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在音乐欣赏中习作——《一件令人感动的事》(第一课时)习作教学设计
【作者】 冉钰连
【机构】 广西那坡县城厢镇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教学内容分析:
《一件令人感动的事》的作文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主题。本组课文讲述的故事感人肺腑,闪烁着人性善良、精神高尚的光辉。那可歌可泣的事,那令人震撼的情,深深地触动着人的心灵。教材在安排本次习作训练之前,先以电视公益广告和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引出口语交际话题,让学生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或是听别人讲述的,或是从电影、电视、书中看到的,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触动过自己心灵的事情,进行口语交际,拓宽学生的思路;然后,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要学生选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题目自已定。写完以后,要认真改一改。这次口语交际与作文的训练安排,一是继续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是亲身经历过的令人感动、使人难忘的事情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二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习作水平。
教学设计背景:
1.近年来,学校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逐步普,老师们接受了“白板设备使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能力”等培训,不同程度掌握了应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等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方法。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落实,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表现形式多样,内容极为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一个开放的写作环境。
2.当今小学生活动范围单一、狭窄,生活感知和体验甚少。写作文时缺乏作文素材,觉得无内容可写,多乱编;因为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缺乏想象力,写的作文干巴巴,不能表达真情实感。
基于上述两个背景,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习作素材和多种认知途径,为实现习作教学过程的互动创造了必要条件。
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习作教学要求和新理念“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次作文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语言文字恰当、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学情分析:
叙事作文对于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并不陌生,大多数学生能把一件事情写清楚,但习作过程中语言平淡、缺乏真情实感、不擅长多种表达问题。本次习作主要在如何引导学生把过程写具体。让感动之事感动你我,让感动之情充满课堂,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教学目标:
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3.在观看视频、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4.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力争写得具体、生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具体、生动将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教学过程
一、做《我做你说》游戏导入新课
1.老师连续做几个动作、一个表情。学生把看到的用口头语言描述出来。
2.一个同学连续做几个动作、一个表情。其他同学口头描述出来。
二、新课
(一)欣赏音乐,搜集习作素材
1.出示欣赏要求:同学们一边欣赏阎维文演唱《母亲》这首歌,一边留心观察阎维文演唱这首歌时回忆了哪些感动的事。
2.学生交流欣赏音乐收获
交流后达成共识:阎维文在演唱《母亲》这首歌时,回忆了妈妈送我上学、为我做饺子、劈柴火、陪我写作业、帮我盖被子等感人的事;也回忆了自己帮妈妈洗脚、背着妈妈散步、陪着妈妈聊天等耐人寻味的事。
3.师小结过度,学习本次习作要求
(1)小结过度
在视频中,歌唱家在演唱《母亲》这首歌时,勾起许多感人的往事。老师感到非常的感动,都快流下眼泪了。在这些事中,许多我们也经历过。如果我们要把一件事感人的事写下来,怎样写才能打动读者呢?
(2)出示习作要求,析题
<1>出示“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题目自己定。写完以后,要认真改一改。”习作要求,生读两遍。
<2>学生拟题,谈拟题理由。
(二)习作方法指导
(1)回忆写事文章的六要素。
<1>学生思考:写事的作文应该要写清楚哪些要素呢?
<2>交流得出事文章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指导写好事情经过的方法
<1>思考:我们在写事情经过的时候,如何把事情写具体?
<2>学生分享交流,师板书: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
<3>回放阎维文演唱《母亲》视频,定个感人画面,观察画面上的动作、神态,想象换面上的人物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4>学生自由交流分享
<5>播放微视频,学生感受“清晨,天阴沉沉的,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一如既往送我上学。她满脸笑容地说:‘宝贝,赶快穿好雨衣,我们出发了。’我迅速背好书包,雨衣往身上一套就爬上自行车的后凳稳稳的坐着。雨点打在雨衣上叭叭叭直响,妈妈的脸上挂满了雨珠子。风呼呼的吹,我们寸步难行。妈妈只好下车,推着载着我的车在泥泞的路上慢慢朝学校的方向移动。风停了,雨住了,我们母子来到校门口,我跳下自行车,轻轻地在妈妈耳边说:‘谢谢妈妈,你回去路上要小心哦。’妈妈抚摸我的头说:‘没事,进教室吧,快上课了。’我一步三回头,妈妈还在校门口出神地凝望着我远去的背影。一路上,有妈妈的呵护与关爱,再大的风雨也不怕呀!”这段话中,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的运用。
<5>继续回放视频定格。同桌互说画面上感人的事。
画面主要内容:我走进医院,妈妈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听到我的脚步声,妈妈睁开眼睛,楞了一下,激动地说:“终于……见到你啦!妈妈……好想你!妈妈……好想你!”我望着妈妈那布满皱纹的脸,深陷的眼眶……心疼不已。我拿出妈妈最爱吃的苹果削,一小片一小片地喂给妈妈吃。妈妈脸上露出满足的微笑,说:”我已经好多了,你不要担心我……”我坐在床沿旁,拉着妈妈布满青筋的手陪妈妈聊天,心里满是歉意,为了这个家,妈妈付出她一生的心血,妈妈,您辛苦啦!
(3)习作结构指导
师过度:一篇写事的习作,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具体了,些感人了,还是不够的,文章的结构还不完整,还要有好的开头和好的结尾。
<1>好开头指导
今天,老师教给大家的第一个开头方法是倒叙法:倒叙是为了达到巧设悬念,扣人心弦的目的。它有二个技巧,第一个技巧:从引起联想的线索写起。例句:在我的抽屉里,珍藏着一枚胸针。这……每当我……奶奶那……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每当我……就不由得令我回想起那件令人感动的往事。第二个技巧:从最集中的矛盾爆发点写起。例句:?早晨,一位小男孩正急匆匆……后面,一位老大爷在紧紧跟随。……小男孩闪进了学校,……老大爷也急忙跟了进去。老大爷为什么……呢?事情还得从上个星期天下午说起。第二个开头方法是直接点题法:例如,×年×月×日发生的……事,我会……
<2>好结尾指导
今天,我们要学的第一个妙结尾是总结全文。例如,这天发生的事……我会……第二个妙结尾是提炼中心。例如,看到这里,我……
三、生习作,师巡视
习作要求:习作内容结构完整,事情经过写具体生动。习作过程要一起哈成,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四、总结巩固
1.指名分享:把一件事情写具体这的方法。
2.检测好开头、妙结尾的方法,以及倒叙法开头的技巧。
板书设计:
《一件令人感动的事》的作文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主题。本组课文讲述的故事感人肺腑,闪烁着人性善良、精神高尚的光辉。那可歌可泣的事,那令人震撼的情,深深地触动着人的心灵。教材在安排本次习作训练之前,先以电视公益广告和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引出口语交际话题,让学生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或是听别人讲述的,或是从电影、电视、书中看到的,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触动过自己心灵的事情,进行口语交际,拓宽学生的思路;然后,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要学生选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题目自已定。写完以后,要认真改一改。这次口语交际与作文的训练安排,一是继续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是亲身经历过的令人感动、使人难忘的事情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二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习作水平。
教学设计背景:
1.近年来,学校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逐步普,老师们接受了“白板设备使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能力”等培训,不同程度掌握了应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等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方法。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落实,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表现形式多样,内容极为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一个开放的写作环境。
2.当今小学生活动范围单一、狭窄,生活感知和体验甚少。写作文时缺乏作文素材,觉得无内容可写,多乱编;因为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缺乏想象力,写的作文干巴巴,不能表达真情实感。
基于上述两个背景,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习作素材和多种认知途径,为实现习作教学过程的互动创造了必要条件。
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习作教学要求和新理念“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次作文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语言文字恰当、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学情分析:
叙事作文对于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并不陌生,大多数学生能把一件事情写清楚,但习作过程中语言平淡、缺乏真情实感、不擅长多种表达问题。本次习作主要在如何引导学生把过程写具体。让感动之事感动你我,让感动之情充满课堂,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教学目标:
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3.在观看视频、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4.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力争写得具体、生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具体、生动将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教学过程
一、做《我做你说》游戏导入新课
1.老师连续做几个动作、一个表情。学生把看到的用口头语言描述出来。
2.一个同学连续做几个动作、一个表情。其他同学口头描述出来。
二、新课
(一)欣赏音乐,搜集习作素材
1.出示欣赏要求:同学们一边欣赏阎维文演唱《母亲》这首歌,一边留心观察阎维文演唱这首歌时回忆了哪些感动的事。
2.学生交流欣赏音乐收获
交流后达成共识:阎维文在演唱《母亲》这首歌时,回忆了妈妈送我上学、为我做饺子、劈柴火、陪我写作业、帮我盖被子等感人的事;也回忆了自己帮妈妈洗脚、背着妈妈散步、陪着妈妈聊天等耐人寻味的事。
3.师小结过度,学习本次习作要求
(1)小结过度
在视频中,歌唱家在演唱《母亲》这首歌时,勾起许多感人的往事。老师感到非常的感动,都快流下眼泪了。在这些事中,许多我们也经历过。如果我们要把一件事感人的事写下来,怎样写才能打动读者呢?
(2)出示习作要求,析题
<1>出示“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题目自己定。写完以后,要认真改一改。”习作要求,生读两遍。
<2>学生拟题,谈拟题理由。
(二)习作方法指导
(1)回忆写事文章的六要素。
<1>学生思考:写事的作文应该要写清楚哪些要素呢?
<2>交流得出事文章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指导写好事情经过的方法
<1>思考:我们在写事情经过的时候,如何把事情写具体?
<2>学生分享交流,师板书: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
<3>回放阎维文演唱《母亲》视频,定个感人画面,观察画面上的动作、神态,想象换面上的人物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4>学生自由交流分享
<5>播放微视频,学生感受“清晨,天阴沉沉的,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一如既往送我上学。她满脸笑容地说:‘宝贝,赶快穿好雨衣,我们出发了。’我迅速背好书包,雨衣往身上一套就爬上自行车的后凳稳稳的坐着。雨点打在雨衣上叭叭叭直响,妈妈的脸上挂满了雨珠子。风呼呼的吹,我们寸步难行。妈妈只好下车,推着载着我的车在泥泞的路上慢慢朝学校的方向移动。风停了,雨住了,我们母子来到校门口,我跳下自行车,轻轻地在妈妈耳边说:‘谢谢妈妈,你回去路上要小心哦。’妈妈抚摸我的头说:‘没事,进教室吧,快上课了。’我一步三回头,妈妈还在校门口出神地凝望着我远去的背影。一路上,有妈妈的呵护与关爱,再大的风雨也不怕呀!”这段话中,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的运用。
<5>继续回放视频定格。同桌互说画面上感人的事。
画面主要内容:我走进医院,妈妈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听到我的脚步声,妈妈睁开眼睛,楞了一下,激动地说:“终于……见到你啦!妈妈……好想你!妈妈……好想你!”我望着妈妈那布满皱纹的脸,深陷的眼眶……心疼不已。我拿出妈妈最爱吃的苹果削,一小片一小片地喂给妈妈吃。妈妈脸上露出满足的微笑,说:”我已经好多了,你不要担心我……”我坐在床沿旁,拉着妈妈布满青筋的手陪妈妈聊天,心里满是歉意,为了这个家,妈妈付出她一生的心血,妈妈,您辛苦啦!
(3)习作结构指导
师过度:一篇写事的习作,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具体了,些感人了,还是不够的,文章的结构还不完整,还要有好的开头和好的结尾。
<1>好开头指导
今天,老师教给大家的第一个开头方法是倒叙法:倒叙是为了达到巧设悬念,扣人心弦的目的。它有二个技巧,第一个技巧:从引起联想的线索写起。例句:在我的抽屉里,珍藏着一枚胸针。这……每当我……奶奶那……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每当我……就不由得令我回想起那件令人感动的往事。第二个技巧:从最集中的矛盾爆发点写起。例句:?早晨,一位小男孩正急匆匆……后面,一位老大爷在紧紧跟随。……小男孩闪进了学校,……老大爷也急忙跟了进去。老大爷为什么……呢?事情还得从上个星期天下午说起。第二个开头方法是直接点题法:例如,×年×月×日发生的……事,我会……
<2>好结尾指导
今天,我们要学的第一个妙结尾是总结全文。例如,这天发生的事……我会……第二个妙结尾是提炼中心。例如,看到这里,我……
三、生习作,师巡视
习作要求:习作内容结构完整,事情经过写具体生动。习作过程要一起哈成,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四、总结巩固
1.指名分享:把一件事情写具体这的方法。
2.检测好开头、妙结尾的方法,以及倒叙法开头的技巧。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