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浇灌生活之水——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

【作者】 保万泰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沈那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在逐步转变,数学教学要贴近生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利用生活化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

  1、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1.1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成绩的提升,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常情况下,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取更多选择的权利,他们也会有着更加强烈表达自身想法以及与同学教师之间交流的欲望。教师在抛出问题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将其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相关的问题之后,可以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学生的视野从课本的框架中脱离出来,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开展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也有利于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1.2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
  要想保持学习质量,必须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实现学习成绩的进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发展,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方法,会使教学内容更加人性化,教师也会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从而进一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实现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1.3有利于拉进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
  通过实施生活化教学方法,不仅可以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不仅包含着大量的基础内容,同时也有着比较复杂的学科知识。在传统教学方法下,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弹性小,容易导致学生与知识之间产生距离感。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打破学生与知识之间的隔阂,实现实际生活与数学教学的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2、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
  2.1生活化教学,教师做好课前准备
  要想通过生活化教学充分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做好课前的准备。高中数学老师,在进行备课时,需要认真思索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生活实际,将生活中的例子应用到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尤其是对于高中数学的重难点,数学老师更应该充分与生活实践相联,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运用生活中的内容进行讲解,方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课前的这些准备为高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前提,只有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才有可能利用生活化教学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另外,现在的大部分学校都实行了多媒体教学,不再只使用板书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将大量的生活实例用动画、图片的方式表现出来,,提供了生活化教学的载体,为高中数学老师想要通过生活化教学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了基础。
  2.2生活化情境导入
  在生活化教学目标设计后,应将其有效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生活化情境导入法,可迅速集中学生课堂注意焦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另外,生活化情境导入,不仅涉及相关知识点学习,还可锻炼培如在学习“图形的旋转”内容中,教师可创设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导入内容:借助当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设备为学生播放电风扇旋转、时钟转动、水车转动等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转动、旋转的现象,然后引导学生简化展示的内容,将其画成相关图形、线条,再让学生感受旋转角度变化的情况。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教师可让学生将三角尺拿出,并根据不同顶点进行不同角度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指导学生将旋转前后图形的形状、位置记录下来,尤其是相关图形的对应点、对应角、对应线,并让学生标记出哪个为旋转角、旋转中心,以此认识理解旋转的相关知识、性质。同时,还可适当结合其他教学手段如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关交流探索中,更详细、全面、深刻地认识相关知识点,一定程度上还可活跃课堂氛围。可见,生活化情境导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较为简单、直观地认识相关抽象数学知识,并能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
  2.3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在当下的教学改革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还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对数学这类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学科而言更是如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确知识传授固然重要,培养学生“求本源”的理念更为重要,只有学生能够根据生活中的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释和解决,才算对知识彻底掌握。
  2.4课后习题生活化,强化数学应用能力
  课后习题是数学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生在习题完成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巩固所学数学知识,而且能够通过练习将所学知识转变为实际的数学技能。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完成后,要联系现实生活问题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把课后习题生活化,让学生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强化理解知识技能,并提高自己应用数学的能力。如在“数据的分析”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提出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自行搜集相关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再将自己对数据的分析过程和结果陈述出来,来增强数学教学的生活化。通过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利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总之,对于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而言,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对于现代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有利于实现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与当前的教学现状相结合,运用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立足生活化,切实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凤梅.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积极运用与合理引导[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3)
  [2]袁健风.关于高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
  [3]蔡丽丽.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渗透与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