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作者】 刘秋敏

【机构】 广西灵山县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学目标
  ⒈会写“巍”等生字。
  ⒉正解、流利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⒊借助注释、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文言文。
  ⒋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文言文。
  教学难点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文化长河中,文言文就像一朵绚丽的花,永开不败,今天我们学习一则文言文,一起读课题《伯牙鼓琴》。
  ⒉老师考考大家: “鼓”是什么意思?(弹)伯牙鼓琴就是?
  ⒊关于伯牙,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对他的了解吗?(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你预习很到位)
  ⒋是呀,伯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演奏家,被称为“琴仙”,课文究竟写什么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㈠读通课文
  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98页,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我们看,这几个词语特别容易读错。
  ⑴出示词语:少选之间  汤汤乎若流水  破琴绝弦  善哉
  自由读一次,谁来提醒大家
  注意①“少选之间”的“少”读三声shǎo②“汤汤乎若流水”中的“汤”是多音字,在这里读shānɡ。③平时很多同学把xián读为xuán④善哉“哉”读平舌音
  全班读一遍
  少选之间“少选”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善哉又是什么意思?(哉是语气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啊”,你又是怎么知道的,看来看注释是我们学习文言文常用的方法)
  ⑵词语会读了,有难读的句子吗?(老师也觉得这句话很难读)
  出示: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①指名读。(谁来帮一下老师?)
  ②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读古文不仅要读正确、流利,还要读出节奏,这样才有韵味,)
  红色的字读音一样吗?请你说,第一个“为”是什么意思?(表示“以为,认为”);第二个“为”又是什么意思?(表示行为的对象)你是怎么知道的?(查工具书)
  ③带着这样的理解,读好这句话
  ⒊学好文言文,贵在诵读,谁来读课文?
  掌声那么热烈,他为什么能读得那么好?(因为他注重节奏和停顿)
  课件出示正确的停顿: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⑴请同学们按照正确的停顿,同桌pk读,看谁读得更好?
  ⑵经过同桌一轮pk,谁再来读一读?(真有古文的味道)谁敢向他挑战?(抑扬顿挫,古味十足)
  ⑶全班一起像他们这样读。
  ㈡读懂课文
  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篇课文是什么意思呢?
  ⒉出示自主合作学习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在不懂的地方标“?”,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不懂的地方在小组交流)
  ⒊指名说(学习需要分享)
  ①谁有不理解的字、词?谁知道?你怎么知道?
  ②谁还有不理解的字、词?谁帮他解答?你又是怎么知道的?还有吗
  (预设:方,刚刚;足:值得;“乎”也是语气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啊、呀一样,为了增强语气的,比如说:我们的学校很美。我们的学校真美啊!)
  ⒋重点字、词都理解了,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你的理解能力真棒!)(谁还有补充吗?)
  三、品读课文,感悟“知音”
  1.茫茫人海,为什么伯牙独独把子期当作知音?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2.全班交流: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你的眼睛很雪亮)
  ⑴出示句子: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⑵指导书写“巍”字
  巍巍乎若太山“巍”也是本课的生字,请你认真观察,在写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你们观察得非常细致)“巍”字是一个形声字,透过它的字形,你知道“巍”是什么意思?(形容山很高大),把下面部分写得又大又高,把上面这座山高高托起来,这就是一座高大的山。伸出手指笔,跟老师书空,山字底下写得大一些,撑起这座高大的山,拿起笔在本子上书写一个巍字。(注意书写姿势)
  ⑶想象画面
  ①听了琴声,子期是怎样赞美的?谁来读?(老师听出了山高了,水宽了)你再来读(山更高了,水更宽了),此时,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太山?怎样的流水?指名2人(我仿佛看到气势磅礴的太山,滔滔不绝的流水)(你真会想象)(我仿佛看到高耸入云的太山,波涛汹涌的流水)(我仿佛看到高不可攀的太山,一望无际的流水)(你想象力真丰富),我们仿佛看到气势磅礴的太山,广阔无垠的流水,于是脱口而出(   )我们仿佛看到高不可攀的太山,奔腾不息的流水,于是赞不绝口(   )
  ②小结方法:同学们,我们一边读着文字,一边想象画面,也是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板书:想象画面
  正因为钟子期听懂了伯牙的琴声,所以伯牙才把他视为——“知音”(板书)
  ⒊想象拓展,说话训练。
  伯牙作为著名的演奏家,他的琴声,除了巍巍太山,汤汤流水,还会表现哪些自然景物呢?
  ⑴指名说
  ⑵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徐徐清风   皎皎明月  滚滚波涛  依依杨柳   绵绵春雨  茫茫大海 
  ⑶师生合作,完成句式训练。
  伯牙鼓琴而志在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
  伯牙鼓琴而志在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
  伯牙鼓琴而志在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
  ⒋体验“知音”。
  ①理解锺子期与俞伯牙不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灵上的沟通,志向、情怀的悦纳。
  是啊,不管伯牙心里想什么,子期全都知道。子期不仅听懂琴声、心声,还明白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什么?(志向和胸怀)什么样的志向?什么样的胸怀?(像太山一样屹立在人间的志向,像江河一样心胸宽广、能撑万里船的胸怀)(巍巍太山一样高远的志向,汤汤江河一样的宽广胸怀)(你成了伯牙的知音)师:这样心灵相通的两个人,用一个成语说(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志同道合、情投意合)(脑子转得真快)
  ②补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内心的寂寞与孤独。
  同学们,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他的听众很多,一直以来都没有人能听懂他的琴声,他的内心充满了无边的寂寞与孤独。可是在这里,无论他弹什么,无论他寄托怎样的志向与情怀,子期都能明白,伯牙的心情怎么样?(欣喜若狂、兴高采烈、喜出望外、心花怒放、笑逐颜开、心旷神怡)(词语积累真多)
  ③来,让我们怀着欣喜若狂的心情一起读课文的1-3句。
  ⒌品味知音之“悲”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传说这次相遇,伯牙、子期洒泪惜别,相约第二年中秋相会,终于等到第二年中秋,当伯牙兴致勃勃地赶来与子期相会,可惜天意弄人啊!伯牙面对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冰冷的坟墓(音乐背景《伯牙悼子期》)(和着音乐,一起读)
  出示: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①锺子期死后,伯牙做了什么?为什么?
  ②这时候,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伯牙?(悲痛欲绝、痛不欲生、泪流满面,老泪纵横、撕心裂肺的伯牙)
  ③伯牙破琴绝弦,这是何等悲壮而又感人的行为啊!板书:(他们真是知音情深啊)把这种悲痛的情感送到句子当中。(齐读此句)
  ④同学们,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同时也断绝了什么?你说。(断了自己的前程;断了自己的希望;断了自己的梦想;断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断了自己的音乐)
  四、小练笔
  此时此刻,你想对伯牙说些什么呢?拿起笔,把它写下来吧!
  ⒈生写。
  预设1:伯牙啊,你要坚强地活下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
  预设2:伯牙啊,我要送你一句话话,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⒉指名2人读。
  请你说(知音已逝,你为他难过,真有同情心);请你说(你真会学习,结合课后资料袋来说,掌声送给她。)
  五、资料补充,回归整体
  ⑴正是这高山流水遇知音却又痛失知音,使得这个故事更加回肠荡气,从此,一曲《高山流水》成了知音的代名词,现在让我们伴着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学生再读课文)
  ⑵试着背诵。(如有时间)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伯牙与子期知音情深,还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看注释、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
  七、布置作业,课后延伸(老师给你们留有两道课后作业)
  1.继续背诵课文。
  2.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八、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知音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