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民族地区小学生语文阅读分析能力教学策略
【作者】 措 吉
【机构】 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第二民族完全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当前民族地区小学教学中,需要对小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综合培养,提升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能力。但是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相关的难度,民族地区学生由于存在本民族文化,所以对于语文根本没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和较好的理解能力,所以在阅读分析能力上需要进行整体的提升,保证学生整体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 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分析能力;教学策略
1、民族地区小学生语文阅读分析能力存在的问题
1.1教学中忽视对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虽然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一定的训练,但是却没有进行重点的培养和研究,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写作和动笔能力进行总体的关注,整体强调的是学生笔试能力,对于阅读仍然有着忽视。当前的教师对于阅读根本不算重视,他们没有从根本原理上出发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对学生来说其能力提高较慢,加上教师对学生阅读与分析能力的忽视,最后导致学生根本无法提升整体的阅读能力,使其能力有所欠缺。
1.2教师教学方法的偏离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有着较大的提升,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整体学习兴趣受到影响,导致整体的学习效率受到影响,但是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升级,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此技术虽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导致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出现偏离,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不读书,教师读屏幕。整个阅读的过程更加的缺少想象和联想能力,使得学生阅读效果不够理想。
1.3学生课外阅读时间较少
针对当前的阅读能力来说,学生综合阅读效果和具体能力都无法得到整体的提升,缺少相关能力的提高,导致这种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在整个课外阅读上投入的时间比较少,并且对于小学生来说,其适合阅读的书籍也比较小,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其没有更多时间来完成对于文章阅读的分析,使得其综合能力受到影响,因此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关注课外阅读时间,让学生分析能力得到稳定的提高。
2、提高民族地区小学生语文阅读分析能力教学策略
2.1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在整个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来培养其综合能力,所以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阅读兴趣作为重要的出发点,让学生在小学开始就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能够让学生获得各种知识,并且能陶冶其整体的情操,让其审美能力也得到整体提升。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为让学生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培养其阅读兴趣和行为习惯。因此应从多个阶段进行合理的安排,第一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要让学生得到具有图为并茂和带有儿歌与童话故事的书籍最为阅读主材料。第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合理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阅读兴趣,最后完成阅读能力的提高。简单来说,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让其得到整体提高。
2.2培养小学生使用正确的语文阅读方法
在完成相关的阅读兴趣培养之后,教师要开始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改变,开始关注学生所能够掌握的语文阅读方法,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基础出发,开始从阅读能力、文章理解内容和积累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方法总结,然后从基本出发,开始让学生掌握相关的阅读方法,慢慢的让学生能够开始掌握阅读和分析内容和写作技巧,直到学生融会贯通,最后掌握相关的语文阅读和分析方法,让学生整体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2.3为小学生阅读创造良好的条件
当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之后,就要开始对其能够进行良好的阅读来创造环境,首先从班级入手,教师要让学生建立一个适合阅读的良好环境,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让不同的学生阅读不同的书籍,然后可以在班级上完成对学生的相关书籍分享,其次在每个学生完成阅读后,就要开始在班级上进行合理有效的分享,需要每个学生将自己阅读的书籍分享处理,最后就是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教师在班级建立读书阅读成绩榜,每个学生阅读的书籍数量,然后阅读的质量和积累掌握的内容都是平衡指标,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感受到荣耀和光荣,最后开始大量的与学生进行读书阅读交流,然后建立一个好的读书阅读环境。
2.4培养语感,适度拓展阅读范围
语文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学生对于文字的敏感度,在通过对文章(下转第30页)(上接第31页)的阅读之后,学生能够直接对于文章的内容和文字有着快速的理解能力。长期以来,教师对于学生进行教学的主要方法都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其阅读的内容,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其次就是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发展,通过两者的结合最后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如果培养学生的语感,即是其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快速的分析出相关的含义,对学生来说是整体能力的提高,语文能力得到提升帮助学生慢慢的掌握了阅读分析能力,因此关注和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其视野不断的增加,最后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2.5阅读和练习结合,提高阅读能力
首先,练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阅读技能的重要途径,起着形成和发展语文认知结构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教学的成效与练习的成效有很大的关联。因此,教师要关注练习的有效性,不仅从“教”的角度设计好的练习内容,还应从“学”的角度安排好的练习方式,只有有效、高效地练习,才能达到理想的练习效果,真正做到“减负提质”。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提高,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方法进行合理有效的培养,其次通过对环境和有关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掌握良好的分析能力,将各种阅读能力和兴趣进行有效的融合,不保证学生整个能力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试论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J].郑凤华.科普童话2019年16期
[2]刍议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J].王金香.安徽教育科研2019年05期
[3]浅谈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J].宋俊丽.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15期
【关键词】 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分析能力;教学策略
1、民族地区小学生语文阅读分析能力存在的问题
1.1教学中忽视对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虽然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一定的训练,但是却没有进行重点的培养和研究,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写作和动笔能力进行总体的关注,整体强调的是学生笔试能力,对于阅读仍然有着忽视。当前的教师对于阅读根本不算重视,他们没有从根本原理上出发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对学生来说其能力提高较慢,加上教师对学生阅读与分析能力的忽视,最后导致学生根本无法提升整体的阅读能力,使其能力有所欠缺。
1.2教师教学方法的偏离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有着较大的提升,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整体学习兴趣受到影响,导致整体的学习效率受到影响,但是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升级,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此技术虽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导致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出现偏离,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不读书,教师读屏幕。整个阅读的过程更加的缺少想象和联想能力,使得学生阅读效果不够理想。
1.3学生课外阅读时间较少
针对当前的阅读能力来说,学生综合阅读效果和具体能力都无法得到整体的提升,缺少相关能力的提高,导致这种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在整个课外阅读上投入的时间比较少,并且对于小学生来说,其适合阅读的书籍也比较小,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其没有更多时间来完成对于文章阅读的分析,使得其综合能力受到影响,因此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关注课外阅读时间,让学生分析能力得到稳定的提高。
2、提高民族地区小学生语文阅读分析能力教学策略
2.1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在整个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来培养其综合能力,所以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阅读兴趣作为重要的出发点,让学生在小学开始就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能够让学生获得各种知识,并且能陶冶其整体的情操,让其审美能力也得到整体提升。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为让学生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培养其阅读兴趣和行为习惯。因此应从多个阶段进行合理的安排,第一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要让学生得到具有图为并茂和带有儿歌与童话故事的书籍最为阅读主材料。第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合理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阅读兴趣,最后完成阅读能力的提高。简单来说,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让其得到整体提高。
2.2培养小学生使用正确的语文阅读方法
在完成相关的阅读兴趣培养之后,教师要开始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改变,开始关注学生所能够掌握的语文阅读方法,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基础出发,开始从阅读能力、文章理解内容和积累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方法总结,然后从基本出发,开始让学生掌握相关的阅读方法,慢慢的让学生能够开始掌握阅读和分析内容和写作技巧,直到学生融会贯通,最后掌握相关的语文阅读和分析方法,让学生整体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2.3为小学生阅读创造良好的条件
当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之后,就要开始对其能够进行良好的阅读来创造环境,首先从班级入手,教师要让学生建立一个适合阅读的良好环境,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让不同的学生阅读不同的书籍,然后可以在班级上完成对学生的相关书籍分享,其次在每个学生完成阅读后,就要开始在班级上进行合理有效的分享,需要每个学生将自己阅读的书籍分享处理,最后就是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教师在班级建立读书阅读成绩榜,每个学生阅读的书籍数量,然后阅读的质量和积累掌握的内容都是平衡指标,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感受到荣耀和光荣,最后开始大量的与学生进行读书阅读交流,然后建立一个好的读书阅读环境。
2.4培养语感,适度拓展阅读范围
语文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学生对于文字的敏感度,在通过对文章(下转第30页)(上接第31页)的阅读之后,学生能够直接对于文章的内容和文字有着快速的理解能力。长期以来,教师对于学生进行教学的主要方法都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其阅读的内容,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其次就是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发展,通过两者的结合最后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如果培养学生的语感,即是其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快速的分析出相关的含义,对学生来说是整体能力的提高,语文能力得到提升帮助学生慢慢的掌握了阅读分析能力,因此关注和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其视野不断的增加,最后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2.5阅读和练习结合,提高阅读能力
首先,练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阅读技能的重要途径,起着形成和发展语文认知结构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教学的成效与练习的成效有很大的关联。因此,教师要关注练习的有效性,不仅从“教”的角度设计好的练习内容,还应从“学”的角度安排好的练习方式,只有有效、高效地练习,才能达到理想的练习效果,真正做到“减负提质”。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提高,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方法进行合理有效的培养,其次通过对环境和有关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掌握良好的分析能力,将各种阅读能力和兴趣进行有效的融合,不保证学生整个能力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试论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J].郑凤华.科普童话2019年16期
[2]刍议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J].王金香.安徽教育科研2019年05期
[3]浅谈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J].宋俊丽.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