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对幼儿发展评价的探索
【作者】 边甜甜
【机构】 浙江省浦江县白马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一、幼儿发展评价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通过评价,教师能较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从而更好地为每个发展中的幼儿提供适宜其发展的教育环境,也就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真正达到促进每个幼儿发展的目的。我班级有个小女孩叫囡囡,她是一个特别内向的孩子,不和小朋友交往,也不爱粘着老师,在幼儿园一天里几乎没有说话的时候。但是在一个星期一的早上,一次娃娃家活动中,她扮演的妈妈角色形象,而且特别有爱心,扮演宝宝的胖胖流鼻涕了,她马上去给他用纸擦掉,还及时的询问胖胖是不是着凉了,要多喝水等。于是在活动后我马上在全班小朋友的面前表扬了她。从那以后,我总会将需要照顾的新入园小朋友让她来照顾,慢慢下来,她爱说爱笑了,也很快融入了集体中。
2、有利于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使教师得到提高。幼儿发展评价不但对幼儿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教师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平时活动中的评价,教师可以随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时候适宜、教育目标是否恰当、提问是否能很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是否具有有效性,是否做到了针对不同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方法等等。通过这样不断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让自己能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调整教育过程和教育行为,努力使教育适合每个孩子的发展。
3、有利于家长更好的了解幼儿园和教学,促进家园同步教育。通过评价,能使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在园的各个方面的情况,了解自己的孩子的长处与不足,能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同时也利于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使家长能更好的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进行教育,教师也能很好的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通过家园的共同配合,不断的调整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达到共同教育的效果。最终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二、幼儿发展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将每个幼儿看作为独立发展着的个体。即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幼儿,每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解每个幼儿,及时发现和肯定每个幼儿较之昨天所取得的进步,从而建立起对幼儿发展的信心。亮亮是个淘气的小男孩,总爱动手打人,因为这个原因,他已经转了好几个幼儿园了。刚来我班没几天,就把齐齐给打了。几乎每一天,都有小朋友告他的状。训斥对他已经没有效果了。有一天,我发现他把小朋友剪掉的废纸扔到了垃圾箱了,我马上表演了他,同时让小朋友向他学习。于是,我每天抓住他的一点优点及时的表扬他。他越来越有进步了。
2.差异性原则。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在某一特定阶段,不可能同时达到同一发展水平。因此,我们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正确对待幼儿发展的不平衡性,既要鼓励幼儿在某些方面超一般水平的发展,又允许幼儿在某些方面滞后于一般发展水平。淘淘小朋友口语表达能力特别的好,每次的语言活动都是他第一个学会,可是他在绘画方面却跟不上。为了这个他妈妈总批评他,在看了教师的评价记录后,妈妈接受这种差异,孩子反而慢慢跟上了。
3.适时性原则。对幼儿情感发展评价要着眼于幼儿自身的发展,将评价作为促进幼儿情感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日常工作中,根据评价指标对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观察,及时通过评价发现问题,并适时调整教育策略。
4.真实性原则。教师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在评价过程中,收集真实的信息,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同时,科学运用评价结果,不简单地用评价结果来衡量教师工作的优劣。
三、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
1.等级评价与描述性评价相结合
等级评价就是按照评价标准对幼儿的发展水平,以等级的形式做出判断。如打三颗“☆”表示幼儿已达到了该项目的评价标准,打两颗“☆”则表示幼儿基本达到了该项目的评价标准等。描述性评价是对幼儿的发展过程及结果以文字描述的形式做出判断。在评价过程中,将等级评价与描述性评价结合起来,能正确地反映幼儿发展的全貌。
2.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静态评价是指按照评价标准对幼儿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进行判断,考查的是幼儿在某一时间或阶段内发展的现实状况。其特点是通过不同幼儿间的横向比较,使教师了解每一幼儿的发展状况与该年龄段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从而使对每一个幼儿的指导更具针对性。动态评价是对幼儿发展状态的评价,考查的是幼儿当前的发展较之过去的进步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潜能和趋势。其特点是通过对每一幼儿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使教师发现幼儿的进步和成绩,从而对每一个幼儿的发展都充满信心。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既要求教师全面地评价班级每位幼儿的发展差异性,掌握幼儿的发展水平,又要求教师做好个案跟踪研究,为每个幼儿建立发展档案,使评价更为全面正确。
3.形式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式性评价是指对幼儿发展过程中的评价,它往往是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进行的,来源于教师的日常观察和积累。总结性评价是在某一教育阶段结束后,集中进行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平时勤作观察记录,个案跟踪。每月作一次全面评价,学期结束则要求教师在日常观察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汇总、分析,使教师全面地把握每一个幼儿在每一个阶段的发展情况。
4.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
教师和家长都要根据某阶段幼儿情感发展情况,运用文字描述对幼儿的发展状况进行理性判断。此外,在大班年龄的幼儿情感发展评价中,我们还尝试了幼儿自己评价和同伴相互评价,以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评价情况。
一、幼儿发展评价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通过评价,教师能较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从而更好地为每个发展中的幼儿提供适宜其发展的教育环境,也就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真正达到促进每个幼儿发展的目的。我班级有个小女孩叫囡囡,她是一个特别内向的孩子,不和小朋友交往,也不爱粘着老师,在幼儿园一天里几乎没有说话的时候。但是在一个星期一的早上,一次娃娃家活动中,她扮演的妈妈角色形象,而且特别有爱心,扮演宝宝的胖胖流鼻涕了,她马上去给他用纸擦掉,还及时的询问胖胖是不是着凉了,要多喝水等。于是在活动后我马上在全班小朋友的面前表扬了她。从那以后,我总会将需要照顾的新入园小朋友让她来照顾,慢慢下来,她爱说爱笑了,也很快融入了集体中。
2、有利于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使教师得到提高。幼儿发展评价不但对幼儿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教师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平时活动中的评价,教师可以随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时候适宜、教育目标是否恰当、提问是否能很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是否具有有效性,是否做到了针对不同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方法等等。通过这样不断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让自己能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调整教育过程和教育行为,努力使教育适合每个孩子的发展。
3、有利于家长更好的了解幼儿园和教学,促进家园同步教育。通过评价,能使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在园的各个方面的情况,了解自己的孩子的长处与不足,能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同时也利于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使家长能更好的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进行教育,教师也能很好的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通过家园的共同配合,不断的调整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达到共同教育的效果。最终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二、幼儿发展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将每个幼儿看作为独立发展着的个体。即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幼儿,每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解每个幼儿,及时发现和肯定每个幼儿较之昨天所取得的进步,从而建立起对幼儿发展的信心。亮亮是个淘气的小男孩,总爱动手打人,因为这个原因,他已经转了好几个幼儿园了。刚来我班没几天,就把齐齐给打了。几乎每一天,都有小朋友告他的状。训斥对他已经没有效果了。有一天,我发现他把小朋友剪掉的废纸扔到了垃圾箱了,我马上表演了他,同时让小朋友向他学习。于是,我每天抓住他的一点优点及时的表扬他。他越来越有进步了。
2.差异性原则。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在某一特定阶段,不可能同时达到同一发展水平。因此,我们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正确对待幼儿发展的不平衡性,既要鼓励幼儿在某些方面超一般水平的发展,又允许幼儿在某些方面滞后于一般发展水平。淘淘小朋友口语表达能力特别的好,每次的语言活动都是他第一个学会,可是他在绘画方面却跟不上。为了这个他妈妈总批评他,在看了教师的评价记录后,妈妈接受这种差异,孩子反而慢慢跟上了。
3.适时性原则。对幼儿情感发展评价要着眼于幼儿自身的发展,将评价作为促进幼儿情感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日常工作中,根据评价指标对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观察,及时通过评价发现问题,并适时调整教育策略。
4.真实性原则。教师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在评价过程中,收集真实的信息,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同时,科学运用评价结果,不简单地用评价结果来衡量教师工作的优劣。
三、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
1.等级评价与描述性评价相结合
等级评价就是按照评价标准对幼儿的发展水平,以等级的形式做出判断。如打三颗“☆”表示幼儿已达到了该项目的评价标准,打两颗“☆”则表示幼儿基本达到了该项目的评价标准等。描述性评价是对幼儿的发展过程及结果以文字描述的形式做出判断。在评价过程中,将等级评价与描述性评价结合起来,能正确地反映幼儿发展的全貌。
2.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静态评价是指按照评价标准对幼儿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进行判断,考查的是幼儿在某一时间或阶段内发展的现实状况。其特点是通过不同幼儿间的横向比较,使教师了解每一幼儿的发展状况与该年龄段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从而使对每一个幼儿的指导更具针对性。动态评价是对幼儿发展状态的评价,考查的是幼儿当前的发展较之过去的进步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潜能和趋势。其特点是通过对每一幼儿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使教师发现幼儿的进步和成绩,从而对每一个幼儿的发展都充满信心。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既要求教师全面地评价班级每位幼儿的发展差异性,掌握幼儿的发展水平,又要求教师做好个案跟踪研究,为每个幼儿建立发展档案,使评价更为全面正确。
3.形式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式性评价是指对幼儿发展过程中的评价,它往往是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进行的,来源于教师的日常观察和积累。总结性评价是在某一教育阶段结束后,集中进行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平时勤作观察记录,个案跟踪。每月作一次全面评价,学期结束则要求教师在日常观察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汇总、分析,使教师全面地把握每一个幼儿在每一个阶段的发展情况。
4.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
教师和家长都要根据某阶段幼儿情感发展情况,运用文字描述对幼儿的发展状况进行理性判断。此外,在大班年龄的幼儿情感发展评价中,我们还尝试了幼儿自己评价和同伴相互评价,以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评价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