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如何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作者】 卢旭东

【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回河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语文教学不仅仅要依靠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要具备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就是根据不同的师生与家长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以此满足不同的发展需求,维持被管理各方的和谐,人文关怀尊重了学生的意愿,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课题主要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进行的必要性,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人文关怀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人文关怀

  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正常运转的基础保障。长久以来语文教学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含有绝对的教学地位。这种语文教学方法虽然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过于教条,并不是最佳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需求等,不仅促进了语文教学秩序的良好,还使学生全面发展,创新了语文教学的形式。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实施的必要性
  1.与“以人为本”的学校办学理念相呼应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存在的初衷,体现学校发展的价值。“以人为本”的学校办学理念是围绕学生进行,强调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即促进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将学校的发展紧密与学生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为每个学生那个提供公平、相同的发展环境,使学生自信、健康、快乐成长。在小学学校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为突出,尊重学生天性,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充分挖掘自身天赋。在语文教学中,同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与人文关怀中的满足不同个体发展需求向契合,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实施与“以人为本”的学校办学理念相呼应,二者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以此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2.实施语文教学人性化理念基础
  人文关怀是学校实施人性化理念的基础,语文教学不仅要通过硬性的制度约束学生的与行为,还要融入人文关怀,以人文关怀作为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一方面,语文教学一切工作要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进行,唤醒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另一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积极动员学生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道德素质,自觉履行自身的责任与义务。
  3.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通过人文关怀,学生不仅可以正确认识自身,还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加强学生对自我的塑造能力,使学生成为人格独立、思想健全的青少年,这是教育的初衷与目的。人文关怀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不仅仅只是停留于顺从学生内心的需求,而是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不抹杀儿童天性,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开朗,使学生更为自律,保障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充分结合在一起,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运用策略
  1.强化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家长虽然不是语文教学工作的直接参与者,但是却对语文教学工作的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可以推动语文教学工作的进程,提高学生对管理工作的配合度。因此,学校不仅要了解学生,更要了解家长。例如,学习《慈母情深》后,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母爱,笔者开展了“妈妈的一天”活动,要求学生和家长,在周六互换一天角色,孩子当家长,妈妈当孩子。很多家长认为耽误学生学习时间,要求笔者取消本次的活动。针对这一情况,笔者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耐心向家长解释本次活动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孩子体验母爱,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妈妈的辛苦,培养学生在家中良好的生活习惯,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拉近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及时与家长沟通能最快的化解家校矛盾,保障语文教学的进行,建立起家校互联的纽带共同为学生成长服务。将人文关怀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学习与生活的习惯,促进和谐校园、和谐家校关系的建立。
  2. 组织开展健康有教育意义的课外活动
  小学生对世界的探索能力较强,喜爱探索未知失误。为了将人文关怀更好的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学校与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健康具有教育意义的课外活动。首先可以满足学生探索世界的天性,给予学生学习与探索的自由,其次可以促进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与他们相处沟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从而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非常有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福利院关爱活动,带领学生与福利院小朋友交朋友,共同做游戏,与福利院小朋友分享零食与玩具,并定期组织学生与福利院的朋友写信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懂得关爱他人、关爱生命,更具有了爱人的能力,做乐于助人、善良勇敢的青少年。
  3. 走进学生
  师生关系是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就要走进学生,听取学生的内心诉求,做到真诚与学生沟通,改变以往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态度,用爱心与包容心架起师生友谊的桥梁,使学生真正表露自己的内心想法,做学生答疑解惑、生活学习中的“好伙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为配合学校的管理工作,使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能发挥出自身的最佳效果。
  结语
  人文关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能够极大的促进语文教学工作的落实,帮助每个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保障学生的学习与工作。教师要重视与家长、学生的沟通,通过健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自律能力,同时教师还要走进学生内心,做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好伙伴”。
  参考文献:
  [1]臧艳敏. 浅析如何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 魅力中国, 2016, 000(037):190.
  [2]赵言飞. 试分析如何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2015, 000(0z2):359.
  [3]杨锦霞. 试论如何加强小学语文人文关怀教学[J]. 新课程导学, 2017, 000(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