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小学音乐课情境创设合理化

【作者】 刘春燕

【机构】 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第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当前,随着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关于教学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情境教学法也伴随着改革的浪潮进入了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法的到来,打破了传统音乐学科那种只考虑教材要求和从教材出发,立足讲解音乐、传授知识;那种不考虑学生意愿,不考虑学生感受,机械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情境教学;情境创设;合理化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有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只有让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感受、理解,才能接触到音乐的本领,也才能使学生雷会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所以音乐教学关键的问题是必须更多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及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做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和谐发展接身心的健全发展。
  基于上述认识,在音乐教育中,要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并使他们终身喜爱音乐,要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合理地应用情境教学是一个好的方法。那么,在日常音乐教学中,我们如何合理化创设情境教学呢?合理应用情境教学法首先需要用“着眼发展”的观点,全面提出教学任务,而后优先教学方案,根据教学任务,班级特点及教师本人素质,选择创设情境的途径。
  一、生活展现情境
  音乐源于生活,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如:在听赏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空山鸟语》时,课前准备一些人声、鸟语、山谷回声的录音资料,上课时先让学生聆听分辨。当放出这些声音时,学生的兴趣已被调动,在此基础上及时的播放刘天华的《空山鸟语》,学生们会很快融入到这首令人向往的二胡曲中,惊叹作者演奏技巧的同时,感悟出原来音乐就是这样产生的,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实物演示情境
  以实物演示情境时,应考虑到相应的背景,构成一个整体,表示某一特定的情境。如:“随风摆动的柳条”“咔嚓奔跑的火车”等,都课通过背景,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是一首富有民歌风的傣族歌曲,针对傣族的音乐文化和地域特点,课的导入部分我让一位会吹葫芦丝的同学现场表演一段《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葫芦丝曲,音乐声一响,学生们就被优美的旋律和葫芦丝流水般的音色迷住了,完全融入到了音乐情境中,教学也就此展开。
  三、图片再现情境
  图片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音乐情境,实际上就是把音乐作品内容形象化,音乐教材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音乐情境。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简短的叙事歌曲,授课时出示课前绘制的“乌鸦妈妈喂养小乌鸦”“乌鸦妈妈教小乌鸦学本领”“小乌鸦喂养妈妈”的三幅图,孩子们通过对三幅图的理解,自然而然地就唱出了小乌鸦的赞赏尊敬之情,懂得了小乌鸦对妈妈的一片孝心。
  四、音乐渲染情境
  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在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对应、协调,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一些带有叙事的作品就比较适合用音乐来渲染情境。
  如:上《小红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边讲故事边唱歌:“从前有个可爱的小姑娘,谁见了都喜欢,但是最喜欢她的是她的外婆。一次,外婆送给小姑娘一顶丝绒做的红帽子,戴在她的头上漂亮极了。从此,小姑娘再也不愿意戴别的帽子,于是大家便叫她“小红帽”。一天外婆生病了,妈妈让小红帽带糕点去看外婆,于是她上路了,(师唱:我独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我把糕点带给外婆尝一尝)。小红帽边走边唱,还不时的采路边的野花,她要把花送给外婆,(师唱:她家住在又远又僻静的地方,我要担心附近是否有大灰狼)。想到大灰狼小红帽加快脚步,心里想(师唱:当太阳下山岗,我要赶回家,同妈妈一同进入甜蜜梦乡)。那么后来怎样了呢?我们还是先来学学这首歌吧,学会后我们接着讲。”我想此时最吸引学生的是老师故事里的歌而不是故事的发展了。
  五、律动表演体会情境
  新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各种作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的“进入角色”体会音乐情境。
  律动艺术性较强,主观形象,生动活泼,以其优美的旋律,高低起伏的音节、快慢有序的节奏,丰富、形象、动人的音乐语言,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音乐课中,因地制宜地运用律动,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美好意境中,将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运动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从传统的、被动的听课座位上“解放”出来,还原一个生动的音乐课堂,使音乐真正渗透到孩子们的心里去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设计律动活动时,既要根据年段特点、生活经验等来设计简单、易学、易理解的动作,又要对学生的每一次律动提出明确的要求,在学生律动的过程中及时的评价、引导,才能使课堂教学“动而不乱”“活而有序”。
  在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音乐中小鸟、鸭子、小猫、彼得、老爷爷、狼、猎人等不同的角色,选出适合的同学来扮演。当听到各种代表不同角色器乐音乐片段时,让对应角色的同学表演,通过身体的律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区分和记忆乐曲的不同旋律。通过多元的活动,学生的听觉、动觉、视觉都被激发出来,整个欣赏过程变得有趣了。
  六、语言描述情境
  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片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等创设情境都是运用了直观的手段,而情境教学却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语言描绘,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和学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时,导入语:“在革命年代有许许多多的烈士用自己的鲜血、生命为我们换取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今天我就来为大家介绍其中的一位小英雄”。讲述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后,启发学生:“正是因为王二小有不怕困难、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精神,才能机智勇敢地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让我们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这句: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看,胜利就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一起来唱: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前进!向着胜利勇敢前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过渡语:“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让我们再一次跟着音乐用饱满的情绪来唱一唱这首歌曲的第一段,表达我们心中的自豪与光荣。用饱满、奋发向上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展现出少先队员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另外,在课堂中让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述、描绘聆听音乐作品后的感受,能使学生之间共享聆听感受,有利于教学步骤层层深入地推进,也有利使之转化为学生聆听音乐以及其他音乐学习领域的学习方法、经验。
  七、应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情境教学
  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可以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意境,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审美体验和个性发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运用多媒体教学,把我们常用的一些乐谱、图片、实物放大到大屏幕上展示。采用制作演示文稿,使各种乐谱用不同的文字、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对学生的视觉加以刺激,加深他们对乐曲的记忆,促进他们对乐曲旋律的感悟和理解。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的创设出良好合理的情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核心理念,大胆的在音乐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提高自身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邰方.耿坚.胥娟.小学音乐教学技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7-88.14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