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有效性的提高措施

【作者】 赵发录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新宁路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是数学课堂内容的巩固和延伸。小学生正处在贪玩的年龄段,缺少学习的主动性,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监督指导。如果作业设计不合理,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不能进行合理评价和批改,很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必然会降低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在新课改全面开展的大环境下,全新的教学理念逐渐显现出积极的效果,小学数学作业也要进行积极改革,以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 数学作业;批改;改革方式;小学生;提高

  小学数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重视概念知识学习、课堂或课下练习环节的全面发展。教师运用科学的作业批改模式意味着将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际训练作为引导数学学习的关键部分,确保课堂和课下学习活动顺利地进行。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课堂各个环节的联系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则帮助学生逐步将所积累的科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训练环节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进而使得数学教学更加高效。
  一、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方式存在的问题
  小学阶段,教师在作业辅导和作业批改环节中,往往重视学生作业完成的对错情况,而忽视了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在作业训练中逐步提升的情况。当数学练习环节与课堂的教学无法形成联系时,那么教师所采用的数学作业批改方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说,教师需要重视:学生数学作业训练环节正反映了对数学综合应用的水平,教师在数学作业批改过程中,也应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和纠正学生作业所存在的问题,确保学生有方向地改正错误,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安排作业完成过程,最终教师才能够实现作业批改环节对学生发展的积极指导意义。
  二、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有效性提高措施
  新课改下背景下,教学理念也要做到及时更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加强数学作业的改革。老师要在减负的同时,合理设计、布置和批改数学作业,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以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成绩。
  2.1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学生具备主动完成作业的态度时,才有利于教师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实现科学的数学作业批改模式时,应该首先培养学生积极完成作业的自主性,不应过分关注学生成绩的高低而忽视学生学习的态度。通过强调兴趣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力,进而提高他们的专注程度,感受到课堂趣味性的一面,这样才会引导学生认识到收获知识是一个丰富的过程,更加愿意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学生通过接受教师的作业批改与教学理念,在主动地提出和解决相关作业问题时,保持自主性的发展特点,最终得到优异的成绩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所以说,在实现科学的数学作业批改方式中,教师应发挥引导力量,重视自主性对学生完成作业的价值意义,并且引导学生具备自我检查意识,在完成作业中确保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一方面逐步增强学生对数学基础理论知识水的学习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运用科学的作业批改方式是奠定在学生重视数学练习作业的基础上,这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参与到课堂或课下作业练习环节中。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意味着教师在实现作业批改方式改革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所强调的系统与全面兼顾的特点。加强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为学生学习数学产生积极的引导意义,让学生更加顺利地参与课堂的自主思考和实践练习环节中。
  2.2教师丰富作业批改的方式
  作业布置过程是在稳固理论文化知识水平的同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际练习能力。作业批改方式改革过程需要:教师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新颖的作业批改想法等等,为方式改革环节带来活力与新鲜感。
  首先,教师要把数学理论知识和批改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专业知识中反观作业批改方式存在的问题,而在作业批改方式实践中又收获新的经验教训,比方说数学的作业批改方式并非一种固定和单一的模式,它需要与其他教学手段相互配合,教师通过充分发挥师生互动方式所具备的积极作用,加强学生的数学理论基础,进而提升作业批改能力水平,这样才可以发挥作业批改方式改革的高效性。因此,教师在数学作业批改过程中,需要不断观察、反思和深入地实践,对学生的作业完成状况能够有深刻的见解,以此创新自己的批改方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作业对学生的指导意义;其次,在结合学生的个体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准备作业批改方式,勤于思考不同的批改策略,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的理念;教师要具备坚实的学识“地基”,在日常学习中拓展人文知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知识等各类知识,促进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的丰富性,真正吸引学生参与具体的作业实践练习活动中,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老师在具体作业批改环节中,针对学生难以处理的数学问题,在课堂上加以阐述和纠正,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到问题存在的突破口,一方面给课堂注入新鲜感,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对类似的数学作业问题形成深入的研究效果;教师需要重视学生每一次实际作业联系的联系性,在具体作业批改环节中引导学生回顾收获到的数学作业练习经验,加深对数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最终提升学生实际数学训练的能力。
  三、结语
  本文通过阐述科学的作业批改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探讨了两种作业批改方式改革的途径,在数学作业批改环节中强调“以学生为主”的观念,提倡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数学训练过程中。并且鼓励老师在作业批改过程中采取丰富且科学的批改模式,将数学课堂与作业批改的结果相结合,给数学课堂注入浓厚的学习交流氛围,让作业批改方式改革过程成为数学教学的关键,帮助学生在汲取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最终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数学训练能力。
  参考文献:
  [1]林红芳.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方式改革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5(72):14-15.
  [2]朱毅航.对传统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和批改的反思[J].学子(理论版),2015(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