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谈如何疏解农村中学班主任的压力
【作者】 黄廷勇
【机构】 四川省资中县龙结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一部分年龄较大的班主任长期处于教育第一线,其积极性较低且工作多为被动完成。这直接影响到班级建设,进而影响到学校教育体系的有序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农村班主任实际工作入手,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现状;问题;对策
1.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农村中学的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即:父母多外出打工,多数学生的日常管理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负责。在老人的呵护下,这些孩子失去了明确的目标,还因为缺少父母的呵护存在自卑感。这些留守儿童已成为农村中学的主力军,这无形中加大了农村中学班主任的工作难度。班主任工作对农村中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对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但很多教师又从心理上抵触班主任这份工作,不愿意接受这份责任。以下就农村中学班主任的工作现状、现存问题、解决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2.农村班主任的现状分析
2.1班主任工作特征的影响
(1)难度大
农村中学生普遍具有心理自卑、学习习惯差、厌学情趣明显等问题。班主任在完成授课的同时不仅要全面抓班级建设工作,还要培养他们的正确人生观,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加之该阶段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由此加大了管理难度。
(2)工作强度大
农村中学的基础设施较差,如:教师、宿舍等硬件相对较差。学生们有的住校、有的走读,从而加大了管理难度。班主任要从日常点滴入手,兼顾学生的早自习、课间操、课间餐和营养午餐,直至晚自习才能告一段落。
(3)工作压力大
由于留守儿童占比较大,这些学生家长无暇顾及,教育重任基本全交给了学校。针对这些无控状态的学生,班主任需付出双倍努力,同时还需承担更多责任。因为压力陡增,因此很多教师对班主任工作心存抵触。
(4)工作量大
农村中学教师在完成班级管理的同时,还需承担相应的任课工作量。由此压缩了个人时间,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其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由于机会成本过大,造成很多教师不愿意做班主任。
2.2学校对于班主任工作缺乏机制保障
(1)岗位津贴过低
班主任岗位都有相应的津贴补助。虽然这部分津贴一直处于上涨的趋势,但该津贴多为一个基数,缺乏合理的分配机制。一般这种津贴一成不变,也不会因为班级管理水平存在差异。这也造成班主任工作缺乏主动性,多数班主任的工作因为责任心使然,缺乏必要的经济杠杆调节作用。
(2)班主任的晋升难
通常,评判班主任工作质量多以“优秀班主任”评定为标准。但该项评定需要班主任付出一年的努力,且各项工作均需处于年级前列。由于在班主任岗位上付出很多精力和实践,由此影响到自己教学、科研,进而对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起到不利的作用。反之,即便获得“优秀班主任”奖励,也很难获得较好的晋升渠道,由此降低了教师们争先做班主任的热情。
(3)班主任岗位培训缺失
从目前看,班主任的管理培训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很多年轻班主任因为缺乏相应的经验,无法清晰的梳理农村中学班级管理工作,也无法有效的疏解相应的工作压力。在日常管理中,因为经验问题部分年轻班主任还会和学生产生冲突,最终造成效率低、事倍功半,甚至焦头烂额。
(5)学校现有资源不足
作为学校的构成的基本单元,班主任需要直接面对学生,解决班级内各种问题,同时还要对接学校各个部门。若学校对应部门支持不足,或学校硬件缺失则会影响到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
3.农村中学班主任激励的对策与建议
3.1全员参与形成合力
班级管理工作仅凭班主任一己之力效果差强人意。借助任课教师做好考勤、教学、德育教育,班级管理工作将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相关期末评语、操行等级融入认可教师的意见,可对学生形成有形的约束。学生们会在课堂内外注重自己的言行,班主任的工作量也得以削减。
3.2借助外部力量增加德育教育
从某种程度讲,学生们对于教师和班主任有一种潜在的抵触心理。择机聘请校外德高望重的模范或心理专家,或其他学校优秀教师参与到本校德育教育,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会在人生认知、学业思考、行为习惯、课余生活等多方面获得有益的指导。
3.3科学考核工作量
“24小时待命”已成为农村中学班主任的“标签”。一般农村中学班主任每周正常工作都在30小时以上,还不包括早晚自习的值班工作和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因此,将班主任的工作时间加以合算,对比一般任课教师,并将其作为考核标准则更为科学合理。这也有助于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4构建班主任奖励、晋升机制
通常,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中需付出巨大努力,但在评定职称时,这些工作很难作为工作亮点。结合班主任工作考核机制,制定与职称、晋级相匹配的加分标准则更有助于提升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但上述说法不是某一所学校能够决定实施的,需要整个教育体系共同认可推行。此外,还可以建设班主任科研工作室,提升班主任工作的高度,让其他教师认为班主任都是优秀人才,并能在相关课题等方面获得优先权。这些都是对班主任工作的认可和肯定。
3.5构建班主任培训机制
逐步构建并推行班主任培训制度,使其成为教师培训的重要构成部分。结合不同类型的年级设置与之相符的培训课程,如:毕业班、新入学班级、班级后进学生等相关主题培训。逐渐形成岗前、在岗、骨干等几个层次的培训机制。保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业务能力与政治素养相结合。在不同劫夺做好班主任心理评定工作,根据班主任心理健康情况给予相应的疏解和指导。每年为班主任提供一次身体检查的机会,让身心健康的班主任笑对工作。考核上岗的员工,应按照以老带新的模式使其逐渐接受班主任工作。通过逐渐的磨合与积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针对在岗班主任需做好岗位培训,针对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式讲解,从而塑造一支心理过硬,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团队。同时,适当的培训可为班主任减压,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中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任重道远,需面对各种时代特征的问题和各类突发事件。为调动班主任的工作人情,还需从制度、硬件、上升空间、培训机制等多方面入手,环节他们的压力,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投身于班主任管理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邓焕和.新形势下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模式改革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05):199.
[2]于颖颖.农村初中班级管理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7.
[3]贺华文.浅谈新时代农村中学班主任素养[J].名师在线,2018(35):92-93.
【关键词】 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现状;问题;对策
1.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农村中学的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即:父母多外出打工,多数学生的日常管理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负责。在老人的呵护下,这些孩子失去了明确的目标,还因为缺少父母的呵护存在自卑感。这些留守儿童已成为农村中学的主力军,这无形中加大了农村中学班主任的工作难度。班主任工作对农村中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对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但很多教师又从心理上抵触班主任这份工作,不愿意接受这份责任。以下就农村中学班主任的工作现状、现存问题、解决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2.农村班主任的现状分析
2.1班主任工作特征的影响
(1)难度大
农村中学生普遍具有心理自卑、学习习惯差、厌学情趣明显等问题。班主任在完成授课的同时不仅要全面抓班级建设工作,还要培养他们的正确人生观,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加之该阶段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由此加大了管理难度。
(2)工作强度大
农村中学的基础设施较差,如:教师、宿舍等硬件相对较差。学生们有的住校、有的走读,从而加大了管理难度。班主任要从日常点滴入手,兼顾学生的早自习、课间操、课间餐和营养午餐,直至晚自习才能告一段落。
(3)工作压力大
由于留守儿童占比较大,这些学生家长无暇顾及,教育重任基本全交给了学校。针对这些无控状态的学生,班主任需付出双倍努力,同时还需承担更多责任。因为压力陡增,因此很多教师对班主任工作心存抵触。
(4)工作量大
农村中学教师在完成班级管理的同时,还需承担相应的任课工作量。由此压缩了个人时间,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其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由于机会成本过大,造成很多教师不愿意做班主任。
2.2学校对于班主任工作缺乏机制保障
(1)岗位津贴过低
班主任岗位都有相应的津贴补助。虽然这部分津贴一直处于上涨的趋势,但该津贴多为一个基数,缺乏合理的分配机制。一般这种津贴一成不变,也不会因为班级管理水平存在差异。这也造成班主任工作缺乏主动性,多数班主任的工作因为责任心使然,缺乏必要的经济杠杆调节作用。
(2)班主任的晋升难
通常,评判班主任工作质量多以“优秀班主任”评定为标准。但该项评定需要班主任付出一年的努力,且各项工作均需处于年级前列。由于在班主任岗位上付出很多精力和实践,由此影响到自己教学、科研,进而对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起到不利的作用。反之,即便获得“优秀班主任”奖励,也很难获得较好的晋升渠道,由此降低了教师们争先做班主任的热情。
(3)班主任岗位培训缺失
从目前看,班主任的管理培训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很多年轻班主任因为缺乏相应的经验,无法清晰的梳理农村中学班级管理工作,也无法有效的疏解相应的工作压力。在日常管理中,因为经验问题部分年轻班主任还会和学生产生冲突,最终造成效率低、事倍功半,甚至焦头烂额。
(5)学校现有资源不足
作为学校的构成的基本单元,班主任需要直接面对学生,解决班级内各种问题,同时还要对接学校各个部门。若学校对应部门支持不足,或学校硬件缺失则会影响到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
3.农村中学班主任激励的对策与建议
3.1全员参与形成合力
班级管理工作仅凭班主任一己之力效果差强人意。借助任课教师做好考勤、教学、德育教育,班级管理工作将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相关期末评语、操行等级融入认可教师的意见,可对学生形成有形的约束。学生们会在课堂内外注重自己的言行,班主任的工作量也得以削减。
3.2借助外部力量增加德育教育
从某种程度讲,学生们对于教师和班主任有一种潜在的抵触心理。择机聘请校外德高望重的模范或心理专家,或其他学校优秀教师参与到本校德育教育,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会在人生认知、学业思考、行为习惯、课余生活等多方面获得有益的指导。
3.3科学考核工作量
“24小时待命”已成为农村中学班主任的“标签”。一般农村中学班主任每周正常工作都在30小时以上,还不包括早晚自习的值班工作和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因此,将班主任的工作时间加以合算,对比一般任课教师,并将其作为考核标准则更为科学合理。这也有助于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4构建班主任奖励、晋升机制
通常,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中需付出巨大努力,但在评定职称时,这些工作很难作为工作亮点。结合班主任工作考核机制,制定与职称、晋级相匹配的加分标准则更有助于提升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但上述说法不是某一所学校能够决定实施的,需要整个教育体系共同认可推行。此外,还可以建设班主任科研工作室,提升班主任工作的高度,让其他教师认为班主任都是优秀人才,并能在相关课题等方面获得优先权。这些都是对班主任工作的认可和肯定。
3.5构建班主任培训机制
逐步构建并推行班主任培训制度,使其成为教师培训的重要构成部分。结合不同类型的年级设置与之相符的培训课程,如:毕业班、新入学班级、班级后进学生等相关主题培训。逐渐形成岗前、在岗、骨干等几个层次的培训机制。保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业务能力与政治素养相结合。在不同劫夺做好班主任心理评定工作,根据班主任心理健康情况给予相应的疏解和指导。每年为班主任提供一次身体检查的机会,让身心健康的班主任笑对工作。考核上岗的员工,应按照以老带新的模式使其逐渐接受班主任工作。通过逐渐的磨合与积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针对在岗班主任需做好岗位培训,针对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式讲解,从而塑造一支心理过硬,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团队。同时,适当的培训可为班主任减压,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中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任重道远,需面对各种时代特征的问题和各类突发事件。为调动班主任的工作人情,还需从制度、硬件、上升空间、培训机制等多方面入手,环节他们的压力,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投身于班主任管理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邓焕和.新形势下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模式改革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05):199.
[2]于颖颖.农村初中班级管理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7.
[3]贺华文.浅谈新时代农村中学班主任素养[J].名师在线,2018(3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