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英语教师课堂导入方法例谈

【作者】 江文娥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必然途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合理、巧妙地设计导入环节,能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化解学习内容的难度,实现新旧内容的自然过渡,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就本人实践,介绍几种英语教师课堂导入方法
  一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导入
  1、利用直观导入
  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等手段导入教学。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它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在七年级Module 9 A trip to the Zoo这一单元中,教师在讲授文章之前制作了若干动物头饰,让学生在课前选择佩带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并且扮演所选择的动物介绍包括动物名称、生活习性、主要食物、生活地带等。当学生佩带上头饰之后状态立刻变得很高涨,很乐于介绍并且在下课之后,主动去了解相关的知识及词汇。还有一次,再介绍families这一单元,教师要求学生带来他们的家庭照片。学生在课堂的导入阶段,学生通过投影把照片展示给大家,并且利用已认知的词汇进行介绍,在过程当中学生自然会遇到一些不会的单词或句型,这也就很自然的引出了这堂课的主题——介绍家庭。用“介绍照片”导入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在随后的课堂学习中目的性明确,并且主动地获取关于介绍家庭方面的词汇及句型。
  二是多媒体视听导入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丰富的信息资源给了我们广阔的选择空间。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借助声音、动感画面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无论是精美的图画、美妙的音乐,还是精彩的电影片段、巧妙的课件都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利用,使之成为构思新颖的导入形式。
  三是复习式导入
  为了检测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如上节课所学的单词、短语、句型以及语法知识,可通过这种巩固的方式来导入新课,使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该方法便于设计,操作简单。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比如短语的复习,应该在复习呈现方式上力求形式多样,可采用填空、改错、选择、句子翻译或是请个别学生列举该词的主要用法等方法。以高中人教版必修四Unit 3的所学的convince为例。该词常被考查,但学生易错。我在第二节复习巩固阶段就运用了多种手段设例,采用“举三反一”,以达到让更多学生牢记它的用法:例1.I convinced that he knew the truth.(改错题,并让学生能判断它与近义词believe的区别)例2._____(convince) of his loyalty, I left the important task to him.(填空提设置方式,常考点)例3.What she said is (令人信服的), so I (确信)her honesty and that I was mistaken. Perhaps I will try to (说服)Tim (accept) her opinion.(通过编长句,短语翻译,达到对该词的两种语义的用法巩固;以及其它的词性变化)例4. 我们深信有志者事竟成。(要求学生整句翻译,并通过该例句激励学生坚持努力学习的斗志。We’re greatly convinced that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四是讨论式导入
  大多数单元的第一课时,教师都会采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围绕着新单元的话题,花几分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free talk,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跟着老师设置的简单话题,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是:可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引起他们对新知的学习兴趣,而且又为学生提供了一次练习口语表达的良机。但在设计话题时,应注重话题应由浅入深,贴近学生的年龄段、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让绝大多数同学有话可说,避免沉闷;当然,老师应适当给予提示和帮助。如在谈论“青年人爱好的文化”这一话题时,我导入阅读课就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Q1:When it comes to popular youth culture, what will appear in your minds? That is to say, what are your main interests in your spare time?(学生的回答正是我预料中的一些:surfing the internet; Chatting onlin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listening pop music;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ssages etc.)Q2:All you mentioned are about your own hobbies. But have you volunteered to do anything meaningful for our society? (学生对这个问题显然不适应,然后我提示他们看课本上几幅图;学生就明白过来了,为社会做些志愿者工作。)Q3:What kinds of voluntary work do you know? Q4: Can you list something special about voluntary work in 2008, this very year? (学生的反应相当热烈,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到了“汶川大地震”和“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志愿者们”。)Q5:Who can benefit from the volunteer work?(并不要求学生立即作答,希望等他们读完课文后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显然这堂课后来进行得非常顺利,尤其最后的一个问题激发了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欲望,而且学生从最后的答案中获得了情感的培养“志愿者工作使获得帮助的人和志愿者双方都受益”。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巧妙地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把那些仅凭口头无法准确描述的抽象事物通过更具体直观的画面来讲述,无疑会带来绝妙的效果。
  总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不断探索导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