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作者】 潘凯群

【机构】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健康是幼教工作的首位工作。然而近年来,各地的幼儿园意外事故频发已经成为当前威胁幼儿身心健康,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安全执教,守护幼儿生命责任重于泰山。本文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之上,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探讨幼儿园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防预措施。幼儿园意外事故的发生与幼儿自身年龄特点、教师和家长教育管理不当,国家政策法规的缺失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需要各方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幼儿园要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制度,教师和家长要积极提高自身素质,重视幼儿的安全教育,形成良好家园合作助力,国家和政府要加强法制建设和管理等。
  【关键词】 意外伤害事故;原因与建议

  一、意外事故总体现状调查
  (一)幼儿意外事故的影响因素
  幼儿园发生的幼儿意外事故存在着其它影响因素和分布特点。以下从两方面进行探讨:幼儿内部因素(主要指幼儿的性别、年龄、生理状况等)和外部环境因素(指气候、位置、时间等因素)。
  1.幼儿内部因素
  1.1性别因素








  结果分析:发生意外事故的幼儿在性别比例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即:男孩发生意外事故的比例大于女孩。从2岁开始,幼儿的性别角色意识开始发展。具体表现在:活动兴趣(男孩喜欢飞机、手枪等具有一定风险的活动,女孩喜欢过家家、捉迷藏等偏向温和的游戏)、同伴选择(同性同伴占多数,异性同伴较少)、个性发展(同年龄阶段的的男孩要比女孩更加活泼好动)等方面的不同,这些差异都可能造成男孩相对于女孩更易发生意外事故。
  1.2年龄因素










  结果分析:在本次对受到意外伤害的幼儿调查中,大班占5%,中班占64%,小班占31%。中班幼儿受到意外伤害的人数大大超过了其他两个年龄段,这与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的程度不同有关。据调研掌握:3-4岁处于小班的幼儿对教师有更多的依从性,相对听话,有利于教师组织和管理;另一方面小班幼儿喜欢运动强度低的游戏,同伴交往才开始萌芽,同伴争吵玩闹受伤的情况少见。而5-6岁处于大班的幼儿相对于之前,自我保护能力和运动能力大大增强,加上不少幼儿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交往技巧,发生意外伤害的频率是最低的。相比较下,中班幼儿最主要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对外界充满好奇心,且能开始自己组织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仍未形成。正是由于中班幼儿的这些特点,使4-5岁处于中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成为意外事故的高发年龄段。
  1.3幼儿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安全意识。幼儿自身的体质的强健程度和自我保护也影响幼儿是否易受意外事故的因素。
  2.环境因素
  2.1幼儿园的规模与办园水平因素
  幼儿园的性质、办园水平、室内活动室和室外活动区域面积大小、班级幼儿和教师人数比例等因素对幼儿意外事故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分析:本次调查的两所公办园,意外事故的几率要小于民办园机构。办园水平省一级和省二级幼儿园意外事故人数比例无显著差别,但总体小于省三级幼儿园。
  2.2教师与幼儿人数比例、活动场地面积因素
  在调查中,幼儿园的班级的幼儿人数一般为25-35人左右,因此班级人数对意外事故比例的影响不大。但如果幼儿的人数与所配备的教师人数如果严重超出比例,意外事故发生风险会增加;幼儿室内活动空间和户外活动区域的大小也没有直接影响,比环境面积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布置要合理开阔,方便教师管理。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幼教机构的办学性质和规模,对意外事故的发生是有一定影响。因此,家长要为幼儿选择正规的幼儿园。
  2.2教师的性别、学历水平、教龄因素
  调查中指的意外事故次数是教师在近3年内所带班级发生意外事故的幼儿人数。
















  结果分析: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幼儿意外事故的频率和教师的学历、性别和教龄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联系。其中教师教龄对幼儿意外事故发生几率的影响最为明显。从折线图上可以看出,幼儿发生意外事故的比例随着教师教龄的增长直线下降。这充分说明教师的工作时间和积累的经验是很重要的;教师性别对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几率也有一定影响。目前男性幼儿教师的占比不大,但调查中男性教师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要大于女性教师。最后关于教师学历水平对幼儿意外事故影响方面,目前在学前教师的群体之中,大部分的教师学历集中在大专和大学本科,本科的教师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要小于专科教师。虽然在调查中没有体现,但是工作实践中确实存在着某些幼教工作者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甚至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因为自身的能力不足而够幼儿带来伤害。正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3时间因素




  分析:在园一天当中,最易发生意外事故的时间段是晨间户外活动时间,占55.5%。此时幼儿处于户外运动和自由活动状态,运动量和流动性大,教师看护的难度也大大增强,难以确保照顾到每个幼儿;其次,意外事故也易发生在离园接送和午睡前后的时间段,均占16.7%,此时是幼儿自主进行活动的时间,幼儿间相互交往密切,容易发生争吵打闹从而受伤;午饭前后时间段发生意外事故的幼儿占11.1%,主要由于幼儿刚吃完饭后,运动量过大引起呕吐和肚子疼。
  2.4季节因素
  调查中,春夏是幼儿最易发生意外事故的季节。由于气候影响,各种流行疾病容易在这个时候传染肆虐。且夏季天气炎热,幼儿穿着的衣物比冬天少,缺少了衣服的保护和缓冲的作用,幼儿也容易受伤。
  (二) 幼儿受意外伤害类型
  1.幼儿受伤的身体部位




  2.幼儿易受伤害的主要类型




  (注:其它指韧带拉伤)
  结果分析:在幼儿园受到意外伤害的幼儿中,幼儿的意外伤害以四肢和头部伤害居多。四肢受伤占44.4%,头部受伤占38.9%,五官受伤的幼儿占16.7%,调查中无幼儿受到内脏器官伤害。意外伤害的类型主要是皮肤创伤,占77.7%;部分幼儿为骨折和韧带伤,分别为5.6%和16.7%,调查中没有幼儿受到烫伤,中毒,异物入五官等意外伤害。从幼儿受伤的部位和类型来看,幼儿受意外伤害的严重程度不深,没有影响到幼儿的生命安全。而发生意外事故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幼儿在玩耍和相互打闹的过程中造成的。
  (三)解决方式和各方态度看法
  1.幼儿园意外事故事态严重程度的认识







  结果分析:在调查中,80%左右的教师和家长均认为幼儿园的意外事故不严重或者一般。而认为比较严重和非常严重的教师和家长仅占20%左右。访谈中家长表示,自己对幼儿园意外事故没有过多了解,在生活中身边发生意外事故情况也不常见,因而认为不算严重。而教师对于幼儿园意外事故严重程度的看法的则普遍要比家长的看法严重。
  2.教师或家长目前或曾经是否受到幼儿园意外事故方面的困扰。
  结果分析:从结果上看,61%教师和91%家长没有受过幼儿园意外事故方面的困扰。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幼儿没有在幼儿园发生过意外事故,幼儿园意外事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相比较下,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面对的幼儿机会更多,对此显然有更多的体会。39%的教师和9%的家长正在或曾经受到该方面的困扰,幼儿园意外事故依然是困扰部分教师和家长的问题。
  3. 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园安全保护措施的满意度






  结果分析:55%教师和66.3%的家长对幼儿园的安全防护措施非常满意,44.4%教师和29.8%家长比较满意,少数3.9%家长认为还有待提高完善。大部分的教师和家长对于幼儿园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环境安全和制度保障方面,都是比较放心满意的。
  4.意外事故发生后的解决途径









  结果分析:大多数意外事故都是通过家长和幼儿园负责人双方协商来解决的,100%教师和77.7%家长都选择双方协商。5.6%家长选择了法律途径,调查中没有通过第三方介入调解的实例。但值得思考的是,16.7%的家长表示:幼儿园对自己幼儿的意外伤害不作为、不表态,任由事件不了了之。
  5.教师和家长对于事故解决的满意度









  结果分析:从幼儿园事故解决满意度来看,没有家长对幼儿园事故解决的结果不满意。55.56%家长非常满意,33.33%基本满意,11.11%家长认为一般。访谈中家长普遍表示幼儿在幼儿园受伤程度不算严重,愿意理解这种意外情况。并且大部分幼儿园态度良好,双方协商的结果基本令人满意。
  二、预防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建议
  关于预防幼儿的意外事故的发生,希望得到的帮助










  结果分析:在教师希望得到的帮助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占主要,为85.7%;其次是完善家庭教育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各占57.1%;幼儿园加强管理力度和建立透明监督体制各占42.9%;最后是政府出台政策法规占14.3%。在幼儿家长希望得到的帮助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占主要为75.0%,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占50.5 %,完善家庭教育占44.4%,幼儿园加强管理力度占38.2%,政府出台政策法规和建立透明监督体制各占11.1%。从以上结论可看出,预防幼儿园意外事故的发生,需要多方改进,相互协作。
  综合以上各方对防范幼儿园意外事故的看法,同时参考文献资料并加以自己的思考,得出以下预防幼儿园意外事故的建议:
  (一)落实幼儿的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利用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加强幼儿体能锻炼,而不一味限制幼儿的活动。为了确保幼儿的安全而限制幼儿自由活动和自主探索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应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同时,帮助幼儿养成的参加户外体育锻炼和自主活动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幼儿的体质和动作协调能力。从而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2.  形成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和社会行为习惯。在幼儿入园之后,积极地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指导幼儿理解和遵守社会行为规则。这样有利于幼儿形成时间观念和秩序感,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例如一群可以排好队整齐上下楼梯的孩子和一群在楼梯上追逐玩闹的孩子,后者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要大很多。
  3.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幼儿之间的矛盾和打闹。鼓励幼儿用“说”的方式来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想法,通过相互协商解决问题。提醒幼儿玩闹时不要攻击他人身体,并注意“度”的问题。
  4.积极预防幼儿疾病。特别实在春夏传染病高发的季节,教师尤其注意观察和向家长了解幼儿的身体情况。一旦发现有幼儿感染疾病,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染进一步扩大。
  (二)完善幼儿园环境制度,提升教师素质水平
  1.创建安全、温馨的活动环境。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对环境有极大依赖性,一个安全温馨的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意义重大。幼儿园的房屋场地、设备设施、玩具教具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对老化设备设施要及时更新、定期检修、严格把关。水、电、药品的管理要格外小心谨慎。另外,要及时发现并排除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幼儿能够在安全温馨的环境中,快乐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2.  完善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制度。幼儿园的良好制度和管理是幼儿安全的坚实保障,不容忽视。2016年最新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幼儿园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门卫、房屋、设备、消防、交通、食品、药物、幼儿接送交接、活动组织和幼儿就寝等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建立安全责任制和应急预案。幼儿园的全体工作人员要加强重视幼儿安全问题,幼儿园要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3.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加强教职员工的专业化培训,提高责任心。幼儿园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确保高要求、高质量。教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品德,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并且爱护幼儿,同时具备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相应的文化素养。幼儿园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增强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基本安全常识和急救方法。最大限度地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将意外事故的伤害和影响降到最低。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幼儿的安全教育,开展内容全面、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
  幼儿的安全教育内容要全面。安全教育包括人身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自然灾害教育、食品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以及户外运动安全教育等等。安全教育的内容很广,教师在对幼儿实施安全教育时要不要片面侧重和遗漏,注意内容的选择要全面和适当。在对幼儿实施安全教育时,要敢于突破目前安全教育形式的局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设计幼儿感兴趣和易接受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等方式真正学会如何在生活中避免危险意外。可以通过游戏法和情境表演法直观地将生活中有安全隐患的情节再现出来,帮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掌握自我保护的直接经验;通过念儿歌、讲故事等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和环境布置法,在班级主题墙中布置安全图标、照片、漫画等形象直观的图片,潜移默化地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渗透安全教育,抓住时机,及时教育。并定期组织事故预防演练,让幼儿学以致用,真正掌握防范危险的能力。
  (2)深入了解每一个幼儿的特点,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活动。教师要了解本班幼儿的发展现状,在开展日常活动尤其是体育活动和户外游戏时,要注意排除安全隐患,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强度。既保证幼儿的安全,又能使每个幼儿即有所发展。
  (3)园长、教师及幼教从业人员都要明确自身责任,以严谨端正的工作态度,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幼教工作之中。幼教工作者要及时调节自己的心态和情绪,随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去对待工作。只要关乎幼儿,无谓大事小事都需要严肃对待。
  (4)加强法律观念,不体罚、辱骂幼儿。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实际发展水平,耐心引导、支持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严禁任何形式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
  (5)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家园合作有利于教师充分地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避免不必要意外事故。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接送时间交流等方式主动向家长了解幼儿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幼儿的过敏源,幼儿突发性疾病或身体不适等情况。这样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对幼儿有针对性的保育和教育,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良好安全意识与安全习惯形成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因此幼儿园应该与家庭密切合作,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使家园协调一致,共同帮助幼儿形成幼儿的安全意识。
  (6)事故发生后的积极解决处理。幼儿意外事故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如果意外事故已经发生,我们要及时作出积极反应,争取把事故的影响降到最低,第一时间对受伤幼儿进行救治。伤情如果在教师处置能力范围之内,可现将幼儿送到医务室进行初步处理,再将受伤幼儿送到医院就诊。如果教师无法处理,不要采取盲目行动,尽快将幼儿送往医院,避免对幼儿造成二次伤害。其次要与家长真诚沟通。幼儿受伤后,要及时通知受伤幼儿的家长。客观务实地向家长介绍事情经过,不夸大、不隐瞒事情的原委。由于幼儿受到伤害,家长的情绪一般比较激动,所以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家长,态度诚恳,情感真挚,并有一定的语言技巧。最后在事故的解决和追责是要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造成事故的原因和处理办法,主动承担自己分内的责任。但是同时要注意坚守原则,把握尺度。如果不能通过协商解决,可以寻求司法途径解决。
  (三)家长改进家庭教育,适当维权
  1. 家长对幼儿要爱中有教,爱教结合。家长在关心爱护幼儿的同时,更要为幼儿将来的发展考虑。适当为幼儿提供自理、自立的机会和条件,并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让幼儿积极参加户外体育锻炼,大力发展运动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2.加强家园合作,改进家庭教育,与幼教机构协调一致。家长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向教师学习安全教育的知识经验,改进家庭教育的不足,共同促进幼儿安全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3. 幼儿园发生意外事故后,建议家长先了解具体情况,与幼儿园协商解决。但如果遇到幼儿园推卸责任,使幼儿和家长的权益受到了侵害,要坚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四)落实国家政策法规、加大管理监督力度
  1.出台有关法律,明确责任赔偿。针对幼儿机构的儿童意外事故,政府法制部门应加强和完善相关立法。尤其是要明文规定相关责任归属和赔偿措施,做到有法可循,依法处理。
  2.加大有关部门的行政监管力度。对于幼儿意外事故频发,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进行统一管理,取缔一些以盈利为目的、事故频发的不良教育机构。同时对幼儿园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促进幼儿园工作的提升、完善,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3.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和社会管理。政府要加大对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帮助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及时合理的处理社会中出现的矛盾,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的社会大环境。
  意外事故并不可怕,因为它是有因可循,并可以通过有效的方法及时防范的。真正可怕的是人们和社会对这种现象的忽视和放任。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要为幼儿创建一个温馨和谐安全的成长环境。意外事故的防范需要多方加强重视、积极配合,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付沫,王晓娟;儿童意外伤害1152例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初探[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年02期.
  [2]潘凤珠.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调查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2,(第4期).
  [3]孙雪.幼儿园伤害事故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4,(第26期).
  [4]吴树华.浅谈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及对策[J].吉林大学学报,2009:72-74.
  [5]朱琳.幼儿在园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6]马素梅.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方法与技巧[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第1期).
  [7]曾国.入园幼儿人身伤害事故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学前教育研究.2007.11-14 
  [8]茅秀君.幼儿园意外事故的成因与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第4期).
  [9]周丽君.幼儿园安全事故的成因与对策[J].甘肃教育,2014,(第5期).
  [10]柳倩.幼儿在园发生意外事故伤害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人民教育,2009:178.
  [11]易凌云.我国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师,2009,(7):104-105.
  [12] 谭曼娜.浅谈幼儿园安全事故的防范与处理[J].学前教育研究,2004(4):45-47.
  [13]王悦.国内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J].科教导刊(下旬),2015,(第9期).
  [14]曾国.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与政策的缺失和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5,(第2期).
  [15]冯焰;幼儿伤害事故处置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J].
  [16]曲正伟;论民办幼儿园安全事故中的制度因素[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17]张云侠.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J].课外阅读(中下),2012,(第15期).
  [18]江建华.幼儿园意外事故预防策略探讨[J].科教导刊,2013,(第18期).
  课题《基于农村青年幼儿教师专业需求和专业发展的支持性策略研究——以龙胜镇中心幼儿园为例》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