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精准推广普通话 助力脱贫攻坚战

【作者】 王秀勤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教育局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习近平同志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当前,实现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难点。啃下这块“硬骨头”,必须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多措并举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其中,需要加强的一项工作是推广普通话。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的作用不亚于送政策、送资金、送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广普通话,少数民族群众掌握普通话的人数比例、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的普及率远低于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尤其是边远偏僻的民族地区仍有许多少数民族群众不会说普通话。由于没有掌握普通话,这些少数民族群众难以获取有效信息、学习先进技术、外出务工经商,大大阻滞了他们脱贫致富的脚步。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广普通话,是增加少数民族群众发展机会、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那么,要在边远的少数民族贫困县精准推广普通话,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准开展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摸底
  准确掌握本县区域内推普脱贫工作需要,摸清以下基本情况:
  (一)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数、贫困人口中的青壮年人群普通话培训要求数量;
  (二)贫困家庭和非贫困家庭的3-6岁学龄前儿童不能使用普通话进行基本生活会话的数量;
  (三)各行政村幼儿园或幼教点的数量、幼教老师或辅导员普通话不达标数量;
  (四)普通话水平不达标的教师数量(含高中、中职、中小学、幼儿园);
  (五)基层干部的普通话培训需求数量。
  二、全面开展青壮年农民普通话培训
  在全县每个行政村举办“人人通”推普脱贫培训班。一是由县语委办、县扶贫办、各乡镇人民政府以及村两委组织举办“人人通”推普脱贫培训班,通过发挥各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和村民委员会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劳务输出等需求,对不具备普通话沟通能力的青壮年农民进行普通话专项学习培训;认真选派具备普通话二级甲等及以上的授课教师、扶贫工作队员和推普志愿者到培训班授课,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政策、组织学习《普通话学习手册》和《普通话1000句》,提高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尤其是建档立卡户青壮年(18-45周岁)人群的普通话应用能力及交流水平。二是创新培训学习方式,以专项培训为主,开展“小手拉大手”等活动为辅,丰富学习形式;同时,鼓励村民借助信息化学习工具和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利用手机通过广西语言文字网和“广西语言文字”微信平台的“推普脱贫”栏目或其他公益平台、媒体学习普通话。三是积极引导和推动村民尤其是贫困村村民开展普通话学习,对参加培训考试合格的学员,落实相关资助政策,并由扶贫部门优先提供学习机会和推荐就业。
  三、同步推进职业技术培训与普通话推广
  县语委办坚持职业技能培训与普通话普及推广并重,在全县各级各类扶贫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中,将普通话培训纳入教学内容,从汉语拼音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到字词句段的教学,让每个参培人员会读会写。同时还教会他们外出务工如何用普通号介绍自己,如何写自荐信等,提高各类参培人员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能力和新就业劳动力。
  四、加强公务员、基层干部普通话培训
  要加强公务员、基层干部普通话培训,一是认真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把好入口关,新录用公务员、基层干部应当具备相应的普通话水平,同时加强基层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意识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培训。二是通过集中学习、“一对一”互帮互学等有效方式,对不具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沟通能力的,县级以下公务员、基层干部进行专门培训,每年举办一期以上普通话培训,对基层干部的日常用语、公务用语进行规范化培训,力争使全县所有在公务员、基层干部具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五、强化学校普通话规范工作
  推普脱贫攻坚工作,学校是重要阵地,要强化学校普通话规范工作。
  (一)大力加强学校普通话规范工作,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本规范标准纳入学校教师业务培训中,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一次校本普通话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升级普通话测试,力争使现任教师的普通话达标。积极开展校园推普宣传和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强化师生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意识。
  (二)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首先对全县3-6岁学龄前儿童普通话水平开展调查统计,尤其是建档立卡户幼儿、未入园学龄前儿童以及残疾未入园儿童这三类人群的调查。其次选派有教学经验的授课教师深入幼儿园、各村屯开展推普培训工作,确保每个3-6岁学龄前儿童都能学普通话,都会说普通话。
  (三)注重少数民族壮汉双语学校的建设。在确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用语用字的大环境下,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本民族语言文字教育的权利。积极稳妥推行壮汉双语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学校壮汉双语教育质量,促进全县壮汉双语二类模式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壮汉双语教育信息化水平。 
  六、集聚各方面力量参与普通话推广
  (一)充分发挥全县语委各成员单位的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消除阻滞基层群众脱贫致富的语言障碍,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新媒体等多种渠道,采用群众喜问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大力宣传推广普通话相关政策,营造推普脱贫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发挥学校对社会和家庭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推普脱贫活动,鼓励学生帮助家长学习提高普通话水平;鼓励教师、播音员主持人、寒暑假返乡大学生等积极参与“人人通”推普扶贫培训工作;鼓励和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支持语言文字扶贫工作。努力推动全社会形成共识,为脱贫攻坚工作贡献力量。
  推普脱贫攻坚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各单位各部门高度重视,明确责任,精准推广,狠抓落实,一定能打赢这场推普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