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探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路径——以作业创新的为脚手架进行应用初探
【作者】 臧 兰
【机构】 西安市阎良区六三〇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作业问题,说到底只是检查落实教学目标的一个环节而已。但策略和方法的不同,产生的效果就不可同日而语,在这里,仅就作业创新中相关成功的体验来浅谈。
【关键词】 作业创新;模式上创新;内容上创新;评价上创新
《思想政治(品德)》或者今天的《道德与法治》,从某个角度来说,其实都是这个专业在教材名称或者教材内容上的调整,无论哪个版本,哪个年级,涉及到作业问题,说到底是一种检查落实教学目标的一个环节而已。但策略和方法的不同,产生的效果就不可同日而语,如何利用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在这里,笔者仅就作业创新中相关成功的体验来浅谈。
一、 作业创新的必要性
1、从教材定位的角度来看
在中考、高考中,本学科占据着一定的分值,或者教育部门对此都有明确的要求,尤其是新教材提出政治课就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使得本学科从每个环节都应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做铺垫。
2、 从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看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拔节孕穗期,是他们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形成亲社会行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很有必要。思政作业应具有鲜明的价值,追求作业的目的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再生成和再体验,那样学生对现实和未来社会负责任的公民,过健康有意义的生活作业的过程,应是重做创建提升学生品德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生活需要,成长需要和学习需要,适当的创新的作业形式更能和他们互动。
3、 从教学的环节需要来看
一节完整的课堂应该是有始有终,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目标落实检测的重要环节自然是必不可上。但如若经常沿用传统的问答式又不以激发学生的热情,所以在作业设计上很有必要仔细斟酌。
二、 作业创新的途径探索
1、从作业模式上创新
传统的作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基础类作业,如:作业本整理知识;教辅资料的讲练等;二是背诵类作业,背记检查当日所学重难点等;三是复习预习新知类,如课前复习提问,课堂自主预习等。这几种常见的作业模式,意在于夯实基础,侧重知识本身,体现在考试卷面上效果明显。但相比较而言,会淡化学生的能力目标和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为了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作业的形式上需要精心构思与设计。通常我们可以结合读,写,说,行等多种形式。
读,读什么?显然不只是引导学生读教材,读关键词句,而是可以结合教学内弄,自己查找故事,情景,名句等等来展示,也可以请学生课前读自己准备的新闻短片等。读就不仅是学生提炼信息能力的体验过程,也会使他们在语言表达,主动性等方面的提升过程。
写,写什么?上课的写,应该不限于记笔记,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设计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活动,比如:在讲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第一框《尊重他人》时,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中,设计了关于“爱的尊重”的活动宣言,让学生通过写练结合,升华主题。或者也可以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设置成“本节课的收获”等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课堂过程中,如:在讲《走进老师》这一课中,可以设置为:老师是……学生在活动中,发散思维等到提高,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说,说什么?除了思考回答老生课堂上预设的问题外,可以“说”的内容、太多了。比如: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对应内容),再比如:结合话题说一说等等。学生在思考之后的“说”,其实是一种知行统一的锻炼,是一种将自己与教材中的我相统一的过程,也是一种现实中的我与理论中的我相结合的过程。
行:其实是践行。政治课也是德育教育课,最后的落点一定要回到学生的行动中去,并指导或引领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例如教师节母亲节让学生自制小卡片,并写上一段深情的问候,让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关心他人,尊敬长辈;或为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然后写数学教师的感受等等。
2、从作业的内容上创新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是依据当今初中生心理健康伦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需要进行修订的,凸显的是德育时代感和使命感,设计思路课程标准,教材编排评价方式等方面,都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从各个层面指明了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方向,督促政治课堂发生根本性变革,这无疑会引发政治课作业的变脸。
常见的作业内容可以概括为:搜集型(新闻播报、课堂资源等),动脑型(如演讲稿、寄语、辩论、手抄报、主题班会),体验型(如自编课堂情景剧、 调查实践等)、归纳总结型(思维导构图、知识框架整理等)等形式。
这里主要谈以下三种创新作业:
调查实践: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长再根据实际进行分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的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不同性格的孩子在相互合作中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当然,所有活动的最后都为课堂教学服务,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信息的利用。如:在讲《诚实守信》时,学生可以自己设计调查表,自主选择调查对象等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切实感受和培养诚信意识。
新闻播报:要求学生就社会生活中的时事热点,利用课前2分钟以内进行播报轮流值日。学生在找素材时,目光会不自觉的放开,思维会不经意间打开,且不说在信息提炼,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受益,仅就政治专业素养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思维导构图:充分利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将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从美的视角展示知识间的关系。教师一般应用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一个课或者一个单元,甚至一本书的知识都可以树立,形成整体的认知。
3、从作业的评价上创新
对作业的评价不能是简单的对与错,而应结合具体的作业情况来定。
对于书面作业,可以从条理、层次、要点等角度深入细致的分析,避免囫囵吞枣的模糊判断;教师可以用温馨的语言来评价,用肯定的语气来指导等等。因此对作业评价不仅要看作业的结果,更要看重作业的发展,变化和过程,书面作业除了查看答案,还要通过结果分析学生的思路,解析技巧和方法实践作业,要将实践的成果和实践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起来,强调学生思维能力和答题技巧的培养,这才是创新之根本。
另外,对于其他形式的作业,可以依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表现,适时地进行评价。比如:评价演讲辩论独立作业,在注重学生观点的基础上,也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中的态度,语言表达,随机应变等等能力。
总之,作业是对政治课教学的补充,检验和延伸。作为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作业,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明理,树志,导行!作业创新势在必行,适量而有质量的作业才是最有益的,再好的作业应该是少而精,突出重点和难点,更好地落实教学任务,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并能思想深处与学生产生共鸣,在思想的碰撞中形成政治认同,培养有思想,有担当、有家国情怀的合格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设计适合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课)特色的创新作业》张国辉
[2]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创新作业的设计》白心莹
【关键词】 作业创新;模式上创新;内容上创新;评价上创新
《思想政治(品德)》或者今天的《道德与法治》,从某个角度来说,其实都是这个专业在教材名称或者教材内容上的调整,无论哪个版本,哪个年级,涉及到作业问题,说到底是一种检查落实教学目标的一个环节而已。但策略和方法的不同,产生的效果就不可同日而语,如何利用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在这里,笔者仅就作业创新中相关成功的体验来浅谈。
一、 作业创新的必要性
1、从教材定位的角度来看
在中考、高考中,本学科占据着一定的分值,或者教育部门对此都有明确的要求,尤其是新教材提出政治课就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使得本学科从每个环节都应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做铺垫。
2、 从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看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拔节孕穗期,是他们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形成亲社会行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很有必要。思政作业应具有鲜明的价值,追求作业的目的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再生成和再体验,那样学生对现实和未来社会负责任的公民,过健康有意义的生活作业的过程,应是重做创建提升学生品德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生活需要,成长需要和学习需要,适当的创新的作业形式更能和他们互动。
3、 从教学的环节需要来看
一节完整的课堂应该是有始有终,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目标落实检测的重要环节自然是必不可上。但如若经常沿用传统的问答式又不以激发学生的热情,所以在作业设计上很有必要仔细斟酌。
二、 作业创新的途径探索
1、从作业模式上创新
传统的作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基础类作业,如:作业本整理知识;教辅资料的讲练等;二是背诵类作业,背记检查当日所学重难点等;三是复习预习新知类,如课前复习提问,课堂自主预习等。这几种常见的作业模式,意在于夯实基础,侧重知识本身,体现在考试卷面上效果明显。但相比较而言,会淡化学生的能力目标和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为了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作业的形式上需要精心构思与设计。通常我们可以结合读,写,说,行等多种形式。
读,读什么?显然不只是引导学生读教材,读关键词句,而是可以结合教学内弄,自己查找故事,情景,名句等等来展示,也可以请学生课前读自己准备的新闻短片等。读就不仅是学生提炼信息能力的体验过程,也会使他们在语言表达,主动性等方面的提升过程。
写,写什么?上课的写,应该不限于记笔记,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设计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活动,比如:在讲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第一框《尊重他人》时,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中,设计了关于“爱的尊重”的活动宣言,让学生通过写练结合,升华主题。或者也可以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设置成“本节课的收获”等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课堂过程中,如:在讲《走进老师》这一课中,可以设置为:老师是……学生在活动中,发散思维等到提高,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说,说什么?除了思考回答老生课堂上预设的问题外,可以“说”的内容、太多了。比如: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对应内容),再比如:结合话题说一说等等。学生在思考之后的“说”,其实是一种知行统一的锻炼,是一种将自己与教材中的我相统一的过程,也是一种现实中的我与理论中的我相结合的过程。
行:其实是践行。政治课也是德育教育课,最后的落点一定要回到学生的行动中去,并指导或引领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例如教师节母亲节让学生自制小卡片,并写上一段深情的问候,让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关心他人,尊敬长辈;或为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然后写数学教师的感受等等。
2、从作业的内容上创新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是依据当今初中生心理健康伦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需要进行修订的,凸显的是德育时代感和使命感,设计思路课程标准,教材编排评价方式等方面,都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从各个层面指明了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方向,督促政治课堂发生根本性变革,这无疑会引发政治课作业的变脸。
常见的作业内容可以概括为:搜集型(新闻播报、课堂资源等),动脑型(如演讲稿、寄语、辩论、手抄报、主题班会),体验型(如自编课堂情景剧、 调查实践等)、归纳总结型(思维导构图、知识框架整理等)等形式。
这里主要谈以下三种创新作业:
调查实践: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长再根据实际进行分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的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不同性格的孩子在相互合作中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当然,所有活动的最后都为课堂教学服务,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信息的利用。如:在讲《诚实守信》时,学生可以自己设计调查表,自主选择调查对象等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切实感受和培养诚信意识。
新闻播报:要求学生就社会生活中的时事热点,利用课前2分钟以内进行播报轮流值日。学生在找素材时,目光会不自觉的放开,思维会不经意间打开,且不说在信息提炼,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受益,仅就政治专业素养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思维导构图:充分利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将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从美的视角展示知识间的关系。教师一般应用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一个课或者一个单元,甚至一本书的知识都可以树立,形成整体的认知。
3、从作业的评价上创新
对作业的评价不能是简单的对与错,而应结合具体的作业情况来定。
对于书面作业,可以从条理、层次、要点等角度深入细致的分析,避免囫囵吞枣的模糊判断;教师可以用温馨的语言来评价,用肯定的语气来指导等等。因此对作业评价不仅要看作业的结果,更要看重作业的发展,变化和过程,书面作业除了查看答案,还要通过结果分析学生的思路,解析技巧和方法实践作业,要将实践的成果和实践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起来,强调学生思维能力和答题技巧的培养,这才是创新之根本。
另外,对于其他形式的作业,可以依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表现,适时地进行评价。比如:评价演讲辩论独立作业,在注重学生观点的基础上,也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中的态度,语言表达,随机应变等等能力。
总之,作业是对政治课教学的补充,检验和延伸。作为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作业,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明理,树志,导行!作业创新势在必行,适量而有质量的作业才是最有益的,再好的作业应该是少而精,突出重点和难点,更好地落实教学任务,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并能思想深处与学生产生共鸣,在思想的碰撞中形成政治认同,培养有思想,有担当、有家国情怀的合格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设计适合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课)特色的创新作业》张国辉
[2]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创新作业的设计》白心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