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作者】 唐娟嫒
【机构】 湖南省永州道县祥霖铺镇岑江渡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中表明:教师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功乐趣,并使之达到相应的发展目标。排除学困生智力正常且无障碍感官的原因,知识断层的出现是有多种因素形成的。如:心理、生理、环境及教育行为等。在数学学习中,学困生往往感觉到有一定的压力如:计算慢且错误率高、记忆力不强等,从而导致与同年龄段的学生成绩产生巨大差异,随着年级的逐步增高,出现此类情况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特困生的转化刻不容缓。本文以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为基础,据实分析了学困生在小学数学的转化策略,以期为各位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字】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小学各年级普遍存在为数较多的数学学困生,且占有一定的比例。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转化学困生就成为大部分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新课改表明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学困生还是优生都应得到全面发展。然而,实际教学中,学困生在种种因素的干扰下,呈猛涨的趋势。怎样对这些特困生进行有效转化,不仅是教师不可避免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为了使他们成功转化并树立信心,就需要每位教师倾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一、沟通心灵,为转化奠定一定的基础
全面了解学困生的情况就好比医生为患者诊断病情,在弄明白原因的基础上,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比如:了解学困生的习惯、爱好、品质、家庭情况等。为了成功转化一位特困生,首先教师要全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以学生甲为例,展开叙述。一教师由于刚刚接任某班,一些情况不了解,通过调查发现,单亲家庭及留守儿童占多数,其中学生甲尤为典型。学生甲无论是课上或课下、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作业从未完成,更别提交家庭作业了。于是,此教师找到学生甲与他进行沟通谈话:“孩子,向老师说说你为什么不做作业?”此时,学生甲的眼眶红了,豆大的泪珠落了下来,教师继续询问“家里谁负责你的家庭作业呢?”学生甲回答说是妈妈,教师继续追问“那你爸爸呢?”学生甲小声地说:“打麻将。”……在教师亲切的话语下,学生甲敞开心扉。为向该教师讲明了家庭状况:学生甲的妈妈为了维持生计,在外打零工,每天早出晚归,爸爸又整天打麻将且没有文化,根本不过问他的学习情况。就这样疏于管教的他,渐渐形成了不完成作业的习惯,落下了很多功课。根据学生甲的实际情况,该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为他补课,在他首次独立完成家庭作业时,该教师一方面表扬他,要求所有同学以他为榜样,另一方面,对他实施鼓励并为他树立信心。其次,该教师想方设法做其爸爸的思想工作,经过教师反复的劝诫,学生甲的父亲又承担起家庭责任。经过几个月的坚持,学生甲在课堂教学中勇于举手发言。渐渐地,该学困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通过与学生在心灵上的沟通,充分了解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为转化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引导学困生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出发点,使其产生新的知识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而应以学困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使其产生新的技能,不同的学困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知识层面不相同。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要以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为基础,使其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然而,通过课前了解,部分学困生连基本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都不知道,更不明白其中的算理,更有甚者,面积和周长产生混淆。教师便可利用课余时间对其补充这一段知识,在学习新知识时,就会很明显的跟上教师的讲课速度。再比如,在讲解x-=的计算方法时,学困生学起来非常吃力,究其原因是不理解等式成立的基本性质。教师可先为其讲解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简单的算式开始,循序渐进的加强练习,使其真正了解各部分的名称、等量关系及算理,经过一段时间后,提高了解答方程式的新技能,因此,引导学困生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使其产生新的知识技能,为转化特困生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充分落实辅导工作,并增强有效性
做为学困生转化的关键就是加强辅导工作。1、以学困生练习、及作业中频繁出现的错误为主要辅导内容,并充分体现辅导工作的及时性及有效性。老子有言“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因此,重点指导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同时要求他们准备纠错本,专门记录易出错题型,整理并总结学习知识的方法,同时树立“今日事,今日毕”的学习原则,避免累积更多的疑问、难点。2、实施帮扶活动,利用优生的学习优势,实现带动学困生的计划。首先,学困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整理出知识断层点,将出现的问题细化,并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罗列,然后请优生针对性的辅导,当其中的一个问题解决后,表明日期,再由教师以相同的题型检验效果,并用鼓励的评语为其评价,以达到激发其学习动力的作用。以此类推,逐个解决出现的问题。因此,及时有效的进行辅导,不仅使学困生了解自身的薄弱点,还为其增强了自信心。从而达到成功转化的目的。
四、增强学困生意志,达到持之以恒的学习效果
大多数学困生的意志都比较薄弱,学习很难做到持之以恒。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增强学困生的意志至关重要。1、可利用具有坎坷经历的数学家及科学家的事迹使学困生正确认识挫折和失败。如双目失明的伟大数学家欧拉在面对住房危机及手稿被毁的情况下,依然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决心,著作了几十本书、写作了400多个论文;还有从小就被别人嘲笑是弱智的达尔文、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凭着他们超强的意志力,远远超过其他的同龄人,最终成为伟大的生物学家、发明家、物理学家等。2、从简到繁设置困境,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决心,享受成功的喜悦。根据学困生不同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学习障碍,教师在设计习题时,以“跳一跳,能摘桃”的形式,使他们在不断的挑战中,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使学困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同时,意识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真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体现是面向全体学生,即面向存在一定差异的每位学生,教师需充分了解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促进与他们的沟通交流,使学困生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增加对新知识的认知,充分落实及时有效的辅导工作,使他们信心增强的同时,意志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从而达到成功转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陶玉姗.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与转化方法[J].求知导刊,2020(40):14-15.
[2]沈德海.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0(43):83.
[3]闫文忠.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0(18):54-55.
【关键字】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小学各年级普遍存在为数较多的数学学困生,且占有一定的比例。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转化学困生就成为大部分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新课改表明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学困生还是优生都应得到全面发展。然而,实际教学中,学困生在种种因素的干扰下,呈猛涨的趋势。怎样对这些特困生进行有效转化,不仅是教师不可避免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为了使他们成功转化并树立信心,就需要每位教师倾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一、沟通心灵,为转化奠定一定的基础
全面了解学困生的情况就好比医生为患者诊断病情,在弄明白原因的基础上,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比如:了解学困生的习惯、爱好、品质、家庭情况等。为了成功转化一位特困生,首先教师要全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以学生甲为例,展开叙述。一教师由于刚刚接任某班,一些情况不了解,通过调查发现,单亲家庭及留守儿童占多数,其中学生甲尤为典型。学生甲无论是课上或课下、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作业从未完成,更别提交家庭作业了。于是,此教师找到学生甲与他进行沟通谈话:“孩子,向老师说说你为什么不做作业?”此时,学生甲的眼眶红了,豆大的泪珠落了下来,教师继续询问“家里谁负责你的家庭作业呢?”学生甲回答说是妈妈,教师继续追问“那你爸爸呢?”学生甲小声地说:“打麻将。”……在教师亲切的话语下,学生甲敞开心扉。为向该教师讲明了家庭状况:学生甲的妈妈为了维持生计,在外打零工,每天早出晚归,爸爸又整天打麻将且没有文化,根本不过问他的学习情况。就这样疏于管教的他,渐渐形成了不完成作业的习惯,落下了很多功课。根据学生甲的实际情况,该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为他补课,在他首次独立完成家庭作业时,该教师一方面表扬他,要求所有同学以他为榜样,另一方面,对他实施鼓励并为他树立信心。其次,该教师想方设法做其爸爸的思想工作,经过教师反复的劝诫,学生甲的父亲又承担起家庭责任。经过几个月的坚持,学生甲在课堂教学中勇于举手发言。渐渐地,该学困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通过与学生在心灵上的沟通,充分了解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为转化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引导学困生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出发点,使其产生新的知识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而应以学困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使其产生新的技能,不同的学困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知识层面不相同。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要以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为基础,使其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然而,通过课前了解,部分学困生连基本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都不知道,更不明白其中的算理,更有甚者,面积和周长产生混淆。教师便可利用课余时间对其补充这一段知识,在学习新知识时,就会很明显的跟上教师的讲课速度。再比如,在讲解x-=的计算方法时,学困生学起来非常吃力,究其原因是不理解等式成立的基本性质。教师可先为其讲解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简单的算式开始,循序渐进的加强练习,使其真正了解各部分的名称、等量关系及算理,经过一段时间后,提高了解答方程式的新技能,因此,引导学困生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使其产生新的知识技能,为转化特困生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充分落实辅导工作,并增强有效性
做为学困生转化的关键就是加强辅导工作。1、以学困生练习、及作业中频繁出现的错误为主要辅导内容,并充分体现辅导工作的及时性及有效性。老子有言“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因此,重点指导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同时要求他们准备纠错本,专门记录易出错题型,整理并总结学习知识的方法,同时树立“今日事,今日毕”的学习原则,避免累积更多的疑问、难点。2、实施帮扶活动,利用优生的学习优势,实现带动学困生的计划。首先,学困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整理出知识断层点,将出现的问题细化,并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罗列,然后请优生针对性的辅导,当其中的一个问题解决后,表明日期,再由教师以相同的题型检验效果,并用鼓励的评语为其评价,以达到激发其学习动力的作用。以此类推,逐个解决出现的问题。因此,及时有效的进行辅导,不仅使学困生了解自身的薄弱点,还为其增强了自信心。从而达到成功转化的目的。
四、增强学困生意志,达到持之以恒的学习效果
大多数学困生的意志都比较薄弱,学习很难做到持之以恒。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增强学困生的意志至关重要。1、可利用具有坎坷经历的数学家及科学家的事迹使学困生正确认识挫折和失败。如双目失明的伟大数学家欧拉在面对住房危机及手稿被毁的情况下,依然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决心,著作了几十本书、写作了400多个论文;还有从小就被别人嘲笑是弱智的达尔文、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凭着他们超强的意志力,远远超过其他的同龄人,最终成为伟大的生物学家、发明家、物理学家等。2、从简到繁设置困境,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决心,享受成功的喜悦。根据学困生不同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学习障碍,教师在设计习题时,以“跳一跳,能摘桃”的形式,使他们在不断的挑战中,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使学困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同时,意识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真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体现是面向全体学生,即面向存在一定差异的每位学生,教师需充分了解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促进与他们的沟通交流,使学困生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增加对新知识的认知,充分落实及时有效的辅导工作,使他们信心增强的同时,意志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从而达到成功转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陶玉姗.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与转化方法[J].求知导刊,2020(40):14-15.
[2]沈德海.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0(43):83.
[3]闫文忠.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0(18):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