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美术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
【作者】 赵 欣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总寨镇逯家寨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当代社会高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爆炸,信息激增,学校教育日益重视学生才能发展的同时,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能体现它的重要性。美术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为学生一生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小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以学生为本,强调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强调美术教育对学生身心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培养学生的美德教育、审美能力、自信心、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 美术教育;个性发展;素质教育;身心
基于美术取向来看,研究旨在指导学生认识纷繁复杂的美术现状,并能够识辨其美丑、评判其优劣;基于教育取向来看,研究旨在培养学生一种批判性思维,使其学会思考、学会鉴别,进而塑造独立人格。
一、美术对个性差异的教学引导
美术差异教学就是在实际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从差异出发”,立足学生个性差异,教师根据学生的美术知识基础、智力、兴趣、学习风格,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为不同的学生主动设计并组织灵活的、弹性的、差异性的教学活动,“实施有差异的美术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尊重、欣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并通过长善救失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二、美术教育对美德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的文化和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所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对学生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教育,是美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当前美术课的重要内容。美术和美德在思想教育价值上都是教育学生追求美。因此美术教学和美德教育是可以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美术,在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上,有着极大的艺术感染。美德,能给人以高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美术教育对审美能力的促进作用
人的审美感官主要靠的就是我们的视觉,通过视觉我们能看到各种形状、各种色彩美的东西,当然也能看到一些不够美的或不太美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的培养他们这方面的技能,让他们对色彩有感知能力;对形状有感悟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欣赏水平,引起愉快的体验,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审美能力。美术教育不仅只是一种欣赏活动,它还是一个多变的、互动的趣味活动,在这样的一个活动中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来表现美,譬如吹画、染色、喷洒、印、画等,而正因为它有许多表现形式所以学生在运用的时候肯定会对其进行选择,毕竟在他们心中也希望完成一件满意的作品,让别人关注他,从中获的成就感,久而久之,他们在美术教育活动中也就会慢慢养成自己的审美准则,
四、美术教育对学生自信心的促进作用
所谓自信心是指人相信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一个自信的人往往具有乐观开朗、坦荡豁达的品质,敢于创新,它是一个人得以成功所必备的心理特征。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自信心对每一个人都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就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而小学阶段作为人生起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阶段就显得尤为突出,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那我绝对有理由相信那会影响到他的一生。
五、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促进作用
首先,通过美术教育的大胆求异方式来促进创造性思维。同是一种事物,每个人都会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特情感体验,作为我们基础美术教育工作者也正是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用自己的眼光来看来感受身边的每一件事。力求做到大胆求异,从而用美术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其次,美术教育中的多角度思考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思考是人类所拥有的一项高级技能。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能看见生活中的一面而忽视其他方面,形成了封闭狭隘的思想。在美术教育中我们会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生活,认识事物,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思考,实现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的发展。
最后,美术教育中的想象同样可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是当前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我们在美术教育活动中不可避免的要用到想象,就如同吃饭时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用筷子一样。如果美术教育中缺少了它那我真不敢去想象会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美术教育中的想象就是要求我们放开思维的束缚,让我们的思绪遨游在天际。其实当我们在想象的同时就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束缚,思维在一瞬间就飘移开来,传统的框架就无法再限制我们,这就难免会创造出一些新生的“事物”久而久之,这对人的思维就将产生一次大的飞跃,学会用不同的眼光、思维来看待这个世界,这就完成了一个从想象到创造性思维的蜕变过程。
时代在变,教育也在变,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看到美术教育的优势,在其引领我们进入艺术殿堂的同时,它还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树立自信心,发展智力,培养小学生对周围生活中美的感受力,欣赏力,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在美术活动中练就实际操作能力,以此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最终让我们的教育得到进一步升华!
参考文献:
[1]段鹏. 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
[2]张丽娟.高中美术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研究[J].成才之路,2019(14):99.
[3]赵广路,张慧.探讨大学美术教学个性发展的素质化模式[J].才智,2012(27):261.
【关键词】 美术教育;个性发展;素质教育;身心
基于美术取向来看,研究旨在指导学生认识纷繁复杂的美术现状,并能够识辨其美丑、评判其优劣;基于教育取向来看,研究旨在培养学生一种批判性思维,使其学会思考、学会鉴别,进而塑造独立人格。
一、美术对个性差异的教学引导
美术差异教学就是在实际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从差异出发”,立足学生个性差异,教师根据学生的美术知识基础、智力、兴趣、学习风格,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为不同的学生主动设计并组织灵活的、弹性的、差异性的教学活动,“实施有差异的美术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尊重、欣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并通过长善救失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二、美术教育对美德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的文化和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所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对学生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教育,是美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当前美术课的重要内容。美术和美德在思想教育价值上都是教育学生追求美。因此美术教学和美德教育是可以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美术,在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上,有着极大的艺术感染。美德,能给人以高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美术教育对审美能力的促进作用
人的审美感官主要靠的就是我们的视觉,通过视觉我们能看到各种形状、各种色彩美的东西,当然也能看到一些不够美的或不太美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的培养他们这方面的技能,让他们对色彩有感知能力;对形状有感悟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欣赏水平,引起愉快的体验,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审美能力。美术教育不仅只是一种欣赏活动,它还是一个多变的、互动的趣味活动,在这样的一个活动中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来表现美,譬如吹画、染色、喷洒、印、画等,而正因为它有许多表现形式所以学生在运用的时候肯定会对其进行选择,毕竟在他们心中也希望完成一件满意的作品,让别人关注他,从中获的成就感,久而久之,他们在美术教育活动中也就会慢慢养成自己的审美准则,
四、美术教育对学生自信心的促进作用
所谓自信心是指人相信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一个自信的人往往具有乐观开朗、坦荡豁达的品质,敢于创新,它是一个人得以成功所必备的心理特征。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自信心对每一个人都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就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而小学阶段作为人生起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阶段就显得尤为突出,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那我绝对有理由相信那会影响到他的一生。
五、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促进作用
首先,通过美术教育的大胆求异方式来促进创造性思维。同是一种事物,每个人都会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特情感体验,作为我们基础美术教育工作者也正是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用自己的眼光来看来感受身边的每一件事。力求做到大胆求异,从而用美术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其次,美术教育中的多角度思考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思考是人类所拥有的一项高级技能。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能看见生活中的一面而忽视其他方面,形成了封闭狭隘的思想。在美术教育中我们会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生活,认识事物,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思考,实现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的发展。
最后,美术教育中的想象同样可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是当前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我们在美术教育活动中不可避免的要用到想象,就如同吃饭时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用筷子一样。如果美术教育中缺少了它那我真不敢去想象会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美术教育中的想象就是要求我们放开思维的束缚,让我们的思绪遨游在天际。其实当我们在想象的同时就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束缚,思维在一瞬间就飘移开来,传统的框架就无法再限制我们,这就难免会创造出一些新生的“事物”久而久之,这对人的思维就将产生一次大的飞跃,学会用不同的眼光、思维来看待这个世界,这就完成了一个从想象到创造性思维的蜕变过程。
时代在变,教育也在变,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看到美术教育的优势,在其引领我们进入艺术殿堂的同时,它还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树立自信心,发展智力,培养小学生对周围生活中美的感受力,欣赏力,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在美术活动中练就实际操作能力,以此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最终让我们的教育得到进一步升华!
参考文献:
[1]段鹏. 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
[2]张丽娟.高中美术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研究[J].成才之路,2019(14):99.
[3]赵广路,张慧.探讨大学美术教学个性发展的素质化模式[J].才智,2012(2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