生《班级日志》是记录童年生活的百宝箱,它可留下同学们美好的回忆。可以写同学们参加的活动,同学间发生的事件,听到的新闻,对同学的看法以及受到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等等,都可以写在《班级日志》上。要求学生做到记事实,写真人,写真实的事情,不能凭空编造,可以多方位地选材,畅所欲言。
二、指导——激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激励写作的内在动力。有了动力,学生就有了写作的热情,就能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为了鼓励学生写日志的积极性,我告诉学生写这种班级日志没有人员规定,谁想写,都可以写;没有时间规定,课外什么时候想写,就可以写;没有字数规定,写多写少都没关系,只要把要说的话写清楚就行。降低写作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果有要向老师告状的,就把这事写在《班级日志》里,为了使老师清楚地了解此事,需把前因后果交代清楚,你觉得他不好,尽量把他不好的方面表达清楚,多用些四字词语,成语或比喻句,让老师觉得那同学的确做得不好,最好写出自己对此事的态度与感想。“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同样,被批评的孩子也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如果事实有偏差,可以纠正,写一段文字来辩解。至于字数没有规定,只要字写得端正就行。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写作,我把这项内容与语文竞赛相结合,凡是写日志的同学写一次,加一分,凡是把事情写得较清楚较完整的可以加两分。这样孩子们在写作时会绞尽脑汁地多想些语句来,日志的篇幅自然就长了。比一比一个星期下来,谁的分数最多。一个学期下来谁的分数最多,与学校每班开展的“诚意争星”活动相结合,奖励诚意星。学生听到能加分得诚意星,顿时兴致高昂,犹如行驶的帆船,加了风力,增添了写作的动力。
三、展读——促写作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保持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兴趣,每天放学前,我们抽出10分钟时间,读学生写的班级日志。既让大家了解班中发生的事件,又让写的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写的文章有价值。如一篇写道:“今天中午,我吃完饭,看见李志雄一帮人见了我后,不知为啥,立马转身就跑,速度那个叫快啊,犹如一群被追赶的野兔,又如几支离弦的箭,幸好没有被文明先锋队队员看到,(这种在走廊里奔跑的现象是不安全的),不然要扣分了,将会影响班级的三项竞赛。希望李志雄他们今后不再走廊里奔跑。”我借此教育了犯错的孩子,还趁机将在日志上用的比喻句“速度那个叫快啊,犹如一群被追赶的野兔,又如几支离弦的箭”大大赞美了一番,使写日志的同学开心得如吃蜜糖。这样把学生的点滴进步,文中的精妙词语、新颖的句子、有特色的段落,这些“闪光点”都挖掘出来进行表扬。一次交流,就是一次启发,一份收获。展读让孩子们品尝到了写作成功的喜悦,认识到其实写作并不难,获得了成就感,使他们充满信心,积极地练写。促进了学生进行课外自由习作的能力。
四、积累——显成果
“班级日志”就是写学生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这些真实的事,记载日志没有字数要求,写了还可以加分奖励,降低了写作难度,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全班同学人人自觉参加,写日志成为学生一种内在的需要,从而把老师“要我写”变成学生的“我要写”,使被动变为主动。学生们兴趣盎然,连语文水平处于中下的学生也积极参加,大家都投入到自主写作的行列中,有趣的想法,大胆的尝试,难忘的经历;看到的、想到的,喜爱的、心动的,生气的,这些都成为了《班级日志》的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注意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的能力。一天下来,少则四五篇,多则十来篇,少的也有几十个字,多的能写几百字。学生们兴趣盎然,连写作水平处于中下的学生也积极参加,大家都投入到自主写作的行列中,一个学期写了满满两本。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相信学生通过不断地自由习作,展示与表扬,成为一种乐趣,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班级日志”使学生放飞了的心灵,减少了束缚,促进了自主学习。学生没有心理压力,主动地记录着每天班中发生的事件。它是课外的自由习作,是对习作教学的有效补充,是语文习作教学外延拓展的有效尝试。只要我们教师充分利用有效资源,链接课内外,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就可以让学生在习作上不再畏惧,不再烦恼,插上自信的翅膀,在写作的蓝天上自由翱翔,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定位——选材料
班级里每天都会发生一些小事,特别是同学之间发生的小摩擦,小纠纷。有些学生就喜欢到老师那里告状,这给我训练学生的习作找到了内容。我想他们这么积极地向我诉说班级发生的事情,如果换种形式,写在本子上来告诉我,不就是一篇很好的习作吗?于是我向全班学生进行说明,班中发生一点小事就跑到办公室来告诉老师,有时会影响老师的工作,如果不是很紧急的一定要老师来处理的事,先写在本子上,把要想表达的事写清楚,写具体,老师定会抽出时间来了解,这样既节约了老师的许多时间,你们学生也进行了一次习作练习。为此,我设置了《班级日志》,来记载班中发生的事件,告诉学生《班级日志》是记录童年生活的百宝箱,它可留下同学们美好的回忆。可以写同学们参加的活动,同学间发生的事件,听到的新闻,对同学的看法以及受到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等等,都可以写在《班级日志》上。要求学生做到记事实,写真人,写真实的事情,不能凭空编造,可以多方位地选材,畅所欲言。
二、指导——激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激励写作的内在动力。有了动力,学生就有了写作的热情,就能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为了鼓励学生写日志的积极性,我告诉学生写这种班级日志没有人员规定,谁想写,都可以写;没有时间规定,课外什么时候想写,就可以写;没有字数规定,写多写少都没关系,只要把要说的话写清楚就行。降低写作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果有要向老师告状的,就把这事写在《班级日志》里,为了使老师清楚地了解此事,需把前因后果交代清楚,你觉得他不好,尽量把他不好的方面表达清楚,多用些四字词语,成语或比喻句,让老师觉得那同学的确做得不好,最好写出自己对此事的态度与感想。“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同样,被批评的孩子也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如果事实有偏差,可以纠正,写一段文字来辩解。至于字数没有规定,只要字写得端正就行。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写作,我把这项内容与语文竞赛相结合,凡是写日志的同学写一次,加一分,凡是把事情写得较清楚较完整的可以加两分。这样孩子们在写作时会绞尽脑汁地多想些语句来,日志的篇幅自然就长了。比一比一个星期下来,谁的分数最多。一个学期下来谁的分数最多,与学校每班开展的“诚意争星”活动相结合,奖励诚意星。学生听到能加分得诚意星,顿时兴致高昂,犹如行驶的帆船,加了风力,增添了写作的动力。
三、展读——促写作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保持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兴趣,每天放学前,我们抽出10分钟时间,读学生写的班级日志。既让大家了解班中发生的事件,又让写的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写的文章有价值。如一篇写道:“今天中午,我吃完饭,看见李志雄一帮人见了我后,不知为啥,立马转身就跑,速度那个叫快啊,犹如一群被追赶的野兔,又如几支离弦的箭,幸好没有被文明先锋队队员看到,(这种在走廊里奔跑的现象是不安全的),不然要扣分了,将会影响班级的三项竞赛。希望李志雄他们今后不再走廊里奔跑。”我借此教育了犯错的孩子,还趁机将在日志上用的比喻句“速度那个叫快啊,犹如一群被追赶的野兔,又如几支离弦的箭”大大赞美了一番,使写日志的同学开心得如吃蜜糖。这样把学生的点滴进步,文中的精妙词语、新颖的句子、有特色的段落,这些“闪光点”都挖掘出来进行表扬。一次交流,就是一次启发,一份收获。展读让孩子们品尝到了写作成功的喜悦,认识到其实写作并不难,获得了成就感,使他们充满信心,积极地练写。促进了学生进行课外自由习作的能力。
四、积累——显成果
“班级日志”就是写学生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这些真实的事,记载日志没有字数要求,写了还可以加分奖励,降低了写作难度,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全班同学人人自觉参加,写日志成为学生一种内在的需要,从而把老师“要我写”变成学生的“我要写”,使被动变为主动。学生们兴趣盎然,连语文水平处于中下的学生也积极参加,大家都投入到自主写作的行列中,有趣的想法,大胆的尝试,难忘的经历;看到的、想到的,喜爱的、心动的,生气的,这些都成为了《班级日志》的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注意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的能力。一天下来,少则四五篇,多则十来篇,少的也有几十个字,多的能写几百字。学生们兴趣盎然,连写作水平处于中下的学生也积极参加,大家都投入到自主写作的行列中,一个学期写了满满两本。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相信学生通过不断地自由习作,展示与表扬,成为一种乐趣,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班级日志”使学生放飞了的心灵,减少了束缚,促进了自主学习。学生没有心理压力,主动地记录着每天班中发生的事件。它是课外的自由习作,是对习作教学的有效补充,是语文习作教学外延拓展的有效尝试。只要我们教师充分利用有效资源,链接课内外,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就可以让学生在习作上不再畏惧,不再烦恼,插上自信的翅膀,在写作的蓝天上自由翱翔,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