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趣味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 苏庆枝
【机构】 山西省山阴县第三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近年来,我们在进行化学的教学的时候,更多的是考察学生举一反三、自主应用、化学实际操作的逻辑思维的能力,我们将采用趣味性的化学实验的方式来引导初中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希望为化学教师带来一定启示,利用化学实验提升课堂效果。
【关键词】 化学实验;趣味性教学;策略研究
化学科目是初中阶段的一门新学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非常重要。很多趣味化学实验就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我们将通过通过笔者自身的经验来谈一谈趣味性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意义
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注重实验过程,应用在化学教学中有着更为丰富的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各方面:第一,趣味化学实验过程生动有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趣味化学实验,利于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第三,趣味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案例设计分析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可以设计成趣味性的实验,这需要教师充分把握教材,提前进行备课和实验设计,利用实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氧气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氧气作为非金属单质的性质,可以设计氧气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要准备金属于非金属材料,在课堂讲解的同时,进行实验操作。教师还可以安排机会让学生亲自试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再如,教师在讲解气体这类知识点时,可以设置小火柴点燃的实验,在两个瓶子内分别装入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将点燃的火柴放到不同瓶口处,让学生观察现象,从而让学生了解人类呼出气体含有的二氧化碳较多等知识内容。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策略
(一)充分利用实验效果
初中阶段的很多趣味化学实验现象是大部分学生不曾见过的,基于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作用,学生都会对实验过程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教师正可以利用化学实验的效果和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堂前期,可以在先利用多种导入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课堂中来,为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奠定基础,之后再选择合适的实验在课堂中进行演示,从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以酸和碱这一化学知识点为例,一般情况下,白糖会变为黑色且迅速膨胀,这样的实验过程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很多学生会对白糖变黑的原因充满兴趣,教师就可以趁此机会从学生好奇心入手,讲解浓硫酸性质的相关内容,让学生理解浓硫酸的吸收性,这就是教师对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帮助学生确立兴趣态度
好的教学一定是好的科研的驱动式的教学方式,是把学生与课堂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创新实践,自主进行学习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魅力,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老师在讲解将硅酸钠(Na2SiO3)溶于水中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 42%的带有水的玻璃,轻轻将盐的晶粒,如铁、铜、镍的氯化物,钴、铁、铜和镍的硫酸盐,加入到水玻璃中(注意不能摇混),则五彩缤纷的“花” 就慢慢地生长起来了。这样不仅仅能够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硅酸钠(Na2SiO3)与水发生反应的时候的现象以结果,同时可以锻炼初中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的趣味性以及化学这一学科的趣味性。
(三)结合生活知识展开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内容有很多是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而教师在应用趣味性化学实验时,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的能力。针对这一课程内容,可以通过结合生活知识来给学生展开几个化学小实验。其中教师要具体通过课文中的“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灯”等实验内容,从而给学生展开课程教学,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形成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喜爱。
(四)积极进行课外实验与课堂实验结合合理探究
在课堂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进行课外实验延伸,将课内与课外实验进行合理的结合,激发出学生学习探究兴趣,进而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提升学习效果。在学生进行实验后,还应深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理论知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从整体上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化合反应” 章节知识时,为学生进行实验,通过浓硫酸与高锰酸钾的反应,反应后将玻璃棒与反应物接触后,可以点燃酒精灯灯芯,通过对反应原理探究,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逐渐深化内容,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全方面提升化学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是化学成为学生乐于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一门学科。因此,教师要善于分析总结,不断推进趣味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发展,同时不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趣味性试验使得“学中玩,玩中学'成为了可能。有了正确的、适台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之后,就要求相关科目教师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应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适应现代化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兴平. 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析[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
[2]付会英 .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J]. 学周刊 , 2018(4):128-129.
【关键词】 化学实验;趣味性教学;策略研究
化学科目是初中阶段的一门新学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非常重要。很多趣味化学实验就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我们将通过通过笔者自身的经验来谈一谈趣味性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意义
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注重实验过程,应用在化学教学中有着更为丰富的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各方面:第一,趣味化学实验过程生动有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趣味化学实验,利于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第三,趣味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案例设计分析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可以设计成趣味性的实验,这需要教师充分把握教材,提前进行备课和实验设计,利用实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氧气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氧气作为非金属单质的性质,可以设计氧气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要准备金属于非金属材料,在课堂讲解的同时,进行实验操作。教师还可以安排机会让学生亲自试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再如,教师在讲解气体这类知识点时,可以设置小火柴点燃的实验,在两个瓶子内分别装入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将点燃的火柴放到不同瓶口处,让学生观察现象,从而让学生了解人类呼出气体含有的二氧化碳较多等知识内容。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策略
(一)充分利用实验效果
初中阶段的很多趣味化学实验现象是大部分学生不曾见过的,基于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作用,学生都会对实验过程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教师正可以利用化学实验的效果和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堂前期,可以在先利用多种导入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课堂中来,为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奠定基础,之后再选择合适的实验在课堂中进行演示,从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以酸和碱这一化学知识点为例,一般情况下,白糖会变为黑色且迅速膨胀,这样的实验过程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很多学生会对白糖变黑的原因充满兴趣,教师就可以趁此机会从学生好奇心入手,讲解浓硫酸性质的相关内容,让学生理解浓硫酸的吸收性,这就是教师对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帮助学生确立兴趣态度
好的教学一定是好的科研的驱动式的教学方式,是把学生与课堂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创新实践,自主进行学习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魅力,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老师在讲解将硅酸钠(Na2SiO3)溶于水中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 42%的带有水的玻璃,轻轻将盐的晶粒,如铁、铜、镍的氯化物,钴、铁、铜和镍的硫酸盐,加入到水玻璃中(注意不能摇混),则五彩缤纷的“花” 就慢慢地生长起来了。这样不仅仅能够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硅酸钠(Na2SiO3)与水发生反应的时候的现象以结果,同时可以锻炼初中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的趣味性以及化学这一学科的趣味性。
(三)结合生活知识展开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内容有很多是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而教师在应用趣味性化学实验时,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的能力。针对这一课程内容,可以通过结合生活知识来给学生展开几个化学小实验。其中教师要具体通过课文中的“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灯”等实验内容,从而给学生展开课程教学,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形成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喜爱。
(四)积极进行课外实验与课堂实验结合合理探究
在课堂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进行课外实验延伸,将课内与课外实验进行合理的结合,激发出学生学习探究兴趣,进而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提升学习效果。在学生进行实验后,还应深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理论知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从整体上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化合反应” 章节知识时,为学生进行实验,通过浓硫酸与高锰酸钾的反应,反应后将玻璃棒与反应物接触后,可以点燃酒精灯灯芯,通过对反应原理探究,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逐渐深化内容,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全方面提升化学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是化学成为学生乐于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一门学科。因此,教师要善于分析总结,不断推进趣味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发展,同时不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趣味性试验使得“学中玩,玩中学'成为了可能。有了正确的、适台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之后,就要求相关科目教师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应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适应现代化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兴平. 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析[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
[2]付会英 .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J]. 学周刊 , 2018(4):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