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艺术教育提升幼儿素养途径探究
【作者】 李宸歌
【机构】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教师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艺术教育是培养幼儿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幼儿素养涵义的基础上,参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重构了幼儿素养的核心指标。为培养幼儿核心素养,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的功能及内容,提出了音乐教育提升幼儿素养的原则及实现的两个途径,最后从教师、课程和技术三个方面提出进一步优化音乐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 艺术教育;音乐教育;幼儿素养;提升途径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链条的起始环节,3—6岁的幼儿处于人生最重要的发育期,培养幼儿素养对其一生受益。艺术教育是学前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幼儿素养的重要途径。为更好发挥艺术教育提升幼儿素养的作用和效果,笔者对艺术教育提升幼儿素养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一、幼儿素养及核心指标
1.幼儿素养
幼儿素养是幼儿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以及游戏中形成的个性以及养成的行为习惯。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幼儿素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2.重构幼儿素养的核心指标
基础教育的改革与推进,极大地影响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针对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提出的发展指标,对幼儿教育也具有引领、指导和借鉴作用。优化幼儿的核心素养可以推动幼儿的长足发展,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成长奠基。
笔者在参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领域18个要求,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五大领域32个学习发展目标与具体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梳理出幼儿素养的四大指标。第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包括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欲、问题意识;二是感知美好事物:包括对环境、物体等美好事物的感知;三是启蒙认知:包括生活中的认知活动,如生活中的常识、幼儿歌曲、儿童绘本、童诗故事等。四是培养直觉思维:包括直观感知事物人物的形象美。
二、艺术教育及主要功能
1.艺术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幼儿园教育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其中幼儿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幼儿美术、幼儿音乐、幼儿歌舞、幼儿表演、幼儿书法、幼儿影视、幼儿玩具和游戏等教育领域。
2.主要功能
幼儿艺术教育的功能有以下四个方面:德育、美育、智育、体育。第一,德育的功能。在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形成积极向上和善良美好的心理品质、思想品质和性格情操。第二,美育的功能。艺术教育对幼儿的心灵、气质和性情产生陶冶和影响,给幼儿的心灵给予美的滋养。第三,智育的功能。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右脑潜能,对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有正面的影响。第四,体育的功能。舞蹈有利于幼儿身体的健美发育,绘画、手工、弹琴、书法锻炼幼儿手部灵巧性,提升感统能力。艺术活动使幼儿的情感、审美、认知、动作得到健康发展,促进创造力的培养。
三、音乐教育及具体内容
1.音乐教育
本文主要研究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本文中音乐教育指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由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提升幼儿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的集体活动。幼儿园音乐教育是幼儿园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本身的愉悦性、感染力使音乐教育活动成为幼儿最喜欢的教育活动之一。
2.具体内容
幼儿园常规的音乐教育主要由歌唱、韵律、打击乐演奏、音乐欣赏等组成,也包括渗透在其他领域和生活中的音乐活动等不同形式。音乐教育的开展能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艺术熏陶,使幼儿在音乐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活幼儿的情感体验,为幼儿情感认知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支持。
四、音乐教育提升幼儿素养的原则和途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
结合幼儿素养培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以幼儿素养的四大指标为指导,注重对幼儿音乐教育进行合理化创新,笔者提出在幼儿音乐教育中,遵循一个原则,并从两个方面具体设计实施,以此组织幼儿多元化音乐教育,以期彰显音乐教育的价值,提高幼儿素质。
1.一个原则
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应遵循“幼儿音乐教育与生活情境相融合”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幼儿一日生活情境音乐化;第二,多元音乐教育生活情境化。
2.两个途径
幼儿园音乐教育离不开幼儿的生活情境,将幼儿的一日生活恰到好处地充实进音乐的元素,使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更好实现音乐教育的价值,使幼儿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音乐,在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中享受生活,健康成长。
第一,幼儿一日生活情境融入音乐。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包括入园、盥洗、进餐、如厕、喝水、过渡、午睡、离园以及集体教育等环节。首先,把音乐元素融入到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情境的各个环节之中,增添趣味感和艺术感,并起到教育的目的。如入园时播放轻快富有朝气的音乐,愉快的一天开始了,心情也明朗起来;进餐时,播放《吃饭歌》,告诉幼儿进餐的礼仪和好习惯;运动时播放动感音乐,激发运动的热情。一日生活情境中随时有音乐萦绕耳畔,学习的兴趣提升了,活动的热情高涨了,规矩遵守了,心情愉悦了,幼儿园各个生活环节都能顺利开展。其次,教师在一日生活活动中选择多彩多样的音乐,国内国外、经典现代、儿歌纯音乐搭配,展现音乐的魅力和美妙,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体育功能。
第二,多元音乐教育融入生活情境。在幼儿园专门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渗透生活情境元素。首先,音乐教育和主题教学活动相结合。将音乐教育融入到围绕主题而展开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中,音乐与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综合到一个网络状的主题之中,一个主题下可以分为多个课时,如通过音乐讲述事物,以相关音乐联系社会实践,用音乐设计亲子游戏,做专题音乐综合活动等,以此打破领域之间的独立性。其次,音乐教育和节庆活动相结合。利用节庆活动包含的音乐元素,传统节日文化中相关的儿歌、传统艺术形式和活动内容,有利于丰富幼儿艺术教育内容和节日情怀。最后,音乐教育和音乐活动区角相结合。音乐活动区角的活动接近游戏状态,稳定的音乐活动场所、丰富多样乐器可以让幼儿积极练习体会,进而激发幼儿自由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灵感,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智育功能。
五、进一步优化音乐教育的建议
为进一步优化音乐教育,从教师、课程、技术三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1. 教师方面
一是引进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充实幼儿园音乐教师队伍;二是做好在职教师的职业规划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培训。
2. 课程方面
幼儿园通过与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进行衔接,丰富和创新课程内容和形式,以高校先进、前沿性课程辐射影响幼儿音乐教育。
3. 技术方面
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应用的优势。一是创设环境,将抽象的音乐形象转化为具体生动的画面与情境;二是激发兴趣,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引起幼儿的注意;三是增加互动,挖掘移动媒体的交互功能;四是提升幼儿主体地位,让幼儿能够直观地感受音乐所表现的美,进一步展开联想与想象,继而产生表达与创造的欲望。
参考文献:
[1]景萍.核心素养落地学前教育的探索[J].现代教育,2016.
[2]张琴.幼儿园咅乐教育生活化的研究——以昆明市D幼儿园中五班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2019.
[3]黄珊珊.幼儿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探究,2019.
[4]胡荣琴.音乐生活化教学有感[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3.
[5]曲俊霞.幼儿早期音乐教育之思考[J].经济师,2010.
[6]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陈泽铭.幼儿园音乐有效教学六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8]陈琳,王欣.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其时代挑战[J].学前教育研究,2012.
[9]韩洋.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理论与实践,2013.
[10]贾屈坚,秦旭芳.现代教育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辐射途径研究》(课题编号GJB1320057)研究成果】
【关键词】 艺术教育;音乐教育;幼儿素养;提升途径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链条的起始环节,3—6岁的幼儿处于人生最重要的发育期,培养幼儿素养对其一生受益。艺术教育是学前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幼儿素养的重要途径。为更好发挥艺术教育提升幼儿素养的作用和效果,笔者对艺术教育提升幼儿素养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一、幼儿素养及核心指标
1.幼儿素养
幼儿素养是幼儿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以及游戏中形成的个性以及养成的行为习惯。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幼儿素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2.重构幼儿素养的核心指标
基础教育的改革与推进,极大地影响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针对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提出的发展指标,对幼儿教育也具有引领、指导和借鉴作用。优化幼儿的核心素养可以推动幼儿的长足发展,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成长奠基。
笔者在参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领域18个要求,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五大领域32个学习发展目标与具体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梳理出幼儿素养的四大指标。第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包括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欲、问题意识;二是感知美好事物:包括对环境、物体等美好事物的感知;三是启蒙认知:包括生活中的认知活动,如生活中的常识、幼儿歌曲、儿童绘本、童诗故事等。四是培养直觉思维:包括直观感知事物人物的形象美。
二、艺术教育及主要功能
1.艺术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幼儿园教育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其中幼儿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幼儿美术、幼儿音乐、幼儿歌舞、幼儿表演、幼儿书法、幼儿影视、幼儿玩具和游戏等教育领域。
2.主要功能
幼儿艺术教育的功能有以下四个方面:德育、美育、智育、体育。第一,德育的功能。在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形成积极向上和善良美好的心理品质、思想品质和性格情操。第二,美育的功能。艺术教育对幼儿的心灵、气质和性情产生陶冶和影响,给幼儿的心灵给予美的滋养。第三,智育的功能。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右脑潜能,对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有正面的影响。第四,体育的功能。舞蹈有利于幼儿身体的健美发育,绘画、手工、弹琴、书法锻炼幼儿手部灵巧性,提升感统能力。艺术活动使幼儿的情感、审美、认知、动作得到健康发展,促进创造力的培养。
三、音乐教育及具体内容
1.音乐教育
本文主要研究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本文中音乐教育指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由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提升幼儿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的集体活动。幼儿园音乐教育是幼儿园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本身的愉悦性、感染力使音乐教育活动成为幼儿最喜欢的教育活动之一。
2.具体内容
幼儿园常规的音乐教育主要由歌唱、韵律、打击乐演奏、音乐欣赏等组成,也包括渗透在其他领域和生活中的音乐活动等不同形式。音乐教育的开展能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艺术熏陶,使幼儿在音乐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活幼儿的情感体验,为幼儿情感认知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支持。
四、音乐教育提升幼儿素养的原则和途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
结合幼儿素养培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以幼儿素养的四大指标为指导,注重对幼儿音乐教育进行合理化创新,笔者提出在幼儿音乐教育中,遵循一个原则,并从两个方面具体设计实施,以此组织幼儿多元化音乐教育,以期彰显音乐教育的价值,提高幼儿素质。
1.一个原则
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应遵循“幼儿音乐教育与生活情境相融合”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幼儿一日生活情境音乐化;第二,多元音乐教育生活情境化。
2.两个途径
幼儿园音乐教育离不开幼儿的生活情境,将幼儿的一日生活恰到好处地充实进音乐的元素,使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更好实现音乐教育的价值,使幼儿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音乐,在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中享受生活,健康成长。
第一,幼儿一日生活情境融入音乐。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包括入园、盥洗、进餐、如厕、喝水、过渡、午睡、离园以及集体教育等环节。首先,把音乐元素融入到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情境的各个环节之中,增添趣味感和艺术感,并起到教育的目的。如入园时播放轻快富有朝气的音乐,愉快的一天开始了,心情也明朗起来;进餐时,播放《吃饭歌》,告诉幼儿进餐的礼仪和好习惯;运动时播放动感音乐,激发运动的热情。一日生活情境中随时有音乐萦绕耳畔,学习的兴趣提升了,活动的热情高涨了,规矩遵守了,心情愉悦了,幼儿园各个生活环节都能顺利开展。其次,教师在一日生活活动中选择多彩多样的音乐,国内国外、经典现代、儿歌纯音乐搭配,展现音乐的魅力和美妙,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体育功能。
第二,多元音乐教育融入生活情境。在幼儿园专门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渗透生活情境元素。首先,音乐教育和主题教学活动相结合。将音乐教育融入到围绕主题而展开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中,音乐与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综合到一个网络状的主题之中,一个主题下可以分为多个课时,如通过音乐讲述事物,以相关音乐联系社会实践,用音乐设计亲子游戏,做专题音乐综合活动等,以此打破领域之间的独立性。其次,音乐教育和节庆活动相结合。利用节庆活动包含的音乐元素,传统节日文化中相关的儿歌、传统艺术形式和活动内容,有利于丰富幼儿艺术教育内容和节日情怀。最后,音乐教育和音乐活动区角相结合。音乐活动区角的活动接近游戏状态,稳定的音乐活动场所、丰富多样乐器可以让幼儿积极练习体会,进而激发幼儿自由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灵感,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智育功能。
五、进一步优化音乐教育的建议
为进一步优化音乐教育,从教师、课程、技术三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1. 教师方面
一是引进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充实幼儿园音乐教师队伍;二是做好在职教师的职业规划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培训。
2. 课程方面
幼儿园通过与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进行衔接,丰富和创新课程内容和形式,以高校先进、前沿性课程辐射影响幼儿音乐教育。
3. 技术方面
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应用的优势。一是创设环境,将抽象的音乐形象转化为具体生动的画面与情境;二是激发兴趣,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引起幼儿的注意;三是增加互动,挖掘移动媒体的交互功能;四是提升幼儿主体地位,让幼儿能够直观地感受音乐所表现的美,进一步展开联想与想象,继而产生表达与创造的欲望。
参考文献:
[1]景萍.核心素养落地学前教育的探索[J].现代教育,2016.
[2]张琴.幼儿园咅乐教育生活化的研究——以昆明市D幼儿园中五班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2019.
[3]黄珊珊.幼儿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探究,2019.
[4]胡荣琴.音乐生活化教学有感[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3.
[5]曲俊霞.幼儿早期音乐教育之思考[J].经济师,2010.
[6]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陈泽铭.幼儿园音乐有效教学六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8]陈琳,王欣.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其时代挑战[J].学前教育研究,2012.
[9]韩洋.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理论与实践,2013.
[10]贾屈坚,秦旭芳.现代教育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辐射途径研究》(课题编号GJB132005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