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少数民族地区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作者】 才仁公保

【机构】 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第一民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能够保证汉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对于学生来说其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提升和保护。核心素养来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所在。核心素养是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让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学生未来发展都得到重要实现。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汉语文;文言文;核心素养;培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相关能力得到提升,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和缺陷,所以对于学生来说需要进行综合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但是对于素质教育来说,当前教师就要使用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让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它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当前的培养上,第一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培养。第二就是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进行相关的提升,第三就是培养学生的汉语文思维,让学生能够得到整体有效的提升。最后满足日后在相关学习上得到全面的提升。
  1、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汉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培养内容与意义
  1.1汉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所谓汉语文核心素养,即是教师在培养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在培养学生的外在能力。这是汉语文学习之外的一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有了核心素养的提升,能够让其更加快速的理解和学习相关的汉语文知识。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保证学生可以更好的阅读和理解文章。汉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语言结构的有效运用和能力的培养。第二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第三为学生审美与鉴赏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包括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促进和提高。最后就是学生对于汉语文文化知识的传承,四种能力的合理结合,可以让学生达到全面的发展,提升了学生各方面能力。
  1.2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独立思维的个体,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上都具有较多的不同。同时在目前的学习上会存在差异性、不平衡性和互补性的特点。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学生可以接收到不同的知识教育,使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相关能力。汉语文学科是目前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之一,它包含较多的知识和内容,而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是对学生进行就是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其他相关能力的提升。因此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各种核心能力,以传统汉语文知识教学为例,传统教师偏重的是知识,所以学生在学习完知识之后提升的多是对于汉字的掌握和各种词语的使用能力。但是在使用了核心素养教学之后,教师就能够让学生对于汉语文知识的各种能力有所提升。与传统知识教学相比,有了核心素养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各项能力都得到提升。比单一的知识理论提升多个能力。保证学生可以得到立体化的发展。最后就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和保养,传统汉语文文言文知识的教育学生多不愿意接受。但是在实施核心素养的实施上,学生能够得到重点的关注,让其可以积极的参与到汉语文知识学习中,养成好的道德修养和兴趣爱好。
  2、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学生汉语文素养的策略
  2.1结合汉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情感教育是学生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于相关课程的改革,能够保证汉语文目标进行较好的设定。情感教育也是素质教育添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汉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相关的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汉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就目前的汉语文教学内容来说,它能够更好的结合汉语文知识教学表达出相关的情感教育效果。
  2.2在阅读中锻炼初中学生思维
  文言文的教学中,为了提升整体的学习质量,教师可以从阅读方面进行有关的知识教学,所以在当前的汉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提升文言文的整体教学效果。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整体的文言文知识内容的阅读,或者是在课外资料的知识进行整体的阅读。文言文知识内容讲解上存在较为严重的阻碍性,古文中较多的内容都是与现代汉语中较为不同的。所以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上更加的难以理解和接受。但是在通过阅读内容的讲解之后,能够帮助学生得到有效的提升,每个学生通过相关的文言文阅读,可以不断的积累相关的学习知识,为其在日后学习中能够有较好的基础。在汉语文的学习课堂上安排学生大声朗读汉语文知识内容。让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的全然的投入到阅读的情景当中。帮助学生做到更好的理解课文,通过理解来帮助学生感受到学生的写作主题。学生在自己默读的过程中慢慢的感受到兴趣。当学生大声朗读之后,能够让其对文章更加的理解,有了对文章的理解之后就可以保证学生认真的掌握各种知识,解决相关的质疑问题。学生在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之后,就会有好的自身思维能力,并为其进行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2.3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课外活动
  汉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上不能只是依靠相关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同时关注学生有关的课外活动,例如在目前的汉语文教学中,参观有关的历史地区和接受汉语文的知识熏陶就是较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同时在目前的汉语文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整体的读写练习,如在假日或者是相关时间中,安排学生进行有关的课外写生,然后有班级学生相互交叉和有感情的朗读该文章,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能力,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汉语文学习体系,保证其整体核心素养的有效提高,最后为学生汉语文实践提供各种机会。
  2.3.1读课外书与读报
  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课外读物的阅读至关重要,但是在课外阅读上需要关注几点问题,当前是一个新媒体时代,所以各种各样的新闻存在,但是写作者的整体技术能力有待提高,所以不可以让学生阅读自媒体文章内容,因为相关的质量较低,但是可以对报纸进行相关的阅读,因为报纸的作者都是有着较好的文笔,同时可以由教师选择部分课外读物进行推荐,保证学生的整体阅读质量。
  2.3.2看电视与看电影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小就用很多的时间看电视,也经常看电影。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过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汉语文课外活动还要把学生看电视和电影纳入到活动之中。我多次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看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电视节目和电影片,之后针对所看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互相讨论。我发现这样确实能够从多角度扩大知识面,培养起学生对现代文化的兴趣和求知欲。
  2.3.3说话、讨论、朗读、讲演
  开展汉语文课外活动,一定要给学生提供说话和讨论的机会。口头表达对于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初中普遍班容量过大,汉语文课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堂教学学生发言机会少的不足。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汉语文素养,才能促使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才能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文文言文教学中,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各种能力的有效提升,可以在其核心素养的提升上让学生整体能力得到发展,而在当前的汉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学生为提升其整体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汉语文文言文能够让学生快速的进行知识掌握,因此安排相关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整体能力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穿越时空的对话——论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策略[J]. 祁义生.  当代教研论丛. 2018(04) 
  [2]探讨初中汉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反馈方法[J]. 陈明祥.  课程教育研究. 2017(40)
  [3]浅析如何优化初中汉语文文言文教学[J]. 陈英.  学周刊. 2019(03)
  [4]浅谈初中汉语文文言文教学[J]. 姜浩.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