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道德与法治课堂为媒介,促进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 杨 明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国际村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即思想观念以及道德意识。而小学属于小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养成的重要阶段,对此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开展是重中之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品德以及社会课程的衍生物,因此本文深入探究了怎样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教学当中加强落实针对小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思想教育

  一、前言
  针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有效渠道就是道德和法治教学,其不仅仅可以促使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还可以帮助小学生逐渐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现如今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也得到了非常快速的进步。学生家长以及授课教师对于小学生思想意识和法制观念的重视度也逐渐提升。小学生年龄较小因此不具备足够的善恶分辨能力。作为家长和教师必须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小学生道德以及法律意识的不断完善。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意义
  现如今信息快速发展的同时,小学生信息以及理念的获取通道也逐渐扩展。基于这样的背景之下,小学生不具备足够认知以及判断的能力很容易受到影响。而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开展可以帮助小学生通过学习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合理的约束和规范。与此同时,道德与法治课程还有利于小学生法律意识的进一步培养,促使小学生经过学习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助力。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在小学课程当中,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并不属于非常重要的学科。因此大多数小学没有给予这一门学科足够的重视,这也给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限制,最终教学质量也比较一般。主要的问题集中在几个方面,以下进行阐述。首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作为鲜明的问题就是教学理念非常落后,在课程时间的过程当中缺乏足够的经验进行借鉴,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仍然坚持的是传统守旧的方式,以品德和社会的相关理念进行此门课程的教学,这明显是非常不合理的。
  其次,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模式比较僵化,这也影响了这一课程的有效开展。这一课程主要由四个部分也就是四个单元组成。内容也都是根据单元的主题来进行制定的,并且充分结合了学生的实际。但是在该课程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的教师并没有针对性的讨论并且制定教学的方式以及模式,教学方式的创新更是无从谈起,这对于该门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最后,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够确定以及没有对评价加以利用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的教师未能有效结合内容以及实践,学生的主体作用未能被有效发挥,加上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近况进行及时的评价等等,这都给该门课程的有效开展和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四、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
  1. 巧用情境
  在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的教学当中融入情景教学不仅仅可以激发小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配合最终也会促使教学效果大大提升。课程导入可以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因此在导入的环节教师可以对学习的任务以及最终的目的加以明确。
  情景教学也是教材理论知识和生活实例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开展的教学活动可以找到自己熟悉的作为切入点,进行内容的主动学习和探究,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程度就会被加深,最终课堂的时效性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举例来说:在进行《挑战第一次》这一节的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先对班级内部的学生进行分组,并且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第一次……经历,而学生通过自身经历的描述不单单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学生也会听取到其他学生的第一次经历,互相之间的交流过程也是学习借鉴的过程,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教室可以在其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穿插,将其充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之下要勇于尝试,勇于挑战。
  2. 巧讲故事
  《道德与法治》不仅仅是教材还是一本内容丰富的连环画册,其中包含了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因此小学生通过故事和图片也能够产生一定的兴趣,而图片和文字之间的巧妙结合,不单单富含了一些哲理还能够引起小学生的思考和联想。而作为教师来说应当就教材内容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把握,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运用讲故事的方式更好的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学习对于教材当中所传递的内容以及情感就会有所了解。举例来说:在进行《早睡早起》这一节内容的学习过程当中,由于这一节主要传递给小学生的是要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并且有规律的生活,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的习惯,明确生活规律的好处,并且要珍惜时间。而教师在讲授的过程当中如果只是就教材内容进行讲解的话难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更不要说利用故事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此教师可以以图片内容作为基础进行故事的创编从而更好为教学提供辅助。这样一来不仅仅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再寓教于乐当中传达正确的理念。
  五、结束语
  经过上文的阐述不难看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当中,任课教师必须要就自身的教学理念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提升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马红玉. 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为媒介,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C]// 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成都会场)论文集. 2019.
  [2]黄美娟. 让多媒体之花盛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8, (023):P.97-98.
  [3]黄正军. 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学科育人目标[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8, (0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