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任 华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观门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因而一个人的苦思冥想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而小组合作学习法成为新课改的倡导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在运用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科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作为当代教学的一大标准,小学科学在小学的这个阶段之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必修的课程,可以使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和启蒙,促使小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得到提升。
  一、引入课题、设计合作
  一个合理的合作小组分配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
  首先,按照“小组讨论,多组合作”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合作小组。例如,每5个学生一组。这样每个小组可以自由讨论,每个人提出不同的观点,互相纠正,共同合作,取长补短,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小组成员看到自己的不足,进而加以改进,在合作学习中,不断的弥补自身的缺陷。小组成员一般以4人为优,这有助于小组成员高效的讨论,小组成员轮流担任组长,这样的模式,促进了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
  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设计合作,教师在小组人员的分配上,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最终达到取长补短、相互进取的目的。
  二、合理组合与分工
  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深信学生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不能用个别同学的表现来代替小组全体学生的表现。因此,教师首先要对每一个小组的成员有一个明确的分工,使每一位组员知道自己的职责,能更好地加入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来,使小组合作学习能更顺利地进行。
  案例:《观察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当教师宣布:观察三根点燃香的烟是怎样在空气中流动这个实验时,这时教室里一片沸腾,只见一个小组的四个同学同时上去抢“香”,被一个女同学“抢”到了,她没有立即把“香”固定起来,而是做了一个“拜佛”的样子,惹得旁边同学笑起来……,当她把“香”固定起来后,其他的几个同学漫不经心地观察起来,有的一边说话,有的起立不停,只见“烟”随着他们的乱动而不停地变着方向,当其他小组的同学观察得差不多后,而他们小组收获很少。
  这样的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在老师布置活动后我是有事要做的,我是小组的一分子,缺了我的参加,会导致全组同学不能完成探究活动。每一次探究活动都坚持这样的分工,那么学生在学习能力上会有提高,小组意识的提高必然会提高他们合作的能力。
  三、任务细化——小组合作探究的“保障”
  小学生年龄小,学习自控能力比较薄弱。教师在布置小组合作学习时,要从众多的、关于应该学什么和应该怎样组织学习的选择中做出决策。布置给学生学习的任务一定要具体一点,清楚一点,最好用小黑板挂出来或者用投影显示出来,这样学习的目标性就比较明确了,就不会出现无事可干的现象。
  四、研究思考——成功的体验源自真正的合作学习
  如果合作小组是一条小船,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学生个体的发展就是这条小船的目的地,那么学生良好的合作技巧就是推动这条小船不断前进的划桨,也是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
  我在教学《蜗牛》这课中的其中一个教学环节“蜗牛赛跑”设计了运用小组探究“一分钟,看谁的蜗牛跑得快?”这个任务。当我讲完了蜗牛的身体结构、喜欢吃的食物和蜗牛的运动后,我就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组织一次蜗牛赛跑,好不好?”同学们都说:“好。”接着我提出比赛的规则:小组合作,在一分钟内看谁组的蜗牛爬得快。同学们听到我的命令后纷纷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行动起来了。
  五、明确教学目标
  合作学习重要特征就是先明确一个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小组计划,然后每个小组成员再依次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来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因此,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就成为开展教学任务关键因素。只有确定了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够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并有效完成学习目标。
  在制定合作学习教学目标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科学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和水平进行分组,并在分组结束后设置相应的学习目标。学习层次水平较高的小组安排高水平的学习目标,水平相对较低的小组安排低层次的学习目标。要注意让学生“学有余力、学有所成”。2.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制定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动力。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制定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小组成员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3.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出科目特色。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要制定出符合小学科学的教学特色的学习目标。例如让学生在业余时间接触科学、了解科学,是制定合作学习目标的一个重要方向。
  六、成员之间相互协作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保证每位成员能够有效参与,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是完成合作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合作学习的学习目标是根据小组内部的学习能力和完成情况来制定的,因此必须要每个小组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来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完成一项对自然现象观察的任务时,有的成员负责搜集资料,有的成员负责记录,有的成员负责讲解等等,成员内部的相互协作是完成合作学习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推崇个人主义,不能个人大包大揽,任务的完成更需要团队之间的相互协作,互帮互助,共同完成教师交代的每一项教学任务。
  结束语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日趋成熟的教学理论,现已被广泛的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可以促进沟通和交流,提升团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同时,在开展合作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保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发挥成员之间的个性特色。
  参考文献:
  [1]地方院校《国际商法》双语教学模式探析——以湖南怀化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 付五平. 高教学刊. 2018(16)
  [2]小组合作学习提升英语写作素养的策略[J]. 郑秋玲,韩加强. 教育科学论坛. 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