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文本组织方法

【作者】 孙 莉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龙结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挖掘文本和确定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思考的平台的构建,使学生通过对比多文本阅读掌握更多的知识,促使其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得到提升。本文分析了群文阅读的内涵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文本组织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文本组织

  1.群文阅读的内涵
  群文阅读指的是确定一个阅读目标,选择多篇文章阅读,由师生共同在活动中对文本进行阅读,通过话题探究,阅读体验分享,阅读感受的沟通等,在思维的碰撞过程中达到学生阅读综合素质的提升的目的。群文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自主与合作探究探讨的过程,主要为学生创造了思考的空间,和不同观点得以表达的平台,促使师生间的互动关系更加良好。群文阅读作为初中阅读教学的改革,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被打破,使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在语文阅读高质量课堂的构建和学生阅读素质的培养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2.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文本组织方法
  2.1凝炼主题,紧密聚合
  选择文章的群文阅读的基础,因为群文阅读的相关文章的聚合了多篇文章,所以就需要教师考虑怎样有效的整合多篇文章,保证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的方向正确。凝聚文章的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其相似、相关的主题对其进行聚合。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之前,应首先需要深入分析主题,对主题的内涵进行挖掘,通过阅读主题性的文章,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如在对《春》进行教学时,教师不应该只指导学生简单的阅读这篇文章,而要联合《风雨》、《雨的四季》、《济南的冬天》进行相关的阅读。这些文章中都提到季节,并且都描绘了景色和情感,通过宵组合这样的群文阅读,既可使学生感悟景色的能力得到深化,还使学生通过对春夏秋冬变换的感受对文章主题加强认识,通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的全面提升,为群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2.2呈现结构,有机整合
  许多文章表面上比较简单,但实际上其中的结构和脉络却比较复杂。要想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保证阅读质量,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对文章的脉络结构认真分析,通过优化不同要素实现阅读效果的深化,需要教师通过对群文阅读教学规律的把握,在指导时突出文章结构,通过有机组合群文,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如在对《孔乙己》进行教学时,为保证学生对鲁迅作品加深理解,并掌握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情感,教师可以组合之前学过的其他鲁迅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故乡》、《孔乙己》、《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几个鲁迅的代表作文章关于文章结构的安排存在的差别较大。教师可以根据创作时间对这几篇文章进行阅读,然后对比文章的结构,使学生在对比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了解鲁迅在对这类文章进行创作的思想变化,通过对作者心路历程的深切感受,对文章结构加强认识。该种阅读教学方式可使学生的阅读习惯逐步得到培养,使其主动积极对文章结构进行关注,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增涨知识。
  2.3整体设计,横向联合
  保障群文阅读有效实施的重要步骤是对文章进行合理的组合,但是想要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提高,教师还应该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获得信息的相关方法,使群文阅读教学真正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条件,进而培养起学生的阅读思维和习惯,基于这种需求,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能力。具体讲,教师应该遵循整体性原则,引导学生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挖掘和整合,促使其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质量得到提升。整体性阅读教学设计高度结合群文阅读,还可引导学生联合进行横向性思考,如教师在《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过程中,为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挖掘、提炼和整合,教师可把《大雁归来》、《敬畏自然》等文章合理引入,指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手法的运用,和对其中重要信息的整合和研究,学会对文章进行鉴赏和评价。学生通过阅读《大雁归来》可感受到生物的生息,并对散文体裁加强了解,通过对散文隐性结构特征的进一步掌握,获得更多的信息;《敬畏自然》可使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加强认识,并掌握写作议论文的方法和技巧;《大自然的语言》让学生通过对物候现象的学习,学到写作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进而达到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目的。
  2.4课内课外,有效结合
  群文阅读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共同阅读多篇文章,从而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阅读主题,使学生眼界得到开拓,保证其阅读量更加丰富。教师往往只重视在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获取课内阅读文本,尽管这样可实现群文阅读的效果,但学生的眼界也会在此过程中受到限制。所以教师还应该选择课外相关文章,采用点射状的方法推进群文阅读,通过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为其提供良好的阅读平台,引导学生有效的结合课内和课外阅读,还可以深入进行群文阅读,促使阅读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教师在选取课外阅读文本时,要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层次,和兴趣爱好,难度较大的阅读文本会削弱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群文阅读的效果造成影响,如在对《苏州园林》进行教学时,因为这篇文章是篇经典的包括所有说明文知识点的文章,教师在对课外阅读篇章选取的过程中应该认真分析,保证学生在对教师选取的文章进行阅读时可理解说明文的知识和写作方法,使学生阅读说明文的难题被顺利攻破,然后教师再选择经典说明文《生命科学的奇葩》、《动物为何不会迷失方向》等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结语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作为和初中生阅读习惯和能力相契合的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应用群文阅读,可使以往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得到改变,使单篇阅读实现点射状的群文阅读,让学生眼界拓宽的同时对多种阅读技巧得以灵活掌握。而且群文阅读也改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结构,使学生通过对群文共性的挖掘对文章主题加强认识,进一步提升阅读的能力。所以为保障语文教学中应用群文阅读的效果,教师应该通过阅读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为群文阅读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峥嵘.浅谈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2017(29):120.
  [2]王伟德.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组文策略探讨[J].新课程,2019(05):7.
  [3]湛容.中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内与课外结合策略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8(0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