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游戏教学对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

【作者】 郭迎花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彭公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针对当前幼儿教育阶段使用游戏教学手段,符合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学习能力提升,获得智力和思维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幼儿全面成长,游戏教学经过长年发展和经验累积,已经开始取得初步成效,游戏作为幼儿不可或缺的娱乐形式,可以促进儿童性格成长,丰富童年生活,而学习同样可以帮助幼儿提升个人素质。从而对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幼儿教育;游戏;学习兴趣;心理健康

  当前幼儿教育阶段使用游戏教学手段,符合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学习能力提升,获得智力和思维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幼儿全面成长,游戏教学经过长年发展和经验累积,已经开始取得初步成效,游戏作为幼儿不可或缺的娱乐形式,可以促进儿童性格成长,丰富童年生活,而学习同样可以帮助幼儿提升个人素质,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可以同时进行幼儿各方面能力提升,本人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对游戏在学前教育当中起到的作用进行一下交流。
  一、在教学中游戏能够提升幼儿智力成长
  幼儿阶段在理解外界事物时主要依靠自己的情感体验,喜欢游戏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特点,学前教育应该尊重幼儿的特点,以游戏方式开展教学,遵循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让幼儿先从教育中体验快乐,再获取知识和对世界的认识,让幼儿在学前教育中占据主体地位,游戏在学前教育中对幼儿进行智力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知积累,通过教学和游戏相融合,让幼儿能够积累生活经验,从而对事物产生自己的认知,比如幼儿在城堡中嬉戏时,能够理解攀登、跌倒和站起来等概念,不光提升了智力,也能提升身体素质;二是可以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在进行游戏时,为了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需要与小伙伴们进行沟通交流,在不断的交流中锻炼自己的发音,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是可以提升幼儿的想象力,每一个孩子都是浪漫主义诗人,对世界充满幻想和好奇心,游戏能够有效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丰富幼儿的内心世界,比如幼儿在玩角色游戏“寻月亮”时,幼儿们想象自己坐着火箭、椅子、动物升上天空,天马行空的散发自己的思维,有效提升幼儿想象力发展。
  二、在教学中游戏能够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
  由于幼儿初次接触学校机构,很容易产生抗拒心理,长此以往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开始厌学,甚至对学校和学习产生心理阴影,在当前环境下,幼儿以生病、懒床、撒娇等方式逃避上学的状况非常常见,有些家长受不了幼儿的软磨硬泡就会帮幼儿请假,如果不顺应他们的想法,幼儿就会怀着伤感的心情进入学校,导致丧失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并且和家长的关系也会出现裂痕。想要改变这种情况,通过游戏教学就是一种非常完美的方式,让孩子改变对学校古板严肃的认知情况,通过游戏活动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作为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幕后人员还是一线教师,都应该对幼儿报以微笑态度,通过多种多样教学游戏的开展,让孩子们尽情的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从而忘记学习的痛苦和家长不在身边的恐慌,时间久了幼儿自然不会再对学校有抗拒心理,然后爱上学校,喜欢上学和学习,怀着欢快的心情进入学校开始自己的学习生活,从根本上解决幼儿学习兴趣低,讨厌上学的心理。
  三、在教学中游戏能够帮助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由于当前家庭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幼儿就缺乏同龄人的沟通交流,过分接收家长的溺爱,容易形成暴躁、任性、孤僻的性格特点,有的幼儿由于从小接受隔代教育,被爷爷奶奶抚养长大,更是无法无天,在家里地位极高,无人敢惹,到了外界一时间也无法转变自己的思想,造成心理扭曲和性格缺陷,对幼儿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在进入学校这个小社会之后都会充分暴露出来,在学生刚进入学前教育机构时,很多幼儿会表现出过分玩闹、殴打其他子、不爱与人交流、喜欢独处、抗拒与人接触等各种各样的性格缺点,这些都是幼儿没有得到正常心理发展的外部体现,学前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纠正。学前教育利用游戏的娱乐性,帮助各种类型的小朋友参与到游戏当中,融入班集体,让幼儿体会团队、合作、尊重和分享等正确精神,养成健康心理。由于现在的孩子放假在家沉迷于手机或者平板,无法养成健康强健的身体素质,甚至有的幼儿早早戴上了眼镜,免疫力低下,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改变这种状况,当前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重视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通过游戏教学对幼儿的各种生理机体进行锻炼,比如可以进行小小独木桥游戏,在做好安全措施后,让幼儿进行游戏,锻炼儿童的平衡感;开展滚南瓜游戏,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和肩部力量,提升灵敏度;通过脚踏车游戏的开展来帮助学生们活跃腿部经络,锻炼腿部肌肉力量,也就是说通过各种针对性的游戏开展,来锻炼幼儿身体素质。
  总之,通过多种游戏开展,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曾有著名教育学家说过:“游戏就是儿童的生命”,所以学前教育机构通过将游戏融入到教学当中,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促进智力发展,养成健康心理,提升幼儿身体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