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教师,生命的摆渡人

【作者】 张晓庆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汉江路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随着从教岁月的浸染,不自觉地,我身上竟也渐渐地被打下了这样烙印:教书育人、妄图摆渡生命。
  这学期,每晚8点半左右,我在家总能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这位家长会在电话里跟我汇报她的孩子在家学习和生活的状况。她是我班学生李慧的妈妈,一位来自普通之家、几乎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的全职妈妈!初次接触这位妈妈,是刚接手这个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初期,我对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全班七位语文不合格学生中有两位女生,李慧就是其中一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得先找出症结来。通过一周观察我发现:李慧上课经常走神,从不举手发言,叫起来回答问题时一言不发、双唇紧咬、手紧紧拽着衣角;下课时除了上厕所基本是趴在自己的桌子上,表情木然,抠抠手玩玩尺子和笔之类;在班上几乎没有朋友。我心惊,这明显是一位极度缺乏自信、小小年纪就对学习和生活丧失了热情的孩子!
  我亟需了解背后的故事。于是我拨通了李慧妈妈的电话,电话那端传来了虚弱的、有气无力的一声“喂”,待我道明我是谁和打电话的目的后,她的音量猛然拔高,明显地情绪激动起来,根本没有我插嘴的机会。全程就是控诉李慧:一是懒,11岁的人了在家什么也不干,放学不提醒她写作业,她一定跑出去和比她小的孩子疯玩;二是不能自觉学习,做作业一定要家长在旁边看着;三是专注力差,写作业能写到夜里12点,边写边玩,连吃一顿饭也能吃一个小时;四是叛逆,经常跟妈妈顶嘴,对着干!她最后说了一句:“天天面对这样的孩子,我都要崩溃了!”情况也许比我想的严重:不仅孩子的问题突出,而且家长也几近崩溃!心里沉了沉,,问她能不能去她家进行一次家访,她同意了。
  第二天下班后我就和李慧一起去了她家。映入我眼帘的是城乡结合部的房子、略显脏乱的客厅、满脸疲惫不堪的中年妇女、刚满周岁牙牙学语的李慧的妹妹。我笑着说:“今天,我们先不谈学习,随便谈谈生活。”从谈话中我知道了李慧爸爸是二汽一家工厂的送车师傅,工作以出差居多,孩子的抚养和教育完全靠妈妈!而妈妈作为外乡人,在生活中丝毫得不到亲人或朋友的帮衬,生活的重担、教育的责任,让她很是难捱!我轻声说:“首先,作为妈妈要有积极地生活状态。咱们是妈妈,为母则强,无论生活怎样一地鸡毛,我们也要坚强一些,不要抱怨,去积极地面对和解决生活中各种难题。二,毫无条件的爱孩子。无论孩子怎样,先去爱她,多一些身体接触,比如搂搂她抱抱她。三尊重孩子,少用命令的语气要求孩子,孩子有不同于家长的想法和做法,我们要尊重和包容。四是多去倾听,孩子和我们大人一样,他们小小的心灵里也有很多烦恼,我们试着去倾听,去引导,孩子才会与父母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教育起来才会事半功倍。您觉得怎样?”这位面容愁苦的妈妈苦笑一声:“我尽量去做,可这孩子实在是不听话。”我又把李慧叫到旁边,称赞她在我和她妈妈聊天的时候把妹妹照顾得很好,她腼腆一笑但不说话。我接着问了她平时放学在家干什么,喜欢看什么电视,好朋友都有谁,她才稍稍放松下来。最后,我说:“孩子,以后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直接问我;有什么不开心的,想跟我说的话请告诉我或者给我写信,好吗?”我怀着更加沉重地心情结束了这次家访,因为这个家庭存在的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更重要的是生存问题!明显我无能为力!但身为教师的我,本能地又给自己打气: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竭尽所能地帮扶李慧!
  家访后第二天,我走进教室,扫了一眼李慧,她也正木然看着我,至少没有趴桌上。之后班长向我报告全班作业收交情况,没完成作业的名单里没有李慧!我暗暗高兴,趁机特别表扬了李慧,我分明看见她的眼眸亮了几分。此后,李慧的作业情况明显好转,尽管偶尔还是有作业没完成的情况,但课堂表现已令我惊喜。每天晚上,我和李慧妈妈一如既往地电话沟通李慧一天的学习和生活点滴,每每我说到她的进步时,电话那头都会有欣喜的笑声传过来;有时在学校门口碰到,我会特意当着李慧的面跟李慧妈妈谈李慧的进步,提一些跟孩子相处或教育的想法……李慧越来越爱笑了,越来越愿意亲近我。那次写一篇关于父母之爱的作文。她开篇这样写道:“我有两个妈妈:一个是生育我、抚养我的妈妈,一个是我的班主任张老师……”那一瞬,一股热流涌上心头——工作的劳累,家长不理解时的委屈和学生不听话时的无奈,全都烟消云散!我不自觉地笑了笑,这大抵就是身为教师的幸福吧!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教师,教书育人,渡人渡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