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结合图片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作者】 杨 杏
【机构】 贵州省晴隆县教育局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新改革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产生发展,对现阶段的教育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尤其体现在中学教育阶段。中学阶段是学生们由初级教育转变为专业教育非常关键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们能否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对学生们未来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关键词】 英语阅读;图片;思维品质
中学阶段英语知识的学习一直是限制学生们综合能力提升的非常关键的学科,总结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包括多个方面,包含学生自己因素、教师因素以及社会范围内对于英语这一学科的认可度等。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如何使用图片来培养学生们的思维品质做系统探究。
一、初中英语教学存在问题
(一)思维品质得不到充分的锻炼
素质教育追求的是学生全面发展,这其中学生的表现力和表达能力都是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影响,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单纯对学生们进行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听课,学生们思维能力得不到充足发展的机会,因此无法养成良好的意识品质。
(二)教学方式限制思维品质的发展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很多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已经被优秀的教师开发出来,并且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被证明确实可以起到推动学生们学习效果的作用。然而部分中学英语教师受到个人综合素质和接受能力以及固有观念的影响,对这部分新的教学方式,应用程度不足导致学生们思维品质的养成存在问题。
二、中学英语阅读中结合图片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措施
(一)课前导入图片
所谓图片导入指的是在学习某一课题之前,通过与本课题相关的图片来起到引导学生们更快进入状态和了解课题背景的效果。图片的导入大多数发生在课堂开始之前,学生们只是简单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而通过导入图片的方式能够加深学生们的印象,让学生们对本届课堂中所学习的内容一个更深的认知。
以人教版英语《必修1》Unit 4 Earthquake阅读课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为例,短片阅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唐山大地震的相关内容,文章以非常浓厚的色彩对唐山大地震震前震中以及震后进行了相应的描述,非常生动地描绘了地震对唐山所造成的灾害,让人们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自然灾害的可怕。当然文章在最后阶段话锋一转,以希望为点睛之笔结束本篇课文,让读者能够看到我国人民面对灾难不屈和抵抗的精神。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导入地震之后人们重建家园的相关图片(如图1所示),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们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
图1 汶川震后抢险救援工作
(二)强化图文结合
所谓图文结合的方式,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们难以理解的部分内容,通过图片或者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理解文章所阐述的内容。思维导图同样也是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们准确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方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的印象。当然,绘制思维导图需要视情况而定。在时间相对较紧迫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提前绘制好思维导图在学习到相关内容时,直接将思维导图拿出来,让学生们通过思维导图来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以人教版英语《必修2》Unit 2 The Olympic Games同名阅读课为例,奥林匹克运动会对于现阶段的学生们来讲是一个相对陌生的事物,因为学生们没有接触过、没有切身实际的参加过,更对奥林匹克的发展历程没有非常熟悉的概念,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引入奥林匹克古今对比图,帮助学生们理解,如图2、图3所示。
图2 第一节奥林匹克运动会图示
图3 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图示
(三)首尾呼应,加深印象
不在少数的中学英语教师在组织课堂的过程中会投入图片,然而在分析教师所做素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图片仅仅是出现一次之后便不再使用了。其实这一现象的存在,并无法给学生们产生特别深的印象,尤其是学生们面对各种形形色色的图片,很容易丢弃在文章开始阶段想要表达的主旨内容。因此在课堂结束阶段,教师同样可以将引领本堂课堂起到主要推动作用的图片,在PPT的结尾部分再次展示,通过这种首尾呼应的方式来加深学生们的印象,更加深刻地让学生们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主旨,提升学生们对本篇课文的学习能力。
三、选择图片时应注意的方面
(一)合理选择图片
所谓合理选择图片,主要指的是唯有正确的图片才能起到推动课堂开展的效果,才能加深学生们对于本节课堂主要内容的理解,所以教师在选择图片制作素材的过程中要紧扣课文内容主旨。
(二)恰当使用图片
所谓恰当使用图片主要指的是在制作材料的过程中不能大篇幅的使用图片而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并且能够深刻概括主旨的图片进行使用,学生在图片等外界因素影响太多的环境下会导致学生丢失对本文主要内容的印象,迷惑在各种形形色色的图片之中;同时如果过多的使用图片,也会导致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会受到过多图片的影响而产生反作用。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图片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思维品质的价值,发现图片在选择合适、使用得当的前提下,在读前、读中和读后阶段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但是,笔者对如何选择和使用的图片分析还有待完善,希望在之后研究和实践中能有更多发现。
参考文献:
[1]方媛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途径探究[J].英语教师,2019,19(19):67-69+75.
[2]余晓鸣.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结合图片培养学生思维品质[J].文教资料,2019(23):234-236.
【关键词】 英语阅读;图片;思维品质
中学阶段英语知识的学习一直是限制学生们综合能力提升的非常关键的学科,总结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包括多个方面,包含学生自己因素、教师因素以及社会范围内对于英语这一学科的认可度等。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如何使用图片来培养学生们的思维品质做系统探究。
一、初中英语教学存在问题
(一)思维品质得不到充分的锻炼
素质教育追求的是学生全面发展,这其中学生的表现力和表达能力都是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影响,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单纯对学生们进行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听课,学生们思维能力得不到充足发展的机会,因此无法养成良好的意识品质。
(二)教学方式限制思维品质的发展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很多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已经被优秀的教师开发出来,并且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被证明确实可以起到推动学生们学习效果的作用。然而部分中学英语教师受到个人综合素质和接受能力以及固有观念的影响,对这部分新的教学方式,应用程度不足导致学生们思维品质的养成存在问题。
二、中学英语阅读中结合图片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措施
(一)课前导入图片
所谓图片导入指的是在学习某一课题之前,通过与本课题相关的图片来起到引导学生们更快进入状态和了解课题背景的效果。图片的导入大多数发生在课堂开始之前,学生们只是简单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而通过导入图片的方式能够加深学生们的印象,让学生们对本届课堂中所学习的内容一个更深的认知。
以人教版英语《必修1》Unit 4 Earthquake阅读课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为例,短片阅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唐山大地震的相关内容,文章以非常浓厚的色彩对唐山大地震震前震中以及震后进行了相应的描述,非常生动地描绘了地震对唐山所造成的灾害,让人们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自然灾害的可怕。当然文章在最后阶段话锋一转,以希望为点睛之笔结束本篇课文,让读者能够看到我国人民面对灾难不屈和抵抗的精神。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导入地震之后人们重建家园的相关图片(如图1所示),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们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
图1 汶川震后抢险救援工作
(二)强化图文结合
所谓图文结合的方式,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们难以理解的部分内容,通过图片或者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理解文章所阐述的内容。思维导图同样也是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们准确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方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的印象。当然,绘制思维导图需要视情况而定。在时间相对较紧迫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提前绘制好思维导图在学习到相关内容时,直接将思维导图拿出来,让学生们通过思维导图来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以人教版英语《必修2》Unit 2 The Olympic Games同名阅读课为例,奥林匹克运动会对于现阶段的学生们来讲是一个相对陌生的事物,因为学生们没有接触过、没有切身实际的参加过,更对奥林匹克的发展历程没有非常熟悉的概念,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引入奥林匹克古今对比图,帮助学生们理解,如图2、图3所示。
图2 第一节奥林匹克运动会图示
图3 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图示
(三)首尾呼应,加深印象
不在少数的中学英语教师在组织课堂的过程中会投入图片,然而在分析教师所做素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图片仅仅是出现一次之后便不再使用了。其实这一现象的存在,并无法给学生们产生特别深的印象,尤其是学生们面对各种形形色色的图片,很容易丢弃在文章开始阶段想要表达的主旨内容。因此在课堂结束阶段,教师同样可以将引领本堂课堂起到主要推动作用的图片,在PPT的结尾部分再次展示,通过这种首尾呼应的方式来加深学生们的印象,更加深刻地让学生们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主旨,提升学生们对本篇课文的学习能力。
三、选择图片时应注意的方面
(一)合理选择图片
所谓合理选择图片,主要指的是唯有正确的图片才能起到推动课堂开展的效果,才能加深学生们对于本节课堂主要内容的理解,所以教师在选择图片制作素材的过程中要紧扣课文内容主旨。
(二)恰当使用图片
所谓恰当使用图片主要指的是在制作材料的过程中不能大篇幅的使用图片而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并且能够深刻概括主旨的图片进行使用,学生在图片等外界因素影响太多的环境下会导致学生丢失对本文主要内容的印象,迷惑在各种形形色色的图片之中;同时如果过多的使用图片,也会导致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会受到过多图片的影响而产生反作用。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图片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思维品质的价值,发现图片在选择合适、使用得当的前提下,在读前、读中和读后阶段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但是,笔者对如何选择和使用的图片分析还有待完善,希望在之后研究和实践中能有更多发现。
参考文献:
[1]方媛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途径探究[J].英语教师,2019,19(19):67-69+75.
[2]余晓鸣.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结合图片培养学生思维品质[J].文教资料,2019(23):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