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运用5P模式,追求课堂实效——浅谈创设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研

【作者】 姚翠珍

【机构】 云南省昆明市云铜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技能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课堂上应运用适当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法,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发挥潜能,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主渠道。在我校大力推进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的前提下,结合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和要求,2011年我带领英语组的几位老师创设了我校英语组的5P课堂教学模式,5年多来我们都在自己的课堂上认真落实运用,学校的英语成绩取得了飞速发展。
  【关键词】 5P模式;高效;学生主体

  一、5P模式的背景
  1.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只有通过师生双边活动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是教学内容的已知者和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学生作为认知和发展的主体,只有当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时,教师对学生的一切指导、启发和传授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落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得以充分体现,教师热情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2.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 
  2010年9月来,我校校长带领全校教师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学习”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各教研组根据本组情况,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英语组开始了5P模式的探索和尝试。
  二、理论基础
  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源于我们外语教学中传承了很多年的3P模式,即(presentation, practice , production)三环节。3P模式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导演,也是参与者,强调做中学Learning English by doing。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Presentation阶段起主导作用,准确地说是示范作用,而practice和production 阶段,主要是学生活动,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操练中学,从而培养英语听、说、读、写及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5P模式的创设
  我们英语组的5P模式是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核心,由preview(课前预习), presentation(课堂呈现),probe(合作探究),practice(课堂操练),production(课后提升) 五个环节构成的。在教学开始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中的预习部分,上课时教师通过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新语言知识的呈现,学生小组探究和操练等环节等让学生感悟和了解语言知识,然后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控制或半控制之下进行假设交际,从而达到语言的输出的目的,形成学习成果,再辅以课后练习提升训练,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如图所示:











  从以上模式,我们可以看出5P模式是一个循环模式:前一个环节作用于后个环节,后一个环节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前一个环节的过程。每个环节的各个因素都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并直接影响最终的成果。它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了课堂教学中应该把学生作为主体,学生是带着自己的储备或者问题走进课堂的,而不是向以往那样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等老师来灌输的。
  四、5P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环节是(Preview)预习。预习是指在教学新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导学案的预习要求进行尝试性的学习,并在课前完成学案上预习部分的相关练习。预习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它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从而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做好标记,第二天和组员探讨,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学习效果的优劣的影响很大。  
  第二环节是(Presentation)教师展示,呈现新内容: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调节课堂后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呈现本节课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知。
  第三个环节是(Probe)合作探究:英语是外来语, 缺少接触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和与英语有关的大量媒体,英语语言习得的机会不多,课堂学习就成为了学生学习、掌握英语的主要渠道,课堂中一定的英语口语或者句型的操练是少不了的。探究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在熟悉情景和话题,对英语语言和语法知识进行探究、体验、讨论和巩固的过程。这些探究性话题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想说,都有话可说,都能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学生必须是在自主学习之后,带着自己的思考,参与到课堂上老师组织探究活动和操练中来,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掌握语言情景,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Pair wok(两两对话)、Group work( 小组内合作),Teamwork (组间合作) , 师生间合作等活动都是常用的活动形式,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课堂形式。
  第四个环节是(Practice), 是指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的语言识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活动。这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有重视这一环节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往往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们把所学知识当堂消化,造成我们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现在运用5P教学模式,学生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当堂巩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再次得到了提高和强化,教师也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 知道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并能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的得失,以便在下一节课中及时弥补本节课都不足。  
  第五个环节是(Production)课后提升:课后作业是根据教学的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它是上一节课的继续,也是下一节课的桥梁。
  五、5P模式的实践效果
  历经5年多的5P模式的尝试和实践,5P模式已深入我校每一位英语老师的内心,5P模式指引大家从备课环节、编制导学案环节、课堂授课等各环节向高效课堂迈进。从而使我们英语组的教学质量取得显著进步。 2013年英语学业水平考试中,全校英语平均分77.74分,超过五华区平均分15.48分(五华区平均分62.26分),跃居五华区公办学校第一名,创造了云铜中学英语学科的历史最好成绩;2014年学业水平考试中,全校英语成绩排五华区公办学校第四名;2015年英语学业水平考试中,全校英语平均分66.68分,增量5.58分,排五华区第五名。
  我组的老师经过几年的实践,一致认为5P课堂教学模式是符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模式,也是适合我校实际校情、学情、教情的模式。我们还将在今后的教学教研中进一步完善5P, 让它在我校英语组的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吴道存主编  《怎样教好英语》 人民教育出社,1991
  [3]邓志伟 《个性化教学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吴自排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曲靖教育研究,1999(3)
  [5]沈陈炎 《重视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7(7)
  [6]鲁子问 王笃勤  《新编英语教学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7]《英语课程标准》 (试验稿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8]东子 《快乐教育18法》   漓江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