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探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价值

【作者】 陈小燕

【机构】 广州市番禺区北城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游戏是令人愉悦的,也是儿童的。提起游戏我们都会想到儿童,而幼儿园教育对象本就是儿童,所以在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时候,做好游戏化建设也十分的重要,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求,让幼儿在愉悦的心情与状态中得到教育。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之中有明确的指出:“在幼儿园课程教学活动之中一定要注重游戏的作用,明确其地位,将游戏作为教学的基本活动,将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及时转化成为具有游戏特征的过程,这能让幼儿成为学习主体,在多样化、有趣的游戏中主动学习与思考。”由此可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如何真正将游戏有效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之中,也成为幼儿园需要关注的问题,而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这一点,本文则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价值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希望以此来有效提高幼儿园教育效果。
  一、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价值
  (一)激发幼儿参与积极性,提高教育效果
  有学者曾经提到过:“人是游戏者,人类文明也是在游戏过程中并且作为游戏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游戏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也是幼儿体验世界十分重要的一种手段,幼儿在日常游戏过程中能够真正有效感知世界。游戏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生成性、趣味性、选择性、合作性与创造性,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则是进一步突出游戏体验性,让幼儿园课程因此而变得更加的生动具体,充分借助于游戏的趣味性以及多样性,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自主体验过程中更好地展示自我,同时促进幼儿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得以发挥,另外还能在合作游戏过程中发展幼儿合作意识,为幼儿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保障与基础。在幼儿园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建构式教育理念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同,并且开始逐渐融入到幼儿教育课程体系之中,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则能够将幼儿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内容融入到游戏之中,这样幼儿就能在游戏过程中获得教育与发展,这一手段相较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幼儿园课程整体教育功能。
  (二) 唤醒幼儿教师课程意识,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建设
  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对于课程的敏感度,也是其对于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更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体现,教师课程意识包含内容较多,像是课程目标意识、主体意识、课程生成意识等等。长时间以来教师教学意识较为浓厚,但课程意识相对淡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授的集体教学为主,忽视了游戏及其他形式的活动,所以无法有效提高幼儿园教学效果。而课程游戏化则能够有效唤醒教师对于课程的关注,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于幼儿园课程系统的认识,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审视自己,思考谁才是课程主体,同时寻找发现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从而有效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建设。
  (三) 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助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价值还体现在其能够有效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同时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在游戏化教学课堂之上,幼儿成为学习主体,教师则成为教学组织者与设计者,教师需要在课程设计时观察、了解儿童能力,然后结合教学目的来开发课程资源,从而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为幼儿园课程教育质量提升奠定良好的保障。
  (四) 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帮助幼儿形成良好品质
  幼儿园游戏化课程是以幼儿主动、探究与理解的高质量学习,这种学习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批判性思维与质疑能力,同时还需要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灵活解决各项问题。课程游戏化从某些方面来说就是让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活动,让幼儿园教育更加关注幼儿学习过程,让幼儿在生活与游戏过程中自主学习与思考,这样不仅能够实现教学的目的,还能有效发展幼儿创造力、想象力、自主思考能力等,真正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得以全面发展与提升。
  二、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价值实现措施
  (一) 将游戏作为基本精神融入幼儿园课程之中
  美国著名教育家有提到:“游戏性是一种基本的精神态度,而游戏则是这种精神态度的外部表现形式”。要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价值最大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确认识游戏化教学的价值,在课堂之上注重游戏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以幼儿作为主体,将教学目标与活动过程有效结合在一起,以此来有效激发幼儿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真正有效促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价值得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从幼儿发展角度进行分析,积极组织幼儿参与到创造性游戏活动之中,同时注重对幼儿进行动态化游戏指导,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自我展示、自主探索,同时为其营造出良好的游戏探索环境,指导幼儿借助于各种游戏素材进行探讨与分析。例如,动物作为幼儿熟悉的身边事物,教师在课程游戏化设计的时候,可以借助这一形象,积极组织“动物伙伴”这一类的游戏,鼓励幼儿借助于肢体动作亦或者是语言来对动物进行模仿,这样就能有效促进幼儿创新思维能力得以发展。
  (二)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三构建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价值要想真正得以有效发挥,还是需要结合幼儿身心发展需求来为其构建出相应的游戏化课程环境:
  1、 构建自主、合作、分享的游戏区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而要想实现这一点自主、合作、分享的游戏区就十分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从这一点着手来进行合理的构建:
  (1) 班级游戏区。班级游戏区是幼儿活动主要场所,主要包含了美工区、语言区、积木区、表演区等,我园在构建的时候按照教育性、互动性以及适配性等原则来对这些游戏区进行了合理的设置,以此来保障班级游戏价值的有效发挥,让幼儿在班级游戏区中得到发展与提升。
  (2) 功能游戏区。公共功能区分布在教学楼的各个楼层,每个专用的活动室也设置了不一样的教育内容与材料,在构建的时候,我园将不同内容与材料投放在一起,以此来有效吸引幼儿注意力,让其能够自主参与到探索之中,真正让幼儿在功能游戏区得到自主发展与探究。例如,幼儿在“童书馆”可以自由阅读,在童书里感受缤纷的世界;而在“科学发现室”功能游戏区域之中则能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埋下探究的种子。
  (3) 户外游戏区。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区构建的时候,我园还按照多元、趣味、灵动等设计理念来为幼儿构建出了户外游戏区,像是时光隧道、沙池城堡、啾啾菜园等,借助于这些游戏区让幼儿感受到自然的魅力,这样幼儿就能在活动过程中更好地感知到其魅力。
  2、 构建主动、专注、表达的学习区
  在《指南》之中有强调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以及差异性,而且还指出了幼儿学习就是以其直接经验作为基础,在游戏以及日常生活中才能得以进行的。为此,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构建过程中,我园还为幼儿构建出了主动、专注、表达的学习区,按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原则来对班级学习活动区进行构建。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小组来开展学习与活动,而教师则结合幼儿实际来进行差异化指导与帮助,这样就能有效促进幼儿发展与提升,真正让幼儿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与提升。
  3、 构建自理、自助、自由的生活区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念指导之下,提倡将生活还给孩子,为幼儿创造出更多的机会与可能,所以我园在发展过程中将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分散的生活环节有效连接到了一起,以自主的形式来进行组织,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按照自身需求来参与,以此来真正保证幼儿在生活之中自由与自主的发展。例如,在班级生活区域,我园就特别为幼儿设置了餐厅,每天上午的水果餐,幼儿可以自助准备水果与餐具,然后再自助选择与自助清理,这样幼儿就能在自主参与中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从而真正有效提高幼儿生活能力,落实幼儿园教育教学,
  (三) 设计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游戏化课程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我园还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来为其设计出了相应的游戏化课程,以此来更好地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求。以音乐活动为例,为能够真正让幼儿在学唱歌的同时,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思想与风趣,我园在音乐活动过程中会使用图标教学法来展开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按照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来控制好图标的直观性以及色彩性,这样幼儿就能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其中的奥妙。例如,在大班音乐活动过程中,我园教师就借助于图标消失游戏来对幼儿展开了游戏化教学,让幼儿记忆力在游戏过程中得到锻炼;还有在大班打击乐活动《田纳西摇摆舞》教学活动中,我园教师则试着用碰铃、杯子、铃鼓等乐器来将乐曲之中的节奏以及强弱变化进行表现,然后要求幼儿按照节拍一同演奏,这样幼儿就能在游戏活动中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四) 注重创造性游戏的价值
  创造性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发展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主要指的是幼儿借助于游戏表现亦或者是模仿自己所看到、听到的东西,这样幼儿就能在模仿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模仿东西的特性,有效培养幼儿观察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一游戏相较于其他课程游戏而言,游戏目的并不明显,所以幼儿园教师进场会忽视其作用。我园在课程游戏化过程中,一方面就通过虚拟作品来生成创造性游戏,例如,在完成丑小鸭主题活动后,让幼儿扮演小鸭子,分组演示这一作品之中的某一场景,通过这一情境游戏的方式来让幼儿获得良好的感悟。除此之外,我园在创造性游戏实施过程中,还将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创造性游戏载体,带领幼儿参观博物馆、图书馆、超市等场地,来引导幼儿总结自己参观过程中所听、所见,之后再基于此来进行情境再现,这样幼儿自然能够从中得到发展与提升。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十分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求,而且相对于传统教育手段而言,其更加关注幼儿情感体验与主观感知,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课程所具备的教育价值。幼儿园在进行课程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意识到游戏的价值,将游戏融入到课程教育之中,同时多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探索时间,这样幼儿才能在游戏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刘流.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分析[J]. 新校园(中旬)(3):152-152.
  [2]钱静秋.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分析[J]. 好家长, 2017(26):51-51.
  [3]徐小丽.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分析[J]. 内蒙古教育:c, No.663(12):33.
  [4]史雪梅.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育价值、不足之处及其实现策略探索[J]. 教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