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活施教学策略,培育家国情怀——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为例

【作者】 徐柳珍

【机构】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家国情怀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思想的认同与情感。家国情怀教育能培养学生对家庭和国家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增强爱国热情。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进行了探索,重点探究有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的策略和方式,以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教学策略;家国情怀

  什么是教学策略呢?所谓教学策略,就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选用的教学程序、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因素进行的总体构思。”①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对于推动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其他素养的形成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新时代的历史学科教师应不忘“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完成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时代赋予历史教师的新课题,肩负起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伟大重任。本文以人教版必修2第11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为例,浅谈课堂上如何灵活采取教学策略,有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激趣策略。如何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认真听,对学习效果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在导入,讲述等各教学环节,运用图片、图表,视频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感悟家国情怀。
  在本课导入的时候,笔者播放了全球GDP数据动态排行榜视频。该排行榜采用动态的方式,展示了从20世纪60年代到2016年,全球GDP数据动态排行榜前十六名的变化历程。中国从60年没有上榜,80年代GDP迅速上升,到2010年超过日本,GDP全球排名第二。这一动态的变化,整个过程,配合激昂的音乐,凸显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激动人心。视频结束后,请学生举手回答,参与讨论:对于祖国GDP在世界排行榜的变化历程,你有何感想?这样的导入,动态视频有声音,有图像,一下子就吸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重要的是,学生们直观地感受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迅速上升的历程,祖国的认同感油然而生,家国情怀教育自然水到渠成。
  二、问题驱动策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层层递进,以问题驱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下生成学习的驱动力,深入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家国情怀。
  如在讲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时,笔者准备了两分钟介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内容的视频,在观看视频的之前,打出思考问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2)从化有哪些比较著名的乡镇企业吗?乡镇企业是怎样出现和发展的?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认真地观看视频。观看后,积极地展开讨论,气氛热烈。最后笔者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点拨。这样一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高效地地来落实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联系本区域乡镇经济的发展,充分感受到农村实行改革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就更加认可,家国情怀的教育就落实到位了。
  三、情景创设策略。所谓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灵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深入思索,并使学生心理机能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讲农村管理体制的改革时,笔者选择了路遥《平凡的世界》这本名著进行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深入思索。
  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
  ——路遥《平凡的世界》
  一九八二年,整个黄土高原全部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各级政权机构也由多年来一元化的革命委员会演变成了党政分家的局面。县以上重建了人大,和党委、政府一起被俗称为“三套班子”。举世闻名的人民公社先后被乡政府所取代。
  ——路遥《平凡的世界》
  创设情景后,设置问题:改革开放前,农村实行怎样的管理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管理体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根据所学知识,请思考党和人民在这一改革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问题情境的设置能让学生能够对农村管理体制有深刻理解,领略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党和人民不怕困难,面对现实,不断调整政策,不断改革,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勇于改革的决心和魄力。生长在这样的国家,学生自然就感到自豪,家国情怀的能培养就落实到位了。
  四、乡土资源策略。历史教科书虽然设计了一些插图和学生活动,直观性强,形象生动,但所讲的历史知识仍然离学生有点遥远,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乡土历史都是土生土长的,是学生经常耳闻目睹的散发家乡味的历史。每个人对于家乡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古老传说、风俗习惯以及山水庙宇都有着十分深厚的情感,采用乡土资源,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为了探究当今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发生的巨大变化,笔者采用了广州电视台2018年5月22日播出的《新时代先行者——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报道中,来到从化的格塘村的采访报道。记者采访了该村的该村当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亲历者,听他讲述当年分田到户的情况,以及该村后来得到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对现在生活的感受。后来还采访了现时的镇的领导干部,讲述现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未来格塘村的发展大计。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为家乡骄傲,为祖国自豪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五、课外实践策略
  核心素养本质上是在应对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因此,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就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来实现,要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开展综合性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笔者在这一课后,组织设计并开展了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从课外实践中领悟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升华家国情怀。活动包括:
  (1)晒照片,话改革:从实际出发,以系列照片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家乡,家庭,个人日常生活,展现从化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化,用照片记载家乡建设新面貌。
  (2)设计旅游路线:改革开放后,从化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打造了很多具有从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包括西塘童话小镇、西和风情小镇、从化温泉旅游度假区、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南平静修小镇,莲麻小镇、黄沙坑、等景点。请你根据从化这些特色景点,设计能充分体现改革开放成就的旅游路线。
  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充分领略了改革开放后的祖国的巨大成就,自豪感油然而生,对祖国也更加认同。
  爱国主义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蕴含在家国情怀中。高中历史教师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创新历史课程教育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以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助力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付心中. 浅析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2017(2) . 
  [2]何勇. 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刍议[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1).
  [3]林凡清.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2018(05).
  [4]顾新利. 初中历史学科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以部编本“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为例[J] .教书育人,2018(13).
  [5]李林雪. 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18.
  本文是广州市从化区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课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20C62
  注释:
  ①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组:《初中历史教学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28、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