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

【作者】 邱雪梅

【机构】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永丰镇三甲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作业是帮助学生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的最佳手段。作为小学教育体系非常重要的学科,数学不仅是一门必学的课程,同时也是学生今后学习物理、化学等许多学科的基础内容。写作业、完成作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同于过去的数学作业设计,新课程数学作业的标准和要求更加灵活,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作业的完成能力。所以本文在分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现状提出解决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扩散与提高,强化学生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自从新课改落实以后,越来越多的教师以及学生家长都意识到,作业并非是课堂教学的附属物,而是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对此新课改明确要求,教师授课过程中必须要予以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更高的关注,通过巧妙的设计提高作业完成价值,利用数学作业锻炼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这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现存问题
  首先从结果来看,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仅仅重视考察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掌握能力,也就是说数学作业大多存在照本宣科的问题,没有趣味性的融入。而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的原因,心智不够成熟,对待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比较幼稚,是十分感性的一个群体。所以如果作业过于单调缺少趣味性的融入,仅仅只有知识点考察,那么学生不仅无法主动参与到数学作业学习的过程,甚至很有可能会出现学习抵触心理,厌烦数学作业活动。
  其次数学作业的设计过于枯燥与单一。根据笔者的调查得出,许多教师的数学作业都是以书面形式出现的。虽然书面作业有利于教师更加顺利的掌握与判断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提高作业批阅速度[1]。不过书面作业最大的弊端就是书面作业会固化学生的思维,学生在书面作业中无法锻炼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出现思维僵硬的情况,无法灵活的思考与解决问题[2]。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此外没有与生活构建紧密练习也是作业设计的一大常态[3]。众所周知知识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则可以用于知识的检验。可是许多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数学作业的假大空问题限制了学生的想象与学习能力。教师没有将二者紧密相连,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行动以及作业完成兴趣的产生。
  最后数学作业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千篇一律是数学作业的常态,缺少层次感、趣味感的设计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锻炼效果,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虽然学生们也会完成作业,但是这种模式下的作业并不利于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信心和欲望。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改进思路
  教师在布置与设计作业时候必须要保障方法的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将作业的重点放在趣味性、生活化、层次性以及多样性上,让学生在享受数学魅力的同时,对数学学习产生信心与兴趣。
  (一)趣味化设计
  数学作业的设计必须要与其他类型的作业相区分开来。教师必须将学生的主观性、学习态度纳入到考虑范围,掌握与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思维方式,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调整作业的布置形式与内容。这样的数学作业才能够吸引学生,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有一句话说得好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必须要考虑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心理动态,将原本单一枯燥的作业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数学作业。赋予数学作业趣味性的魅力,改变学生对于数学的整体看法,使学生产生数学作业完成欲望,进而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二)生活化设计
  作业的设计要以生活为起手点,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联系到一起,构建完整的整体。使学生可以在熟悉的环境氛围下主动参与到作业学习,结合自身的情况与对生活中的感知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如学习加减法知识时,教师不妨让学生自行去超市购物,要求每一名学生只准许带10块钱,要求学生购买2样物品。学生通过这样特殊的作业形式,既能够氧化层独立行动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享受来自数学加减法学习的魅力,强化对数学技能的理解和应用意识,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
  (三)层次化设计
  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的焦虑进行考虑,不应当将作业设计成难度较大的活动,同时也不要将作业设计的过于简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整体学习能力进行考虑,考虑学生之间的差距,并设计出具有层次感的作业,只有这样全班学生才能够在作业活动中收获进步,得到有效的锻炼。
  (四)多样化设计
  小学生天生好玩,对于好玩的事物以及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在赋予作业趣味化的同时,赋予作业趣味化的特点。使学生在多样的作业形式中找到完成作业带来的乐趣,奠定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将练习册和书本题目和生活常见事情联系到一起,或是将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联系到一起,使学生在作业的同时收获学习知识带来的喜悦之情。
  综上学好数学有助于为学生今后的所有学科学习奠定基础,甚至包括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步。数学作业作为小学数学中最重要的一项环节,教师利用数学作业可以掌握与了解到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以便调整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数学作业,帮助学生预习与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当然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教师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喜好设计作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响应教师,主动投入到数学作业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爽.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2):186.
  [2]陶端钰.浅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1):81+83.
  [3]孙莹.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0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