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数学文化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初探

【作者】 谢小娟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北大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将数学文化融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上,会起到催化以及润滑数学教学的效用,同时其还会赋予数学教学极强的人文气息以及情趣。想要提升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老师就需要注重数学文化的教学,通过数学文化的融入形式,让学生们都可以享受式的学习数学知识,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老师们不能忽略数学文化的教学,防止数学教学课堂过于呆板,将数学教学的内容分成数学概念、计算以及空间图形等部分。尝试性的使用数学文化内容,揭示数学文化底蕴。
  【关键词】 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1、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重要性
  1.1数学学科发展的必然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应当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技能的教育,应当将教学的重心放置到学生数学文化底蕴的发展层面上。将数学文化融入到小学教学课堂上,会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的充实,同时还会促进数学这门学科的发展。所以,将数学文化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是数学这门学科发展的必然。
  1.2小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数学是小学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时,需要以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以及学习能力为目标,不断的优化数学课堂的教学流程,让其实际的教育效果得到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小学生们对于数学这门学科都有着极强的抵触心理,数学学习兴趣低下,总体的数学教学效果也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将数学文化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不仅会有效的强化学生们的数学文化底蕴,同时其还会提高小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保障了数学教学的效果。
  2、数学文化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2.1深度挖掘数学教材内的数学文化
  小学数学教材中涵盖了多种数学文化元素,在这些元素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会变得更加的生动活跃。同时学生们也会更好的意识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使得小学生们都可以更为自主的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通常来说,数学文化存在于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方式并不是独立的,其会和其它的数学理论知识较为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所以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小学数学老师们必须要深度的去挖掘数学教材内的数学文化,使得学生们都可以了解到数学世界,感受数学世界的多姿多彩,让学生们都能更好的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在提升小学生数学成绩的同时,改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
  2.2将数学文化引入到课堂上
  将数学文化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上,会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态度,让学生么逐渐的去感受数学文化的重要性,体会数学文化的魅力。在进行“比和按比例分配”的教学课堂上,老师可以将最后的章节放置到数学课堂内,提前布置好教学问题,在课前对学生们进行提问,让学生们对其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以及探究。引入教学题目,学生们需要使用自身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来更好的解答其问题。这种新型的课堂设计形式,会让学生们更为积极自主的去思考问题,同时还会提升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们的学习意识。在下课之前,小学生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出现分散的现象,这时,老师们需要对该节课程所讲授的各类知识内容进行整理,使得学生们都可以更为深度的思考课堂内容,巩固其实际所掌握的知识内容。
  2.3丰富数学活动
  想要让学生们都可以更为充分的了解数学文化,并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就应当将数学活动加入到数学教学课堂上,尽可能的去丰富数学活动形式,使得学生们都可以更好的感受数学文化,并了解数学文化。需要对学生们自身的个性发展特点以及喜好等进行分析,了解学生们所喜爱的活动类型,确定好游戏教学的形式,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文化。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们可以获得一些物质上的奖励,这样可以起到鼓励学生的效用,使得学生们可以在下次的活动中准备的更加充分,提升学生们的求胜欲望。采用该种模式进行教学,不仅会提升学习效率,还会完成数学文化教学的任务,达到教学的目标。
  2.4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小学生们受到自身条件以及生活环境等的影响,其自身的个体差异性会比较明显,老师们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学生们的个体差异,鼓励并发展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以及能力。多和学生们进行沟通,了解小学生们的身心发展诉求,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尽可能的满足学生们的发展需求,因材施教。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从而建立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想要将数学文化更好的渗透到数学教学课堂上,不能急于求成,要选用循序渐进的形式,逐步的渗透数学文化,使得数学文化都可以更好的融入到数学教学课堂上。小学数学老师们必须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水平,将数学文化的渗透当做一类重要的教学习惯,潜移默化的去熏陶学生,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产生出一种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小学生们数学知识的储备量,提升数学这门学科的艺术性以及文化性,让小学生们的数学思维都可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伟标;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考试周刊;2014年09期
  [2]付玲玲;试论数学文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09期
  [3]钟彩丽;关于小学数学新教材“数学文化”学习效果的调查分析[J];考试周刊;2015年41期
  [4]冯丽琴;浅谈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从提高教师数学文化素养到激发学生数学文化兴趣[J];华夏教师;2015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