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课堂教学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作者】 陈莉萍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笔者通过论述音乐核心素养内涵意义,指出在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兴趣;注重情感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自己鉴赏作品;改变传统教学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综合音乐素养,挖掘他们身上的音乐潜能。
【关键词】 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体系是2017年国家首次提出来的,为我国各级教育提供了思路并指明了下一阶段的教育路线。音乐核心素养是学生在长期的音乐训练下形成的音乐关键品质和能力,已经成为当下音乐教育的风向标。笔者通过论述音乐核心素养内涵意义,指出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希望对中学生音乐学习带来帮助。
一、音乐核心素养内涵意义
音乐核心素养是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积极主动的领悟音乐知识,形成的对音乐的全面的理解,是学生在音乐课程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音乐知识、经验、情感和能力的综合体。中学音乐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音乐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为核心,通过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将音乐所表现的艺术性融入进教学中,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提要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核心素养具有以下几大鲜明的特征:(1)创新性。随着中学音乐课程改革的发展,学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音乐学习中挖掘自己的潜能,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个体的差异性,从时代发展需要角度出发,对课程进行创新,从基础知识开始,循序渐进的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有步骤的提升核心素养。(2)综合性。音乐核心素养不仅是音乐技能的培养,也是音乐品质、音乐能力、音乐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这4者进行紧密的结合,注重学生通过音乐的学习,在文化修养、实践能力和社会发展上得到统一,为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说音乐核心素养内涵深刻,在教学中教师要全面系统的进行培训。
二、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1、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生正处在思想叛逆的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还不是很全面,需要教师良好的引导才能学好音乐,教学模式的先进性直接决定了该阶段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个体音乐差异性,从学生角度出发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可以采取分层和角色音乐教学,课堂组织形式可以是自学、互学和展学,让学生积极的进行演唱和表现自己,点燃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从而更好的培养其音乐核心素养。比如在教学初中音乐作品《当兵的人》中,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初步了解当兵人的生活,热爱当兵的人。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体现出对音乐的审美性。在教学之前,可以轻放音乐,学生熟悉曲谱,自读歌词,师巡回指导,解决疑难句。通过学唱,让学生理解音区变化,力度变化也会使歌曲情绪产生变化。教学完该歌曲后,教师组织进行课堂实践活动,用多种形式分组讨论后演绎歌曲,加深学生对该歌曲背景和情感的认识,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
2、注重情感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自己鉴赏作品
审美性是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指学生对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段、独特美感、听觉特性的理解。音乐作为传递美好愿望的艺术,字里行间都带有深深的情谊,音乐新课标中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让他们主动的欣赏音乐作品,对作品所表达的人文感情进行鉴赏,提高他们音乐素养。比如在教学《喀什的春天》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分析,感受和体验音乐情绪和艺术特征,能够知道新疆这个美丽地方的人文特征和音乐作品的风格,分辨并认识几种乐器音色。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喀什春天的景象,配上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学习该首歌的音乐旋律,让学生在歌唱时带有情感,通过自己的慢慢体会欣赏该作品,让自己更加热爱民族音乐,让自己的生活热情被激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情操。
3、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评价方式
音乐核心素养注重培养不同的个性的学生,让他们通过音乐的学习懂得体谅别人,在生活中处处充满情感,。在教学评价中教师不只要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技能,要摒弃“唯成绩论”的思想,对学生实施音乐综合测评,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实施评价,比如音乐基本能力、音乐情感、音乐思维和创造力、音乐品质和能力、音乐兴趣和爱好等,让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不足,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更加努力改正缺点,发扬优点,达到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中学音乐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个体角度出发,关注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点拨教育的方式让学生逐渐喜欢上音乐,并能借助音乐这个载体,处处留意生活中的小事,情感的道德素养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高,对音乐作品有自己的鉴赏能力,体现中学生的创新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赵丹丹. 课堂教学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J]. 明日风尚, 2018(8):151-151.
[2]王惠.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创新研究[J]. 新课程(中), 2019(2).
【关键词】 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体系是2017年国家首次提出来的,为我国各级教育提供了思路并指明了下一阶段的教育路线。音乐核心素养是学生在长期的音乐训练下形成的音乐关键品质和能力,已经成为当下音乐教育的风向标。笔者通过论述音乐核心素养内涵意义,指出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希望对中学生音乐学习带来帮助。
一、音乐核心素养内涵意义
音乐核心素养是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积极主动的领悟音乐知识,形成的对音乐的全面的理解,是学生在音乐课程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音乐知识、经验、情感和能力的综合体。中学音乐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音乐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为核心,通过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将音乐所表现的艺术性融入进教学中,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提要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核心素养具有以下几大鲜明的特征:(1)创新性。随着中学音乐课程改革的发展,学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音乐学习中挖掘自己的潜能,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个体的差异性,从时代发展需要角度出发,对课程进行创新,从基础知识开始,循序渐进的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有步骤的提升核心素养。(2)综合性。音乐核心素养不仅是音乐技能的培养,也是音乐品质、音乐能力、音乐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这4者进行紧密的结合,注重学生通过音乐的学习,在文化修养、实践能力和社会发展上得到统一,为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说音乐核心素养内涵深刻,在教学中教师要全面系统的进行培训。
二、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1、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生正处在思想叛逆的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还不是很全面,需要教师良好的引导才能学好音乐,教学模式的先进性直接决定了该阶段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个体音乐差异性,从学生角度出发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可以采取分层和角色音乐教学,课堂组织形式可以是自学、互学和展学,让学生积极的进行演唱和表现自己,点燃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从而更好的培养其音乐核心素养。比如在教学初中音乐作品《当兵的人》中,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初步了解当兵人的生活,热爱当兵的人。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体现出对音乐的审美性。在教学之前,可以轻放音乐,学生熟悉曲谱,自读歌词,师巡回指导,解决疑难句。通过学唱,让学生理解音区变化,力度变化也会使歌曲情绪产生变化。教学完该歌曲后,教师组织进行课堂实践活动,用多种形式分组讨论后演绎歌曲,加深学生对该歌曲背景和情感的认识,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
2、注重情感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自己鉴赏作品
审美性是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指学生对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段、独特美感、听觉特性的理解。音乐作为传递美好愿望的艺术,字里行间都带有深深的情谊,音乐新课标中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让他们主动的欣赏音乐作品,对作品所表达的人文感情进行鉴赏,提高他们音乐素养。比如在教学《喀什的春天》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分析,感受和体验音乐情绪和艺术特征,能够知道新疆这个美丽地方的人文特征和音乐作品的风格,分辨并认识几种乐器音色。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喀什春天的景象,配上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学习该首歌的音乐旋律,让学生在歌唱时带有情感,通过自己的慢慢体会欣赏该作品,让自己更加热爱民族音乐,让自己的生活热情被激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情操。
3、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评价方式
音乐核心素养注重培养不同的个性的学生,让他们通过音乐的学习懂得体谅别人,在生活中处处充满情感,。在教学评价中教师不只要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技能,要摒弃“唯成绩论”的思想,对学生实施音乐综合测评,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实施评价,比如音乐基本能力、音乐情感、音乐思维和创造力、音乐品质和能力、音乐兴趣和爱好等,让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不足,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更加努力改正缺点,发扬优点,达到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中学音乐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个体角度出发,关注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点拨教育的方式让学生逐渐喜欢上音乐,并能借助音乐这个载体,处处留意生活中的小事,情感的道德素养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高,对音乐作品有自己的鉴赏能力,体现中学生的创新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赵丹丹. 课堂教学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J]. 明日风尚, 2018(8):151-151.
[2]王惠.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创新研究[J]. 新课程(中),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