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如何培养初中低年级学生诵读能力
【作者】 龙昌宏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教学研究室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本文就如何在课外活动(主要是体育运动)中开展诵读积累,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阐述:1.根据教材选诗,和韵律依节奏改编;2.迁移诵读,寓积累与阳光体育;3.比赛促进,激趣创设诵读氛围;4.运动诵读,润物细无声的育才之路。
【关键词】 运动;诵读;积累
新时代人才的语文素养,是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海市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组长、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周宏认为,当下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回到教育的原点,重视学生的积累,而非应试技巧,“语文讲究厚积薄发,中小学生应多阅读,而非多做题,从而养成兴趣,形成能力”。
如何在中小学开展经典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语文课堂传授这个主阵地之外,偶尔的机会,我课间发现学生边跳皮筋边说一些找不到作者的打油诗,学生玩得兴趣盎然,玩得分外投入。灵机一动,我想到了课外培养学生古诗词诵读的好方法,那就是让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去诵读古诗词。具体做法为:
1.根据教材选诗,和韵律依节奏改编
中国,诗歌的国度。这些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经典诗词,语言精练,韵律优美,情趣盎然,蕴含丰富,是中华经典中不可磨灭的宝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加学生的经典积累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在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们依据学生年龄差距和认知阶段,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选择课内外层次各异的古诗词,供给学生诵读积累。一是七年级段,我们选择浅显易懂、容易背诵的古诗词。如曹操的《观沧海》、王湾《次北固山下》、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谭词同的《潼关》、刘禹锡的《秋词(其一)》等;二是八年级上册段,可以选择一些寓意深刻需要思考理解的七言绝句或律诗。如王绩的《野望》、崔颢的《黄鹤楼》、王维的《使至塞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陶渊明《饮酒(其五)》、散文体的《富贵不能淫》等;三是八年级下册段学生,可选择篇目较长含义深刻的诗词,作为积累篇目。如诗经《关雎》、《鄘风.相鼠》、《秦风.蒹葭》、《卫风.氓》、《小雅.斯干》、《大雅.既醉》、《弟子规》、《三字经》等。
对选取的诗词,我们首先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课间活动形式,如跳皮筋、转呼啦圈、跳绳、做游戏的节凑,将诗词断句标注轻重,和着不同的运动节律,以备学生诵读。
2.迁移诵读,寓积累与阳光体育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在校园的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加强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共识。中学生大小课间活动不断增加,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跑步、做操、舞蹈、场地游戏,踢毽子、跳绳、呼啦圈运动种类繁多;但是,大课间及自由活动时间长,学生在以上活动中缺乏兴趣,又无任务要求,出现了一些不愿运动,甚至追逐打闹,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为此,给学生大课间、课外活动时间布置一定量的积累诵读任务既增进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又增加了学生的诵读积累。所以,我们在年级段语文老师选编好的经典诗词经规的基础上,规划出本段学生一年的诵读篇目,根据学段特点,每周布置2-3首诗词,作为一周的诵读篇目。
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层面排出各学段诵读积累值周语文老师负责发布本周识记诵读诗词;各班语文老师负责将识记诵读诗词抄在教室的小黑板上,并利用每天早读或课前一分钟时间梳理生字词,引导学生识记,并且讲清楚诗词诵读所适合的运动节奏,在大课间活动中指导诵读与运动的结合。为了创设良好的诵读的氛围,给学生创造一个儒雅轻松地诵读环境,我们还在大课间或课外活动时间,在校园广播里播放古典乐曲,使诵读更具古典色彩,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样,学生在一周内对分配的识记诵读任务,在大课间及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诵读与运动的结合,从而达到运动健身与诵读积累的双丰收。一个学年结束后,每个学段的学生就可以积累到70至90首诗词。同学段的下一个年级重复诵读,到熟记于心逐步积累理解的目的。
3.比赛促进,激趣创设诵读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对诵读产生兴趣,我们首先在全校开展以花样跳绳和经典诵读相结合的比赛,用比赛的手段促进和推动运动诵读开展。也许是因为要比赛的原因,老师们才认真开始了排练,学生也不由自主地边跳绳边诵读本班参赛的古诗词。一时间,校园处处是跳绳的身影和诵读的靓音。其次创设氛围,增加诵读表演机会。改课前唱歌为课前拍手诵读一两首诗;集会前开展“拉诗”互动,比一比哪一个班的诗词背诵准、数量多;升旗结束后,班级轮流表演“花样跳绳经典诵读”;课间活动学生自发的开展各种形式的运动诵读,如跳皮筋、呼啦圈等加进古诗诵读。
4.运动诵读,润物细无声的育才之路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运动与诵读是以身体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动作记忆是最牢固的记忆,它把动作与诗词经规的记忆结合起来,动作形象以及所背诵的诗词经规长期保持在阳光体育活动中,一旦有了这个活动,活动的内容就会浮现在眼前。为此,寓诵读积累于阳光体育大课间、课外活动的各种体育活动中,对于中学生的动作记忆十分有利。同学们在学习古诗文化的同时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既丰富了课间活动内容,又让学生全面地去感悟、领略祖国古典诗词文化的魅力与内涵,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同时还为他们的完美人格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课外运动诵读积累:
一是改变了学生。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健康水平,学生还在全校性的运动诵读中,自主感悟,潜移默化。其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尊老爱幼的品德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育人效应。
二是影响了学校。运动诵读不仅给学校注入了活力,更改变了校风校貌。他让学校了打闹争吵少了,朗朗读书生多了;让校园垃圾少了,卫生保持时间长了;让餐厅里你争我抢少了,丢弃抛洒少了,文明礼貌、珍惜粮食多了;让宿舍就寝吵杂少了,安静整洁多了……
三是感化了家长。孩子们回到家随口吟诵诗词,家长受到感化,思想观念得到改变,自己也不知不觉的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在家里也很少用脏言恶语伤害孩子了,教育和引导孩子的观念和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了。
总之,课外经典诵读积累是运动中的学习,是动作中的记忆,持久有效,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不错途径。
参考文献:
[1]黄大鹏.浅议初中语文诗歌的游戏诵读[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02):61-62.
[2]庄冠杰.低年级队列辅助游戏“诵读接力”[J].中国学校体育,2012(02):68.
[3]张警之. 提高中学生诵读能力的意义与方法[C]. 管理科学和工业工程协会.探索科学2016年5月学术研讨.管理科学和工业工程协会:管理科学和工业工程协会,2016:300.
[4]汤陈秀. 《声律启蒙》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9.
[5]陈明太. 探索诵读节奏技巧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五).: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578-579.
[6]庄冠杰.低年级队列辅助游戏“诵读接力”[J].中国学校体育,2012(02):68.
【关键词】 运动;诵读;积累
新时代人才的语文素养,是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海市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组长、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周宏认为,当下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回到教育的原点,重视学生的积累,而非应试技巧,“语文讲究厚积薄发,中小学生应多阅读,而非多做题,从而养成兴趣,形成能力”。
如何在中小学开展经典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语文课堂传授这个主阵地之外,偶尔的机会,我课间发现学生边跳皮筋边说一些找不到作者的打油诗,学生玩得兴趣盎然,玩得分外投入。灵机一动,我想到了课外培养学生古诗词诵读的好方法,那就是让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去诵读古诗词。具体做法为:
1.根据教材选诗,和韵律依节奏改编
中国,诗歌的国度。这些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经典诗词,语言精练,韵律优美,情趣盎然,蕴含丰富,是中华经典中不可磨灭的宝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加学生的经典积累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在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们依据学生年龄差距和认知阶段,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选择课内外层次各异的古诗词,供给学生诵读积累。一是七年级段,我们选择浅显易懂、容易背诵的古诗词。如曹操的《观沧海》、王湾《次北固山下》、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谭词同的《潼关》、刘禹锡的《秋词(其一)》等;二是八年级上册段,可以选择一些寓意深刻需要思考理解的七言绝句或律诗。如王绩的《野望》、崔颢的《黄鹤楼》、王维的《使至塞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陶渊明《饮酒(其五)》、散文体的《富贵不能淫》等;三是八年级下册段学生,可选择篇目较长含义深刻的诗词,作为积累篇目。如诗经《关雎》、《鄘风.相鼠》、《秦风.蒹葭》、《卫风.氓》、《小雅.斯干》、《大雅.既醉》、《弟子规》、《三字经》等。
对选取的诗词,我们首先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课间活动形式,如跳皮筋、转呼啦圈、跳绳、做游戏的节凑,将诗词断句标注轻重,和着不同的运动节律,以备学生诵读。
2.迁移诵读,寓积累与阳光体育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在校园的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加强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共识。中学生大小课间活动不断增加,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跑步、做操、舞蹈、场地游戏,踢毽子、跳绳、呼啦圈运动种类繁多;但是,大课间及自由活动时间长,学生在以上活动中缺乏兴趣,又无任务要求,出现了一些不愿运动,甚至追逐打闹,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为此,给学生大课间、课外活动时间布置一定量的积累诵读任务既增进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又增加了学生的诵读积累。所以,我们在年级段语文老师选编好的经典诗词经规的基础上,规划出本段学生一年的诵读篇目,根据学段特点,每周布置2-3首诗词,作为一周的诵读篇目。
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层面排出各学段诵读积累值周语文老师负责发布本周识记诵读诗词;各班语文老师负责将识记诵读诗词抄在教室的小黑板上,并利用每天早读或课前一分钟时间梳理生字词,引导学生识记,并且讲清楚诗词诵读所适合的运动节奏,在大课间活动中指导诵读与运动的结合。为了创设良好的诵读的氛围,给学生创造一个儒雅轻松地诵读环境,我们还在大课间或课外活动时间,在校园广播里播放古典乐曲,使诵读更具古典色彩,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样,学生在一周内对分配的识记诵读任务,在大课间及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诵读与运动的结合,从而达到运动健身与诵读积累的双丰收。一个学年结束后,每个学段的学生就可以积累到70至90首诗词。同学段的下一个年级重复诵读,到熟记于心逐步积累理解的目的。
3.比赛促进,激趣创设诵读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对诵读产生兴趣,我们首先在全校开展以花样跳绳和经典诵读相结合的比赛,用比赛的手段促进和推动运动诵读开展。也许是因为要比赛的原因,老师们才认真开始了排练,学生也不由自主地边跳绳边诵读本班参赛的古诗词。一时间,校园处处是跳绳的身影和诵读的靓音。其次创设氛围,增加诵读表演机会。改课前唱歌为课前拍手诵读一两首诗;集会前开展“拉诗”互动,比一比哪一个班的诗词背诵准、数量多;升旗结束后,班级轮流表演“花样跳绳经典诵读”;课间活动学生自发的开展各种形式的运动诵读,如跳皮筋、呼啦圈等加进古诗诵读。
4.运动诵读,润物细无声的育才之路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运动与诵读是以身体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动作记忆是最牢固的记忆,它把动作与诗词经规的记忆结合起来,动作形象以及所背诵的诗词经规长期保持在阳光体育活动中,一旦有了这个活动,活动的内容就会浮现在眼前。为此,寓诵读积累于阳光体育大课间、课外活动的各种体育活动中,对于中学生的动作记忆十分有利。同学们在学习古诗文化的同时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既丰富了课间活动内容,又让学生全面地去感悟、领略祖国古典诗词文化的魅力与内涵,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同时还为他们的完美人格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课外运动诵读积累:
一是改变了学生。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健康水平,学生还在全校性的运动诵读中,自主感悟,潜移默化。其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尊老爱幼的品德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育人效应。
二是影响了学校。运动诵读不仅给学校注入了活力,更改变了校风校貌。他让学校了打闹争吵少了,朗朗读书生多了;让校园垃圾少了,卫生保持时间长了;让餐厅里你争我抢少了,丢弃抛洒少了,文明礼貌、珍惜粮食多了;让宿舍就寝吵杂少了,安静整洁多了……
三是感化了家长。孩子们回到家随口吟诵诗词,家长受到感化,思想观念得到改变,自己也不知不觉的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在家里也很少用脏言恶语伤害孩子了,教育和引导孩子的观念和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了。
总之,课外经典诵读积累是运动中的学习,是动作中的记忆,持久有效,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不错途径。
参考文献:
[1]黄大鹏.浅议初中语文诗歌的游戏诵读[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02):61-62.
[2]庄冠杰.低年级队列辅助游戏“诵读接力”[J].中国学校体育,2012(02):68.
[3]张警之. 提高中学生诵读能力的意义与方法[C]. 管理科学和工业工程协会.探索科学2016年5月学术研讨.管理科学和工业工程协会:管理科学和工业工程协会,2016:300.
[4]汤陈秀. 《声律启蒙》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9.
[5]陈明太. 探索诵读节奏技巧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五).: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578-579.
[6]庄冠杰.低年级队列辅助游戏“诵读接力”[J].中国学校体育,2012(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