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恰当融入多媒体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作者】 杨声华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中峰镇朝阳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的语文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师教学,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在我们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多媒体,依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精心备课,制作课件,使信息技术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之中,真正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丰富课堂内容,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使孩子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与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效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多元信息与人文性的碰撞。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的语文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师教学,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那么,在我们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正确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激发兴趣,诱发愿望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主动获取知识的动力。信息技术以大量的视听信息,使得方块字变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直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促发了学习动机,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如:《北京的春节》一课的教学,导入时,我播放一些其他民族过年的场面,那一个个场面热闹、喜庆、欢快,并加上字幕,让学生知道不同的民族过年有着不同的习俗。此时孩子们都感染了,面露喜悦之色。我见时机成熟,顺势设问,那么北京的春节又有什么样的习俗呢?由于情景的创设,孩子们双眼充满了好奇与探究的神色。只见孩子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读了起来,神情专注,时而读读写写,时而圈圈点点,临位之间时不时还交流几句,不一会儿,孩子们就抓住了一些时间点,列出了表格,初步感知到北京的春节老北京人的习俗,并很快完成了相应的表格,理清课文的顺序。当然,信息技术凭借它的活动性、直观性、趣味性,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兴趣中记忆。信息技术情景教学,即为学生搭建了信息技术平台,又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变为主动有趣的获取知识,把“学会”与“会学”融为一体,把“想学”与“乐学”贯穿课堂始终。《北京的春节》中,感知作者重点写了几天,为什么这样做?出示句子,配上音乐,营造氛围,进行朗读,此时学生探究新知,发现作者表达方式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小组合作,讨论热烈,大胆而精彩的展示,让我兴奋不已,就连一向胆小又贪玩的余树男也参与其中,句句精彩。正是由于恰到好处地应用了信息技术,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贯穿课堂始终,促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
  二、 优化课堂,提高效率
  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的教学动了起来,活了起来,也乐了起来。多媒体技术利用媒体的交互科学性、反馈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为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高年级的作文评讲,单一地展读优秀作文,效果往往不是很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如果能出示中下等的作文让学生自己评讲、修改,提高孩子的习作水平会有很大的帮助。现在教室里有了多媒体实物投影,老师处理作文起来简单方便,学生自己读自己改,互相商讨怎样修改会更好,还说说为什么。这样化单一为多项,整个教室都动了起来,人人投入其中的被优化了的作文平讲课,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还为中下等作文的学生指明了习作方法,为他们的习作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作文中是这样,字词的推敲感悟更是这样。只有细细品读,深深感悟,展开个性化阅读,实现以读代讲,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深化对文本认识与感悟。丰富内容,培养能力。
  我们语文课文中的许多事物,由于年代久远,时空限制等,很难把握住作品的意境。利用多媒体能为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料,从而获得新知。教学《一面》时,学生很难领会课文内容,把握鲁迅的精神风貌与品行。上课之前让学生上网查找与鲁迅相关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课上交流所搜集的资料,就为学生阅读理解课文提供了极大地方便。结合课件出示的鲁迅病重时一天的工作安排,对照文中对鲁迅几次外貌描写,自读自悟,合作交流,学生深深地感悟到鲁迅是一个关心青年,热爱革命事业,且具有献身精神的人。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上网查找资料,而且还学会了进行整合性的学习。我们学完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孩子们被作者笔下的动物情感所感染,我知道他们上网查找他的其他动物小说来读,体会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描写方法,受到了美的教育,同时提高了审美与写作、表达能力。学生正是利用率网络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与交互性的特点,通过网络检索与加工信息,极大地拓展了语文学习空间、事件和信息量,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语文能力,同时也在信息素养方面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总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多媒体图、文、声并茂的特点,依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精心备课,制作课件,是信息技术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之中,真正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丰富课堂内容,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使孩子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翁习君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王福祥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3]于院生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4]毛亚玲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