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
【作者】 檀业国
【机构】 广西灵山县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自学能力的含义及其重要性。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要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新课程改革推崇新的教学方式,即“先学后教”,就是要改变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谓“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实质上就是以学生自学为主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于2010年9月1号至今,我在小学课堂为期10年。在课堂教学上,我深切感受到“先学后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教学;自学能力
1、自学能力
1.1 含义
自学能力是指个人不依赖或较少依赖他人的指导自主的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用知识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人的独立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维和开拓创新的能力。自学能力的形成,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学习者经过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渐次形成适合自己的科学的有效的思维、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在长期的生活特别是自学生活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并随着实践续和发展而不断提高。
1.2 重要性
当前,重视中小学生自主、独立教育已经成为整个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势。从长远的眼光看来,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确实是一项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自学能力更是青年一代必不可少的。正在接受教育的小学生,当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具备有较高的自学能力,不仅是提高小学生在校成绩的基础,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这是中学教育要使学生达到的一项目标,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今后工作中继续学习的重要因素。
人一生的作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有没有自学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强弱。如果因困境贫寒而途中辍学,或者因为命运多难而与机遇之神失之交臂,那么你同命运抗争的唯一途径就是你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决定命运,在广西欠发达地区,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教育,相对于发达较发达地区而言,都还存在着一段差距。经济的落后,文化的差异,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等等这些问题还需要青年一代的努力。由此可见,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广西欠发达地区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也很有必要。要改变落后的现状,欠发达地区的小学生须要跟随时代的步伐,世界发展的趋势,培养自学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社会中的各种挑战,才能更好地设我们共同的家园。
2、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形成独立的自学习惯,是学生学好各科知识的前提,更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药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仅就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谈几点我的想法和做法:
2.1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
在广西欠发达大地区,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压力比较大,有来自学校、家庭的压力以及自己施加的压力。如家庭经济困难问题、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障碍等等,无一不扼杀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在教学上,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排除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障碍,给予学生勇气与力量。
我曾开过一个关于“小学生应如何学会自主学习”的主题班会。我尽量用振奋人心、感人至深的语言来激励学生,打破学生的思想禁锢。我对学生说:世上千千万万的人,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不同的人生经历。我们漂泊在生命这条源源不断、川流不息的河流上,生命之河源远流长,从不停息向前涌浪。她不是一潭死水,也不是风平浪静的湖泊。她是生机勃勃富有活力的。她时而狂风怒吼,时而大风大浪,时而潮起潮落,像变脸的天气一样,阴晴不定。我们在狂风怒吼中勇往直前,在大风大浪中奋力拼搏,在潮起潮落中全力挣扎,靠的是自身的力量来征服生命。面对来自生命的挑战与考验,我们只有坦然相待,方有战胜挫折、困难的可能。如果们畏畏缩缩,什么都不舍得付出,什么都选择逃避,那么别怪生命之河的无情,你迟早会被其吞噬、淹没!你们也别总是愚昧地想着父母的肩膀,朋友的依靠,那样只会让你们在堕落中遗憾地向死亡走去。在人生的旅程中,不会有哪一段路是一帆风顺、无崎岖坎坷的,很多的嫩提都需要我们自己去解答。所以,我想,不管你们是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都应该具备有独立思考、自力更生的能力······或许是我的言语触动了学生的心弦,学生自觉多了,有个别学生向我提出“我想学好,我想有这样的能力,老师,那我应该怎么做?”我感到很欣慰。因为我的付出有了收获。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2.2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
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就表明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决定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向和效率。我担任数学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喜欢学数学的学生,自觉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很高,而且数学成绩相当优异。我问:觉得数学难学吗?学生:不难,因为我喜欢学数学,解数学题很有意思,趣味无穷!因此,我觉得要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心,在课堂教学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千方百计激活课堂气氛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
2.3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说:“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仅“授之以鱼”是不够的,应该“授之以渔”,才能使学生更优化的自主学习。新课程改革提倡新的教学方式,即“先学后教”。就是要改变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谓“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实质上就是以学生自学为主而获得知识的方法。这对中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至关重要。“先学后教”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适量的时间预习、自学,找出本节课的相应的概念、定义、定理、重难点,然后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作相应的练习。根据学生所反映的学习情况,老师做补充、讲解。如:概念、定理的解析、渗透;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疑惑点等。在授课时,我按照学校的教学(先学后教)的要求,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
2.2.1 课前认真备课、写教案,向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2.2.2 课上板出“问题”,让学生自学数分钟,在课本中找出答案(发现问题)
2.2.3 提问学生通过自学,都收获了什么(分析问题)
2.2.4 学生经过自学所获,做相关习题(解决问题)
2.2.5 讲解例题,讲评练习,强调重点,突破难点,为学生揭开疑惑点,小结。
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系列的环节中,教师只是这个过程的组织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是学习知识的直接参与者。中学生正处长身体长知识之时,意志力相对薄弱,自主学习意识不高,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督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才能取得学业的进步。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老师的培养,但更多的是需要靠学生的自我监督,自我努力。
2.4 教师角色的转变时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传统教学中,教师角色的最好概括。这适应传统教学——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而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所以,教师应该少讲,让学生多看,多想,多练。在一系列的看、想、练得过程中自主感悟,养成自学习惯,从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总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学生可以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
2.5 有计划的训练师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科学方法
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两三天就能形成的,它要在实践中经过长期的多方面的训练来培养。教师要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目标和要求,又计划地加以培养。要注意循序渐进。培养中小学生的自学能力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是否能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三天打鱼,四天晒网”是不行的,需要有坚定的毅力。这方面需要教师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挥兴趣的推动作用和意志的只支持力量。因而可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以致“我爱学习”。
以上是我个人对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的五点看法和做法。
3、主观感受
在广西欠发达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文化教育领域也处于较低地位。例如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师资不够雄厚,图书资源缺乏等各种因素导致大多数小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没有计划,无心学,不自信,甚至自暴自弃。很多小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或厌学而在求学的路上半途而废。过早的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几年前这种不良现象尤为泛滥,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在打工挣钱的过程中,才知道知识的重要,生活的艰难。耳边时常听到这样的感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但今年来,这样无可奈何的“感叹”少了。因为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的发展。国家十分关注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从人力、无力、财力等方面都给予很大的帮助与支持。如:增加农村特岗教师岗位,免各地小学生的学杂费、补助学生的生活费等。且设立了各种助学金、奖学金等。给欠发达地区的青少年继续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带来了希望。在国家政府机关的资助下,有经济困难的学生重拾求知的梦想,抛开来自家庭和自身的压力,更自觉更努力地学习。欠发达地区的小学生,虽然生活很困顿,但他们勤奋、好学、自觉,对生活充满希望。从不因为挫折困难而放弃生活。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明天的生活是美好的,对此,他们坚定不移!人穷志不短,为改变现状,脱贫致富,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生奋发图强,迎难而上。他们积极进取,为实现理想勇往直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努力拼搏,希望有朝一日为人民、为社会、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欠发达地区的小学生有了这样的心态,就会更自觉地更主动地学习。教师加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求学的路上走得更辉煌。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教学;自学能力
1、自学能力
1.1 含义
自学能力是指个人不依赖或较少依赖他人的指导自主的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用知识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人的独立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维和开拓创新的能力。自学能力的形成,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学习者经过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渐次形成适合自己的科学的有效的思维、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在长期的生活特别是自学生活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并随着实践续和发展而不断提高。
1.2 重要性
当前,重视中小学生自主、独立教育已经成为整个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势。从长远的眼光看来,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确实是一项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自学能力更是青年一代必不可少的。正在接受教育的小学生,当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具备有较高的自学能力,不仅是提高小学生在校成绩的基础,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这是中学教育要使学生达到的一项目标,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今后工作中继续学习的重要因素。
人一生的作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有没有自学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强弱。如果因困境贫寒而途中辍学,或者因为命运多难而与机遇之神失之交臂,那么你同命运抗争的唯一途径就是你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决定命运,在广西欠发达地区,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教育,相对于发达较发达地区而言,都还存在着一段差距。经济的落后,文化的差异,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等等这些问题还需要青年一代的努力。由此可见,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广西欠发达地区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也很有必要。要改变落后的现状,欠发达地区的小学生须要跟随时代的步伐,世界发展的趋势,培养自学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社会中的各种挑战,才能更好地设我们共同的家园。
2、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形成独立的自学习惯,是学生学好各科知识的前提,更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药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仅就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谈几点我的想法和做法:
2.1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
在广西欠发达大地区,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压力比较大,有来自学校、家庭的压力以及自己施加的压力。如家庭经济困难问题、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障碍等等,无一不扼杀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在教学上,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排除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障碍,给予学生勇气与力量。
我曾开过一个关于“小学生应如何学会自主学习”的主题班会。我尽量用振奋人心、感人至深的语言来激励学生,打破学生的思想禁锢。我对学生说:世上千千万万的人,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不同的人生经历。我们漂泊在生命这条源源不断、川流不息的河流上,生命之河源远流长,从不停息向前涌浪。她不是一潭死水,也不是风平浪静的湖泊。她是生机勃勃富有活力的。她时而狂风怒吼,时而大风大浪,时而潮起潮落,像变脸的天气一样,阴晴不定。我们在狂风怒吼中勇往直前,在大风大浪中奋力拼搏,在潮起潮落中全力挣扎,靠的是自身的力量来征服生命。面对来自生命的挑战与考验,我们只有坦然相待,方有战胜挫折、困难的可能。如果们畏畏缩缩,什么都不舍得付出,什么都选择逃避,那么别怪生命之河的无情,你迟早会被其吞噬、淹没!你们也别总是愚昧地想着父母的肩膀,朋友的依靠,那样只会让你们在堕落中遗憾地向死亡走去。在人生的旅程中,不会有哪一段路是一帆风顺、无崎岖坎坷的,很多的嫩提都需要我们自己去解答。所以,我想,不管你们是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都应该具备有独立思考、自力更生的能力······或许是我的言语触动了学生的心弦,学生自觉多了,有个别学生向我提出“我想学好,我想有这样的能力,老师,那我应该怎么做?”我感到很欣慰。因为我的付出有了收获。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2.2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
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就表明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决定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向和效率。我担任数学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喜欢学数学的学生,自觉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很高,而且数学成绩相当优异。我问:觉得数学难学吗?学生:不难,因为我喜欢学数学,解数学题很有意思,趣味无穷!因此,我觉得要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心,在课堂教学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千方百计激活课堂气氛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
2.3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说:“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仅“授之以鱼”是不够的,应该“授之以渔”,才能使学生更优化的自主学习。新课程改革提倡新的教学方式,即“先学后教”。就是要改变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谓“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实质上就是以学生自学为主而获得知识的方法。这对中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至关重要。“先学后教”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适量的时间预习、自学,找出本节课的相应的概念、定义、定理、重难点,然后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作相应的练习。根据学生所反映的学习情况,老师做补充、讲解。如:概念、定理的解析、渗透;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疑惑点等。在授课时,我按照学校的教学(先学后教)的要求,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
2.2.1 课前认真备课、写教案,向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2.2.2 课上板出“问题”,让学生自学数分钟,在课本中找出答案(发现问题)
2.2.3 提问学生通过自学,都收获了什么(分析问题)
2.2.4 学生经过自学所获,做相关习题(解决问题)
2.2.5 讲解例题,讲评练习,强调重点,突破难点,为学生揭开疑惑点,小结。
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系列的环节中,教师只是这个过程的组织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是学习知识的直接参与者。中学生正处长身体长知识之时,意志力相对薄弱,自主学习意识不高,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督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才能取得学业的进步。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老师的培养,但更多的是需要靠学生的自我监督,自我努力。
2.4 教师角色的转变时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传统教学中,教师角色的最好概括。这适应传统教学——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而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所以,教师应该少讲,让学生多看,多想,多练。在一系列的看、想、练得过程中自主感悟,养成自学习惯,从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总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学生可以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
2.5 有计划的训练师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科学方法
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两三天就能形成的,它要在实践中经过长期的多方面的训练来培养。教师要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目标和要求,又计划地加以培养。要注意循序渐进。培养中小学生的自学能力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是否能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三天打鱼,四天晒网”是不行的,需要有坚定的毅力。这方面需要教师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挥兴趣的推动作用和意志的只支持力量。因而可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以致“我爱学习”。
以上是我个人对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的五点看法和做法。
3、主观感受
在广西欠发达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文化教育领域也处于较低地位。例如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师资不够雄厚,图书资源缺乏等各种因素导致大多数小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没有计划,无心学,不自信,甚至自暴自弃。很多小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或厌学而在求学的路上半途而废。过早的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几年前这种不良现象尤为泛滥,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在打工挣钱的过程中,才知道知识的重要,生活的艰难。耳边时常听到这样的感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但今年来,这样无可奈何的“感叹”少了。因为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的发展。国家十分关注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从人力、无力、财力等方面都给予很大的帮助与支持。如:增加农村特岗教师岗位,免各地小学生的学杂费、补助学生的生活费等。且设立了各种助学金、奖学金等。给欠发达地区的青少年继续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带来了希望。在国家政府机关的资助下,有经济困难的学生重拾求知的梦想,抛开来自家庭和自身的压力,更自觉更努力地学习。欠发达地区的小学生,虽然生活很困顿,但他们勤奋、好学、自觉,对生活充满希望。从不因为挫折困难而放弃生活。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明天的生活是美好的,对此,他们坚定不移!人穷志不短,为改变现状,脱贫致富,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生奋发图强,迎难而上。他们积极进取,为实现理想勇往直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努力拼搏,希望有朝一日为人民、为社会、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欠发达地区的小学生有了这样的心态,就会更自觉地更主动地学习。教师加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求学的路上走得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