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例谈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作者】 莫静媚

【机构】 广西梧州市藤县太平镇健安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们的教师已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因此,语文课堂具有形象性、情意性、动态性等特点。只有把握儿童的流动,实现动态生成的教学,引领学生在语文中享受诗意,拨动语文情感的交响乐,使学生的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展示,课堂才能充满鲜活与生动,透射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例谈;语文课堂;生命活力

  一、以爱好为出发点,激发兴趣
  我在引入《小小的船》这课的课题时,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首先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课件,让学生欣赏晴朗夜空的美景,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在情景交融的画面中,很多双小手纷纷地举起来,有的还站情不自禁地站起来了。我点了坐得最好的汪运龙同学起来,他激动地说:“我看到了蓝蓝的天空,还有许多的小星星,小星星都围着月亮,弯弯的月亮上坐着一个小女孩,她手里拿着灯笼,月亮的一头还挂着一个书包。”“是呀,这个小女孩子太可爱了,她坐在月亮船上唱歌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接着就放《小小的船》的flash音乐一起欣赏,听完以后老师随机点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内容就是刚才我们听到了这首歌的歌词。”学生在欣赏动画中,音乐的感染中,从内心迸发出一种学习、探究的需求心理,从而以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给后面的学习带来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才是关键,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是很难愉快地接受知识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趣、持趣、延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有了特别的爱好、特别的兴趣,才能持久地、深入地去探索、研究,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作为。
  二、以生活为源头,进行拓展
  我在教学“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句话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小女孩坐在弯弯的月亮上是虚幻的,但是这种虚幻的场景在未来的的世界里并不是不存在的,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会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小小的船》这篇课文之前是一篇《静夜思》的古诗,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诗的时候利用课中休息的时间讲了《嫦娥奔月》、《吴刚砍树》这两个神话故事。在讲到小女孩坐在月亮船时,我对学生说:“如果是你坐在这个月亮船上,你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了?”有的说:“我想和太阳公公握个手”,有的说:“我想和星星交朋友”,有的说:“我想跟杨利伟叔叔一起坐上月亮船去遨游太空”,还有的说:“我想和嫦娥婀姨一起在天宫伺养那只小白兔”,“我想坐一坐玉皇大帝的宝座”,“我想帮吴刚叔叔一起砍树”,“我想把月宫里的桂花采下来给老师泡茶喝。”……学生在想象中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和谐自然的太空世界。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新教育理念的深化,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没有激情的行程。”让我们成为开发者,创造者,凸显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使个性得到张扬,自己的价值得以体现,这是教育的理念,也是理想的教育,是对传统的超越,更是我们新的追求!
  三、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潜能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也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要达到此等效果,就必须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观察、去联想、去汇集。
  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识字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为了给学生奠定坚实的阅读基础,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认知规律来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我在教学《小小的船》的生字时,采用了儿歌识字法、结构组合法、会意识字法、……。我首先让学生对着课文中的拼音认读生字,然后叫学生想办法记住这个字,最后全班交流“说一说你记住了什么字?你是怎样记住的?”学生在交流时说“我认识了‘闪’,我们才学了‘门’和‘人’,我是采用编儿歌的方法记住它的‘人在门里闪闪闪’”;“我认识了‘坐’,两个人坐在土地上就是坐”;“我认识了‘看’,看是用眼睛看的,所以下面有‘目’,人把手搭在眼睛上会看的更清楚”,说着他还做了个手搭凉棚的姿势,引得师生哄堂大笑。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认识了许多字,只有一个“船”字,让学生觉得有些难,我首先让学生观察船的模型,让学生说一说这艘船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很快发现:这艘船两头是翘起来的,还有一个船仓里面可以坐人。再出示“船”这个字,比较船的模型和“船”这个字,有的说“几”就像船翘起来的样子,那个“口”字就是船的船仓,通个实物与字相比较的方法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个字。在学生会认这些字以后,我还安排了一个“摘星星”和“给星星找朋友”的游戏,我制作了许多“星星”形状的生字卡片,“星星”的表情也很丰富,学生都想摘到自己喜欢的那颗星星,在“摘星星”的游戏中,学生感受到了识字的快乐。紧接着的“给星星找朋友”不仅巩固了所学过的生字,而且培养了学生合理搭配词语的能力。学生给星星找到了好朋友,心里很高兴,这时,我就播放《小小的船》的歌曲,让学生快乐的舞蹈。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课堂教学达到高潮,学生不仅牢固的掌握了课堂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实,识记生字的过程确实很枯燥,如果采用比较形象的描述,直观的演示或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就比较好理解了。小学阶段的儿童表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理性思维逐步发展,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学习的诸多特点。情趣识字倡导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摒弃强硬的灌输和机械的训练,给孩子提供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运用直观灵活、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关注实际需求,保护求知欲望,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他们的心灵火花。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兴趣是关键,生活是依托,学习是自我,当三点合一的时候,一节精彩的语文课恰如一段美丽的生命历程,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在其中得到了升华,课堂就会透射出生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