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作者】 刘利侠

【机构】 陕西省渭南高新区教研室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重要精神文明,也是我国需要继承与弘扬的精神文化。而教书育人的学校,则是继承与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其中的语文学科则能够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并在教学中实现相应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进一步实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 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渗透研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还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初中教师要提高对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重视程度,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以及精神文明的认同感,进而促使学生能够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一、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要点
  (一)注重选择优秀的传统文化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其自身在整个初中课程教学体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而且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也是初中生学好其它学科课程的前提条件,由此可见,语文学科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发展非常重要。当前教育领域对于传统文化比较重视,而初中语文教师若想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以此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不仅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更重要的是教师还要注意传统文化的内容。
  初中语文教师在选择传统文化时,需要考虑到语文教学的内容,确保传统文化的内容能够与语文教学的主题相符合,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尺度以及范围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保证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能够学习到相应的语文知识,也能够学习到更多更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另外,初中教师还要从课文内容中选择出较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此进行合理的拓展与延伸,同时还要注意学生阅读的书籍,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经典书目让学生进行学习,使得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1]。
  (二)做到与时俱进,丰富要渗透的传统文化内容
  初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需要对语文教学目标以及相关要求进行明确,并根据语文教学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传统文化,同时还要做到与时俱进,结合当前的教育内容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体系结构进行更新与完善,进而提高传统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另外,初中语文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时,还要对自身教育教学思想进行更新,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将确保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的优质性,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
  初中教师若想将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就要对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从中挖掘出相应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并对其进行拓展延伸,从而在对学生讲解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将相关的传统文化穿插其中,同时还要将传统文化中的内在含义讲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了解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的精神品质,提高其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这样也能够将传统文化的教育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比如,初中教师在对学生讲解《师说》这篇课文时,可以将古代的师生观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加深对古代师生关系的了解,促使学生能够对古代的学习以及教学精神品质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使得学生也能够逐渐形成不耻下问、坚持不懈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2]。另外,初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更深的了解,这样也能够在语文教学中更好渗透传统文化,进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二)运用合适的语文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初中教师若想实现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就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保证传统文化被有效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同时,也能够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能够将这种状态延续到课下,这样更能够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入传统文化。基于此,初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结合当前社会比较流行的网络用语,选择与相关网络流行用语对应的古代诗词语句,向学生展示出来,像当前比较流行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教师可以以“一言难尽意,三令作五申”对应,还有“比心”对应的则是“我心悠悠,寄于我手”,“主要看气质”对应的则是“请君莫羡解语花,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会激发出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甚至还有可能会掀起一股的学习热潮,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也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现代的流行语早在古代就有了,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初中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也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教学活动,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而学生则能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更深的了解,进而促进学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建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图书角,以此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传统文化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并且还能够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得以拓宽,同时还要定期举办的传统文化畅谈会,让学生将自己在课下学习到的传统文化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以此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3]。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诗词朗诵”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诵读与学习,提高其自身的文化素养,促使初中生能够在相关活动中感受大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将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到初中的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还能够激发出学生的爱国之情,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既能够学习到相应语文知识,也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以及道德修养,促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得到继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李伟玲.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2]朱丽玲. 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3]史普惠. 浅析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J]. 中国新通信,2018,20(1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