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加强诵读教学,完成文言文教学重任

【作者】 梁海勋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周君令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我们现在使用的语文教材,每册书的阅读部分有六个单元,而文言文就占了一个到两个单元,可见文言文的教学任务是比较重的。
  面对如此艰巨的教学任务,如果还是采用过去的以老师串讲分析为主的传统的教法,把背诵放到课外去进行,就会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既不能很好的完成背诵任务,也不能使学生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实行了“两个转变”和“一个指导”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了文言文的诵读教学及其指导。
  一、疏通词句,老师串讲变为学生自读
  教材上的文言文选文,多数是古代名家的作品,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等,它们短小精悍,注解详细,读起来朗朗上口,并浅显好懂。学生在自读课文过程中,只要认真阅读注解,辅以老师的适当点拨,便能读懂课文。因此,在课文词句的疏通上,我可以不讲,而是要求学生自读。学生在自读课文中碰到难词难句不能理解,就作好记号,先在学习小组上讨论解决,如仍不能解决,则在全班质疑。学生提出的疑难,教师也不用自己回答,尽量让其他学生回答,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解难的兴趣和能力,进而发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觉诵读的习惯,逐步提高了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当然,对重点的词语和句子,我会作为重点在课堂上提出,要求学生当堂解答并予以积累。
  二、理解文意,老师繁琐分析变为学生诵读领悟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除了老师对词语的串讲外,还有对课文内容的详细分析,生怕学生不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其实学生如果没有熟读课文,即使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也肯定留不下多少印象。如果学生对课文熟读了,甚至达到成诵的程度,他们自会从诵读中感知和领悟文意。即使内容比较含蓄的课文,也能经老师的“一点”便得到领悟。于漪老师在《面面观观》中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勢,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真到了这种境界“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因此,我不需要对文言文的文意作过多的分析。有时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层意和整篇文章的大意进行大致的了解,也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诵读,达到理解性记忆,加快记忆速度。当快要熟读成诵时,大多数学生能从吟诵中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这只要从学生诵读的表情中便可得知。
  三、要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科学指导
  文言文教学以诵读教学为主要途径,是否就是不加指导完全由学生自朗读及至背诵呢?当然不是。诵读教学的一个关键,就是要对学生诵读进行科学指导。它包括纠正学生的读音,要求学生读出节奏,读出语气,初步理解文章层意,粗知文章思路,找准文章支撑点,变换诵读方式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读的能力,加快背通的速度,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此外我范读范背课文,榜样力量无穷。我要求学生背诵课文,自己做到先背,这就给学生树立了一个榜样,我每讲授一篇文言文前都诵读一次给学生听,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诵读速度,诵读的节奏,诵读音的高低轻重来听,我诵读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果在诵读的过程中读错字音就不能正确理解句意甚至曲解课文的意思。如《桃花源记》中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一词现代汉语的解释就是妻子的意思,而古汉语的解释就是妻子和儿女的意思,我范读时把妻和子之间停一下而“子”读上声不读轻声。这样绝大部分学生更加敬佩老师,我的诵读在学生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我还训练学生的各种诵读的形式,如小组诵读、个人诵读、分不同角色诵读,还让学生到教坛上展示,有时让学生自编成小剧进行表演,让学生自己点评总结。我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培养学生诵读课文,调动学生诵读课文的积极性,提高语文成绩,那些不很愿意诵读课文和诵读课文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在老师的带动与鼓舞下,在同学的影响下会加大了对诵读课文的投入,培养了诵读文言文的兴趣,最终把诵读课文变成了自觉学习的行动。
  这就是我对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努力探讨和具体实践,取得了一点成绩。
  1、 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刚升上初一的学生,开始时有点害怕学习文言文,觉得难读难背难理解,是因为文言文有很多文言词语,和现代区别大。而我在新教材新教法的引领下,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把学生被动地听老师繁琐地讲转为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使学生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养成了自读文言文的习惯; 另外是文言诗文的背诵任务学生一般能在课堂完成,减少了学生课后背通的压力是一定量的文言诗文的背通和积累,增强了学生的语感,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文言文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事。于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得到了不断提高。
  2、 提高了学生通读文言文和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カ。由于发挥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读文言文的习惯又由于学生背诵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语言材料,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了提高,诵读文言文和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
  3、 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浓,能力提高了,背诵的速度加快,学习成绩相应提高了。