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多媒体运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 马红梅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八方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教学中,教学方法不外乎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位教师,一群孩子,似乎这就是教育的全部,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的发展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也难免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已经严重影响了新形势下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如何改变和突破迟滞教育发展的不和谐瓶颈,消除对教育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传统思想,作为一个新形势下的人民教师,是必须面临的问题,科技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展翅高飞的翅膀,多媒体的引入,使我们的教学增添了全新的思路,特别是小学体育教学,我们可以大胆的科学的合理的引入多媒体进入教学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但可以加深小学生对学习运动技能重要性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将多媒体应用与体育教育相结合,极大的促进了体育教学的广泛开展,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还可以水到渠成的收到了体育教学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体育;整合;教育模式;直观原则;迁移默化;模仿训练;课程资源;终身体育意识;多媒体信息技术;立定跳远;重心移动轨迹
一、多媒体运用提升小学生学习体育运动技能重要性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我国一些偏远的经济落后欠发达地区,教育在人们的心中就是一支粉笔,一张黑板,一本教案,一张嘴,学生家长、教师及学生本身都重视文化成绩的培养,对体育技能学习认识严重缺陷和不足。特别是人们认为体育教学就是活动活动,玩耍玩耍,打打篮球,拍拍皮球,跑跑跳跳,似乎和多媒体风牛马不相及,这种落后的呆板的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严重束缚了当前教育和教学的发展,必须及时的予以改变和改革,国外及西方教育的发展无不有力的证明了多媒体在传统教育中的极大促进作用,作为新中国的教育,必须打破常规,摈弃落后的教育理念,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它的独特作用,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在以多媒体为主导的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提供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学生变直接理解与掌握知识为获取信息。教师播放体育锻炼的相关视频,视频中涉及正确体育锻炼的好处、错误体育锻炼的坏处,从而提升小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二、多媒体运用能提高小学生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的兴趣
小学生思想单纯,一张白纸,模仿能力不同凡响,他们对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活动有浓厚兴趣。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为主。这种教学模式枯燥乏味,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会有不同的效果。例如在“立定跳远”教学前,教师播放青蛙跳的视频,学生会一边笑一边模仿青蛙跳的动作。接着教师引出这节课教学内容———立定跳远。这种课堂导入形式,让学生形成一种青蛙跳的思维定式,从而在跳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模仿青蛙跳的动作,亲身体验活动带来的无穷无尽的乐趣。课堂气氛严肃而活跃,学生学习精神倍增,参与锻炼的学生情绪高涨,学习积极性不言自明。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效率
小学体育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模仿,运动,示范,训练的有机结合,其中运动占极大的篇幅,不运动和少运动是体育教学的大忌,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育的直观原则是指通过学生的各种感官和现有经验,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直观手段,生动地展示想要学习的身体锻炼技巧,正确思考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体育运动技术有自己的特点,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运用直观性原则来观察体育运动技术的重心移动轨迹(形式、方向、幅度)及完成动作的速度、耐力、力量、方向等,既要注重空间关系,又要掌握位移关系,这是比较复杂的。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运动技能中的重难点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有利于提升课堂效率。如:“五步拳”的教学中,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看不到手的动作,也无法弄清楚步的方向。如果教师花费大量时间来分解行动,学生的模仿训练将会出现错误。如果此时使用多媒体技术显示图片,让学生观察虚拟步骤并选择左腿弯曲前弓,右脚则在右侧。同时,左手变成一个钩子,右手拿起手掌,前面是可见的。通过视频的慢动作,可让学生知道左手向后拱起成钩,右手抬起到右腿外侧,重心变为左脚。在学生的实践中,教师可将学生的错误行为使用多媒体进行展示,以便学生看到自己的行为与正确的行为的区别,从而突破这项体育技术运动的难点,有效化解体育教学中的难点和疑点,科学合理的提高课堂效率,达到全体学生强身强体的目的。
四、利用多媒体优化体育资源
我国当前的体育教学参差不齐,资源分配严重不足,如何在有效的条件下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服务于教学之中,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课程资源,如校本课程的发展,可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体育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掌握体育校本课程的一般原则和规律,以新的视角认识体育。体育教师并不擅长每项运动技能,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运动技能。在体育舞蹈、轮滑、武术、跆拳道等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学习新的运动技能,并由学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示范动作,其他学生观看模仿试炼,以期达到学以致用临场掌握提高的良好效果。有些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带动其他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教师通过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校的课程改革,特别是科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运用多媒体为自己的学习服务,使体育教学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和习惯
(1)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
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不但可以有效到达强身健体的作用,还可以极大的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于国于民有百利而无一害,另外终身体育还可以激发和维护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自我意识和热情的重要因素。只要学生有兴趣参加体育锻炼,他们就会把学习和体育锻炼视为自己的需要,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例如:学生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信息网络观看体育视频,并了解他们喜欢的运动。在体育课堂上,教师所教授的技能是学生所看到或自学的技能,心理上就具有一定的优越感,使他们对学习更感兴趣。当学生对一项运动感兴趣并且擅长时,将更容易实现终身运动的目标。
(2)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良好的运动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而要经过长期的有效的引导和持续不断的培养,尤其是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更是教育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大问题。人们运动习惯是指形成所需身体行为的反复行为。体育课的行为习惯是个体参与体育运动的倾向,体育意识重复形成行为,逐渐形成一种需要和行为。如,一些学生在观看NBA后,将会受到一些NBA球员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选择特色运动员的动作进行一定的教学示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促进全社会形成体育锻炼的风气。培养学校、学生、社会和国家体育习惯。总之,教师要培养学生体育强国的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促进全体学生的体育和锻炼,进而影响家庭影响社会,造成全社会崇尚体育,崇尚健康,崇尚运动的良好氛围。学校、学生、社会和国家良好体育习惯的养成,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于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健,刘汉生.浅谈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杨武.浅析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体育;整合;教育模式;直观原则;迁移默化;模仿训练;课程资源;终身体育意识;多媒体信息技术;立定跳远;重心移动轨迹
一、多媒体运用提升小学生学习体育运动技能重要性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我国一些偏远的经济落后欠发达地区,教育在人们的心中就是一支粉笔,一张黑板,一本教案,一张嘴,学生家长、教师及学生本身都重视文化成绩的培养,对体育技能学习认识严重缺陷和不足。特别是人们认为体育教学就是活动活动,玩耍玩耍,打打篮球,拍拍皮球,跑跑跳跳,似乎和多媒体风牛马不相及,这种落后的呆板的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严重束缚了当前教育和教学的发展,必须及时的予以改变和改革,国外及西方教育的发展无不有力的证明了多媒体在传统教育中的极大促进作用,作为新中国的教育,必须打破常规,摈弃落后的教育理念,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它的独特作用,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在以多媒体为主导的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提供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学生变直接理解与掌握知识为获取信息。教师播放体育锻炼的相关视频,视频中涉及正确体育锻炼的好处、错误体育锻炼的坏处,从而提升小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二、多媒体运用能提高小学生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的兴趣
小学生思想单纯,一张白纸,模仿能力不同凡响,他们对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活动有浓厚兴趣。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为主。这种教学模式枯燥乏味,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会有不同的效果。例如在“立定跳远”教学前,教师播放青蛙跳的视频,学生会一边笑一边模仿青蛙跳的动作。接着教师引出这节课教学内容———立定跳远。这种课堂导入形式,让学生形成一种青蛙跳的思维定式,从而在跳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模仿青蛙跳的动作,亲身体验活动带来的无穷无尽的乐趣。课堂气氛严肃而活跃,学生学习精神倍增,参与锻炼的学生情绪高涨,学习积极性不言自明。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效率
小学体育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模仿,运动,示范,训练的有机结合,其中运动占极大的篇幅,不运动和少运动是体育教学的大忌,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育的直观原则是指通过学生的各种感官和现有经验,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直观手段,生动地展示想要学习的身体锻炼技巧,正确思考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体育运动技术有自己的特点,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运用直观性原则来观察体育运动技术的重心移动轨迹(形式、方向、幅度)及完成动作的速度、耐力、力量、方向等,既要注重空间关系,又要掌握位移关系,这是比较复杂的。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运动技能中的重难点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有利于提升课堂效率。如:“五步拳”的教学中,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看不到手的动作,也无法弄清楚步的方向。如果教师花费大量时间来分解行动,学生的模仿训练将会出现错误。如果此时使用多媒体技术显示图片,让学生观察虚拟步骤并选择左腿弯曲前弓,右脚则在右侧。同时,左手变成一个钩子,右手拿起手掌,前面是可见的。通过视频的慢动作,可让学生知道左手向后拱起成钩,右手抬起到右腿外侧,重心变为左脚。在学生的实践中,教师可将学生的错误行为使用多媒体进行展示,以便学生看到自己的行为与正确的行为的区别,从而突破这项体育技术运动的难点,有效化解体育教学中的难点和疑点,科学合理的提高课堂效率,达到全体学生强身强体的目的。
四、利用多媒体优化体育资源
我国当前的体育教学参差不齐,资源分配严重不足,如何在有效的条件下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服务于教学之中,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课程资源,如校本课程的发展,可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体育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掌握体育校本课程的一般原则和规律,以新的视角认识体育。体育教师并不擅长每项运动技能,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运动技能。在体育舞蹈、轮滑、武术、跆拳道等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学习新的运动技能,并由学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示范动作,其他学生观看模仿试炼,以期达到学以致用临场掌握提高的良好效果。有些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带动其他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教师通过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校的课程改革,特别是科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运用多媒体为自己的学习服务,使体育教学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和习惯
(1)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
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不但可以有效到达强身健体的作用,还可以极大的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于国于民有百利而无一害,另外终身体育还可以激发和维护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自我意识和热情的重要因素。只要学生有兴趣参加体育锻炼,他们就会把学习和体育锻炼视为自己的需要,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例如:学生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信息网络观看体育视频,并了解他们喜欢的运动。在体育课堂上,教师所教授的技能是学生所看到或自学的技能,心理上就具有一定的优越感,使他们对学习更感兴趣。当学生对一项运动感兴趣并且擅长时,将更容易实现终身运动的目标。
(2)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良好的运动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而要经过长期的有效的引导和持续不断的培养,尤其是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更是教育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大问题。人们运动习惯是指形成所需身体行为的反复行为。体育课的行为习惯是个体参与体育运动的倾向,体育意识重复形成行为,逐渐形成一种需要和行为。如,一些学生在观看NBA后,将会受到一些NBA球员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选择特色运动员的动作进行一定的教学示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促进全社会形成体育锻炼的风气。培养学校、学生、社会和国家体育习惯。总之,教师要培养学生体育强国的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促进全体学生的体育和锻炼,进而影响家庭影响社会,造成全社会崇尚体育,崇尚健康,崇尚运动的良好氛围。学校、学生、社会和国家良好体育习惯的养成,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于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健,刘汉生.浅谈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杨武.浅析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